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蘋瑕
普外科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普外科患者在面對創(chuàng)傷性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恐懼、緊張等情緒,使患者術前心理和生理上產生應激反應,降低機體免疫力、抵抗力以及對手術的耐受性,增加術后并發(fā)癥出現的幾率[1]。開展術前訪視對減輕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以及術后患者的恢復等都起到積極作用?,F將舞鋼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手術開展術前訪視的體會介紹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普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實施手術的4481例患者。其中男3243例,女1238例。60歲以上的患者1237例。甲狀腺患者546例,乳腺癌患者173例,胃穿孔患者689例,闌尾炎患者545例,膽道結石患者767例,直腸癌574例,胰腺炎698例,腹膜炎489例。
根據手術通知單,一般在手術前1天進行術前訪視。訪視工作由巡房護士承擔。
①首先查閱病歷,并與主管醫(yī)生聯系,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征以及生活習慣等,還要了解患者的現病史、既往病史、是否過敏、女性患者是否在經期,查閱術前各項檢查報告單,確認手術名稱、手術訪視、麻醉方式等,做好訪視準備,確定交談方式。
②會面時,熱情問好,向患者說明來訪目的:介紹相關疾病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以及手術的必要性。詳細地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的大體過程,手術中院方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等等。此外還要向患者和家屬介紹麻醉知識,告知患者手術中感覺到牽拉等屬于正常現象,并介紹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指導患者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
③加強健康教育,使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颊咴谑中g前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如焦慮、痛苦、緊張等。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耐心地為患者講解手術成功的實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接觸患者的思想顧慮。針對患者的病情、手術特點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緒變化,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地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和心理狀態(tài),多多關心患者,向患者講解心理因素在發(fā)病和治療中的作用,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耐心地疏導和啟發(fā)患者,盡力幫助患者擺脫不良情緒。
①訪視時間適宜。溝通交流時間一般為10~15min,不宜過長,以免引起患者的緊張感和疲勞感,訪視時間應該避開治療和進食時間。
②與患者交談的時候,應當正視患者,盡量少采用醫(yī)學術語,多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用語,營造溫馨的對話氛圍,避免強制、教育的態(tài)度。
③對于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含糊回答患者,以免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不信任感,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
④給患者講解健康知識,引導患者每天堅持吃水果,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以利于術后切口的愈合。并讓患者在術前、中、后忌煙酒和辛辣刺激飲食。
⑤對于惡性腫瘤患者,當患者詢問其病情和手術方式等問題時,盡量不要正面回答,請他向主治醫(yī)生詢問,以免引起患者情緒的較大波動。
4.1 護理措施 ①為患者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保持病房整潔、干凈,并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空氣清新,為患者播放其喜歡的輕音樂,緩解患者的緊張感和對環(huán)境的陌生恐懼感。②護理人員應該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技術,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先進整潔環(huán)境和醫(yī)護人員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進入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如戒煙、禁食等。并耐心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特點、手術的大體過程以及成功實例,解除患者心理上的壓力,使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③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儀表端莊,舉止大方,使患者產生依賴感和崇敬感。面對老年患者,要適宜地使用尊稱,使其有被重視和受尊重的感覺。護理人員應主動積極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緒變化,鼓勵他們振作精神,讓患者時刻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和支持,能夠放松地配合治療。
4.2 術前訪視的重要性 無論何種手術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多數患者在面臨手術時都會產生劇烈的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不僅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生影響,甚至會干擾手術的順利實施,影響治療效果。研究表明,術前訪視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具體來講,術前訪視有以下作用:①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實施術前訪視,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個人特點更了解,能夠對手術配合事宜、術中特殊要求、手術步驟、病情觀察以及術后不適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術前訪視使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提高了他們的服務意識,加強了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②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由于術前訪視要面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程度和社會經歷的患者,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社會學、心理學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溝通能力,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能夠配合費語言性溝通技巧,如表情、儀態(tài)等,增強與患者的有效溝通。術前訪視可以促使護理人員端正工作態(tài)度,增強責任感,積極學習專業(yè)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高其對安全管理的認識。③體現人文關懷護理理念。術前訪視能夠使患者獲得安全感,消除他們思想上的疑慮,增強對護士的依賴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患者的恢復。由此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劉宇琳,苗滿花.眼科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心理分析及護理體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11(15):217-218.
[2] 劉暉,孫紅芬.術前訪視在眼科老年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體會.吉林醫(yī)學,2011,32(11):2242-2243.
[3] 蔣菊英.實施術前訪視對改善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5(2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