王波 程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電子信息化社會的逐步完善, 高熱量飲食及運動減少成為常態(tài),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據WHO統(tǒng)計, 2000年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2億, 到2025年將達到3億。到2015年, 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就達到6000萬[1]。其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可以累及全身各個系統(tǒng), 其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是常見并發(fā)癥之一, 是致殘的主要原因。因糖尿病足造成截肢者是非糖尿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約50%是糖尿病患者, 而后者85%以上是因足部潰瘍惡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壞疽所致[2],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早期作出診斷和治療可改善患者的預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踝肱指數(ABI)是踝動脈與肱動脈收縮壓比值, 可反映下肢動脈供血情況, 是早期下肢血管病變的指標。應用多普勒測定糖尿病患者 ABI是客觀判斷下肢血管病變和病變程度的手段, 該法簡單實用, 是一種操作簡單、 重復性好、 能較好的客觀評價 DM 外周血管功能狀態(tài)的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機械性損傷合并感染所致。因此,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四肢多普勒血流圖的檢測, 可及時發(fā)現糖尿病者微循環(huán)障礙, 從而進行有效的治療護理。
1. 1 一般資料 為2012年01月~2013年01月于本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 其中男性105例, 女性93例 , 年齡 24~80歲 , 平均 (56.3±10.1)歲 , 病程1~27 年 , 平均10 年。
1. 2 檢查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 靜息使血壓穩(wěn)定, 采用HUNTLEIGH MD2型多普勒儀, 將12 cm×40 cm 袖帶置于上肢, 用聽診器分別置于肱動脈搏動處, 測量雙側前臂血壓并取最高值作為肱動脈收縮壓, 用血流計探測脛后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處皮膚表面, 移動探頭尋找該動脈最明顯處, 伴隨血流計傳出動脈搏動音, 臂帶充氣使收縮壓比上肢高 20~30 mmHg (1 mmHg=0.133 kPa) 達到搏動音消失, 放氣后當血流計傳出搏動音, 血壓值為脛后動脈或足背動脈值, ABI =脛后動脈或足背動脈收縮壓/肱動脈收縮壓。同時采集所有患者近期的臨床資料及生理、 生化指標, 建立 Excel 表格。
正常ABI為0.9~1.3, 0.5~0.8預示著中度疾病, <0.5預示重度疾病, 間歇性跛行的患者ABI多在0.35~0.9。靜息性靜脈痛ABI多<0.4。ABI>1.3, 則提示血管內有可能鈣化。我們接受檢查的患者198例, 其中正常的15例(ABI:0.9~1.3),占7.5%, 有動脈鈣化的5例(ABI>1.3), 占2.55%, 中度疾病的110例(ABI:0.5~0.8), 占55.5%, 重度疾病的47例(ABI:0.4~0.5),占21%, <0.4的21例, 占10%, 對明確有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再行下肢血管彩超進一步檢查,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這些患者均為下肢血管病變的高危人群,對此類患者早期作出診斷, 給予相應的治療和預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3. 1 控制血糖 預防及延緩糖尿病發(fā)展的基礎為控制血糖。應盡量將血糖長期控制在標準范圍。建議可通過住院或門診調整用藥, 使血糖平穩(wěn)。住院調整飲食, 適當運動。掌握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
3. 2 下肢血管病變的系統(tǒng)治療 ①建議患者定期住院行四肢血管多普勒檢查, 明確血管病變情況。②叮囑患者戒煙、限酒。③建議患者適當運動:適當運動有助調整下肢局部血流重新分配, 減輕間歇性跛行癥狀。④控制異常指標:如控制血脂、血壓等相關異常指標。⑤改善供血:給予前列地爾擴血管對癥治療。⑥營養(yǎng)神經:可給予硫辛酸抗氧化應激,甲鈷胺修復神經損傷對癥治療。
3. 3 局部護理 ①提高意識, 了解足部保護的重要性。②保持足部清潔, 每日清水洗腳, 洗腳前應測試水溫(水溫為手背皮膚耐受為宜), 絕對不可熱水燙腳, 導致足部破損。③洗腳后應用柔軟的干毛巾擦干, 尤其趾縫間。④為保護局部柔軟, 不發(fā)生皸裂, 可涂抹護膚油、膏, 但不應涂抹于趾縫間。⑤每天應檢查足底、足跟、趾縫, 有無破潰等。⑥雞眼、胼胝體不能自行剪割, 最好交與醫(yī)生處理。⑦應穿寬松、合適鞋襪, 每日應換襪。穿鞋前應檢查鞋里是否存在異物:如釘子、石頭等, 避免足部受損。⑧抬高患肢30°~45°, 以利于減輕足部壓力, 促進靜脈血回流, 減輕下肢浮腫。
3. 4 心理護理 關心體貼患者, 經常和患者談心, 使其情緒保持穩(wěn)定, 心理開朗,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早日康復。同時, 重視家屬的工作, 要求家屬理解患者, 多幫助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通過多普勒血流探測儀可計算出ABI來評價血管的情況。降低的ABI是預測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的標志, 其ABI<0.9時, 特異性幾乎為100%。該方法操作安全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同時應早期就給予重視, 通過適當的治療及相應的護理指導, 提高患者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認識及重視, 減少或延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國際糖尿病工作組.糖尿病是國際臨床指南.許樟容,敬華,譯.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3:6-9.
[2] 楊燕燕.糖尿病足的預防和護理.中華中西醫(yī)雜志, 2003, 4(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