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深化,越來越多的學校著力于學校的內涵發(fā)展,把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作為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源泉。尤其是中學階段學生,他們正是認知更加成熟的階段,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在中學階段打造學科教學高效課堂是十分必要的。數學教師必須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通過有效教學讓全體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實踐,從而獲得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最終掌握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3-0000-01
引言
在減負背景下,講究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高效性是師生共同的追求目標.在減負教育新政的課改形勢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勢必落到課堂上來,因此,彭校長為我們提出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并且學校還組織教學骨干去杜郎口中學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對于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下面,結合教學實際,來談談如何建立和實現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
1.高效堂課的背景是老師要多反思多總結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guī)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老師在教學生方法的時候,要先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問題,為什么老師想的到,而學生想不到,找到區(qū)別點。每次遇到相同類型的題目就去引導學生思考,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學生可能就會養(yǎng)成習慣反思自己的學習內容,同時能夠找到反思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主動性就會提高。
2.高效課堂是老師和學生心靈的統(tǒng)一,關注每一位學生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師生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應該是一種平等、共同進步的關系。經調查發(fā)現:學生多數是喜歡:不要太啰嗦,說話做事比較干練的老師。其實,我們老師不要將對學生的處罰掛在嘴邊,將處罰掛在嘴邊的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從學生心理分析就會發(fā)現,學生特不喜歡自己是在接受處罰。因此老師要和學生有一種默契,一種合作,一種心靈的統(tǒng)一。老師要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公平,公正的,老師不偏心好學生,不討厭成績差的學生,讓學生發(fā)現老師關注每一個孩子。這樣不會有一個孩子會放棄數學,因此在我的課堂上,幾乎沒有學生搗亂,不學數學,并且他們還可以互相幫助。
因此,要使數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3.高效課堂的建設離不開備課組的集體智慧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集體備課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備課組的交流和相互學習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資料共享、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我們集體備課的主要模式是: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二次備課,較好的集體備課過程應當是: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是:從教師怎樣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的研究上;集體備課的最后表現形式是:從關注教學細節(jié)的教案轉變?yōu)樽⒅卣n堂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教學設計上。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是備課的兩種基本形式,集體的力量遠遠超過個人,這就是集體備課的優(yōu)越性。
數學備課組每個有5個人,每位老師各司其職,一個人負責主要大方向的引導,一個人負責知識點上的把握,兩位年輕教師主要負責找題目,出試卷。我們每周都至少進行2次的集體備課,在一起討論的多了,就會讓自己有知識上的提升,同時在上課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節(jié)約時間,對題目的駕馭能力也加強了,從而也體現了課堂的高效性。
4.高效課堂需要小組合作也使課堂變得豐滿
現代的課堂理念的是學生作為主體,那我們課堂要是想體現高效,就要加大學生的參與面。對于與生活有關的課程就需要給孩子們參與表演,對于一些計算性的題目就需要一些能力差的來黑板上展示。對于好帶差,一幫一,我覺得效果明顯的是小組合作學習。
我校的做法基本上是,全班分8個組,老師管8個組長,每個組長管8個組員,組員里面又有幫助者和受助者。這樣層層推進的方式,可以把一道題目用最短的時間,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獲,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的高效,并提高學生的成績。
5.重視限時訓練,提高做題的準確性,并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對于我校的數學教學,從初一開始,年級備課組每周五給孩子進行周測,滿分100分,最題目難得不大,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題量大,寫不完,好不容易些完了,還沒時間檢查。因此盡管題目不難,但是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我們一直堅持做下去,到現在很多同學反應,不但速度快了,準確性也加強了,同時數學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本人認為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首先,練習題要精選,題量要適度,注意題目的典型性和層次性,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練習要全批全改,做好學生的錯題統(tǒng)計,對于錯的較多的題目,找出錯的原因。練習的講評是中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效益,課堂的講評要科學化,要注重教學的效果,注重“三講三不講”,不該講的就不講,該點撥的要點撥,該講的內容一定要講透;對于典型問題,要讓學生板演,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多做限時練習,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
6.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
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7.預習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法寶。
我們學校讓語數英組都編寫了預習學案,數學組用的也不錯,我校預習學案的用法是這樣的:上新課之前,給孩子們布置預習內容,提前寫好,然后抽改一部分學生的學案,上課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全班互改。這樣又節(jié)約了時間,又達到了效果,也教會了學生如何自學新知識點方法。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效益,光有老師認真地準備還不夠,必須把學生也帶進來,這就是布置學生預習:一是針對預習的內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預習內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記號,三是對于預習的內容,還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記下來。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面對新知識之前都有一個充分的知識與心理準備。課堂上學生會講的讓學生講,學生會做的讓學生做,學生能完成的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放在學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學過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8.結束語
課堂是師生的共同場所,是師生共同展示的舞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說課堂上設計者、參與者與督促者。只要我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尤其是自己的教學理念的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就會有提高,逐漸提高我們自己的課堂效率,我們的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會實現。
參考文獻
[1] 張燕春 陳秉初.運用元認知理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技信息,2008 年,第 29 期.
[2] 初俊杰.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D].2008,P7
[3] 李曉榮.師生同步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J].今日科苑, 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