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流傳了幾千年,這期間,朝代更迭、文化演進,審美變更……然而《詩經(jīng)》仿佛是通用語言,各時期的人們在吟誦時,都能引起情感上的鳴。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草木算是功臣一個。當(dāng)我們翻看《詩經(jīng)》,特別是十五國風(fēng),會發(fā)現(xiàn)獸走蟲鳴,生機盎然,而搖曳在詩篇中的草木,像是絲線,綿延千年,淡化時間流逝產(chǎn)生的陌生感,溝連人們的情思。
對《詩經(jīng)》中草木的關(guān)注,由來已久,既因為他們的存是醒目且繁多的,也因為草木讓《詩經(jīng)》更有詩性之美??鬃釉v學(xué)《詩》可以“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三國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也以整整一卷來專門解《詩經(jīng)》里的草木之名;而清代學(xué)者顧棟高在《毛詩類釋》中統(tǒng)計:《詩經(jīng)》中描寫的植物數(shù)量種類很多,其中草37種,藥17種,木43種,谷類24種,蔬菜38種,花果15種,計157種。草木在《詩經(jīng)》的研究中確實占據(jù)著一席之地,統(tǒng)觀整部《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對草木的描寫最多,《小雅》次之,而《大雅》和《頌》中相對較少。
既然草木不容忽視,那么草木究竟有怎樣的功用呢?接下來就具體討論一下《詩經(jīng)》中的草木。
一、草木之“喻”
用草木來作比喻,是《詩經(jīng)》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最常見的是兩種,一是“花”喻美人,《詩經(jīng)》婚戀詩中,有九次提到了花,分別是桃花(《周南·桃天》)、棠棣花(《召南·何彼穰矣》)、舜花(《鄭風(fēng)·有女同車》)、荷花(《鄭風(fēng)·山有扶蘇》)、荼(《鄭風(fēng)·出其東門》)、菡萏(《陳風(fēng)·澤陂》)、莜(《陳風(fēng)·東門之扮》)、英(《魏風(fēng)·汾沮洳》)、菅(《小雅·白華》),除《汾沮洳》(它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詩,主人公把心儀的男子比作花朵)外,這些花都用來比喻女子美麗的容顏。
另一種就是“木”喻男子。樹木高大筆直總會讓人聯(lián)想到男子的挺拔偉岸,《國風(fēng)》中有很多以樹木比喻男子的描寫。像《鄭風(fēng)·捧兮》:“捧兮籜兮,風(fēng)其吹女”、“籜兮籜兮,風(fēng)其漂女”,“拜”,木名,質(zhì)地堅硬。《唐風(fēng)·扶杜》:“有扶之杜,其葉滑滑”、“有杖之杜,其葉箐箐”“杜”,是一種梨屬果木,“扶”是樹木孤立的樣子,在這里是用樹的孤立來象征人的孤立?!缎l(wèi)風(fēng)·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瞻彼淇奧,綠竹如簀”,詩歌開端起興,用淇水邊上茂盛的竹子來象征君子。
其他的比喻也有很多?!囤L(fēng)·柏舟》和《鄘風(fēng)·柏舟》都以堅韌牢實的柏木所做的舟,比附自己的氣節(jié)或?qū)矍榈膱载??!缎⊙拧ぬ毂!穭t以松柏之枝葉常茂盛,祝頌君主及其國家青青相承,永無衰落。?!缎⊙拧ろ熌病芬约纳莺团}攀緣松柏,比喻兄弟親戚依賴周王而生存等等。
《詩經(jīng)》中選取花、木與女子、男子的相似之處,借以抒發(fā)感情,是為比興。值得一提的是,《詩經(jīng)》中有很多篇幅都是從樹木與樹木之間的關(guān)系聯(lián)想到臣與君的關(guān)系,《離騷》中香草美人,惡草臭椿等意象與此實在是異曲同工之妙。
二、芬芳的祭祀
《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眾所周知,祭祀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祭祀不僅僅用來取悅神靈,統(tǒng)治者更希望通過祭祀以達到“昭孝息民、撫國家、定百姓”的政治目的?!对娊?jīng)》中的不少草木,氣味芬芳,被用來祭神。
這些芳香的草木如椒(《陳風(fēng)·東門之扮》:“視爾如蔽,貽我握椒”)、韭(《豳風(fēng)·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還有舜華(《鄭風(fēng)·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蒲、荷(《陳風(fēng)·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等等。
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椒”。花椒因其香味芬芳濃烈在祭祀時是被作為降神用品的,馬瑞辰解釋說:“椒,亦巫用以事神者?!倍峨x騷》中有“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王逸注日:“椒,香物,所以降神?!?/p>
周人祭祀尚芳香,《詩經(jīng)》中有三處明可為例證。其一,《小雅·楚茨》:“蕊芬孝祀,神嗜飲食?!薄豆{》云:“蕊蕊芬芬,有馨香矣?!保?lt;毛詩正義>其二,《小雅·信南山》:“是享,蕊蕊芬芬,祀事孔明?!逼淙洞笱拧ど瘛罚骸坝∈⒂诙?,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立時”,所說也是指祭品香氣四溢,同時祭祀的勤勉虔誠自然也就體現(xiàn)了出來。
祭祀崇尚芳香之物還有一點體現(xiàn):神圣宮廟的建筑用材。《詩經(jīng)》時代的先民選用的是芳香的松樹、柏樹,這或許與松柏的耐腐朽、抗蟲蛀不無關(guān)系,但其中也包含著追求芬芳氛圍的良苦用心。如《商頌·殷武》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松桷有梃,旅楹有閑,寢成孔安?!?/p>
綜上所述,古人在祭祀時偏重選擇氣味芬芳的草木,芳香的氣味代表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三、草木之象征
在《詩經(jīng)》中,比喻與象征的界限似乎不是太清楚,所以此處只選取最明顯的詩篇進行分析。
最為典型的是以束薪、束芻、束楚等象征婚姻?!笆?、束薪,蓋上世婚禮中實有之儀式,非泛泛舉譬也?!保勔欢嗾Z)《召南·野有死麕》中的青年獵人砍些樸樕樹枝當(dāng)禮物,向心愛的姑娘求婚?!锻躏L(fēng)·揚之水》中“揚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唐風(fēng)·綢繆》中“綢繆束薪”、“綢繆束芻”、“綢繆束楚”,以及《小雅·車舝》中“陟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都是與新婚有關(guān)。大體而言,樸樕、柞(柞棫)等古代常見薪材皆因木材堅實,生長快速,且滋生繁衍眾多,契合了古人對多子多福的向往和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而且,這些薪類植物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與再生力,并能經(jīng)冬不死,更有一些四季常青。這種品性對于婚姻雙方至關(guān)重要,是對人生旅程的高度濃縮與象征。
《詩經(jīng)》中有一種植物總是出現(xiàn)在婚戀生活中,那就是“薪”。如《周南·漢廣》中“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薄洱R風(fēng)·南山》中“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薄短骑L(fēng)·綢繆》中“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等。這些詩作中的錯薪、伐薪、析薪、束薪,無不與婚姻和妻室相聯(lián)系?!板e薪”與下文的“于歸”和“秣馬”一同點明此詩言及女子出嫁。析薪、伐柯顯然都象征了娶妻。
由此,我們說古代的草木多是情愛與婚姻的象征。
四、見即入詩與情真景虛
朱熹言,興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在朱熹看來,他物只是一個媒介和引子,而忽視了“興”所具有的烘托氣氛、塑造情境的作用。而且,《詩經(jīng)》中很多詩篇是“比”且“興”的,比興作為一個整體似乎更合適?!对娊?jīng)》中很多詩篇,草木為單純的“興”,和歌者抒發(fā)的感情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類似以后詩歌中的湊音韻。這種現(xiàn)象在《大雅》、《頌》中是很普遍的。
《詩經(jīng)》中的一些詩篇情物交融,但卻非實寫。作者切實傳達了某種感情,但所寫之物卻未必就在眼前,《邶風(fēng)·凱風(fēng)》就為典型代表。這首詩寫的是孝道,作者卻先說了酸棗樹,運用了象征的手法,虛擬了風(fēng)河酸棗樹的情境,表達對母親的感情。詩的前一二章是這樣的: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天天,母氏劬勞。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凱風(fēng)如同美好的母愛,棘心就如還未長大的兒子。和美的風(fēng)自南方而來,吹拂著那小小的酸棗樹,象征著勤累又辛苦的母親對幼子的撫愛和照顧。詩的第二章“棘心”變?yōu)椤凹健?,象征著幼子在圣明又善良的母親的撫育之下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這種手法的應(yīng)用很容易引起人們心理上的共鳴,從而使人們的精神得到凈化和升華。
總之,在《詩經(jīng)》中,草木若家常物件出現(xiàn)在詩歌中,自然又親切,彷佛若白活,但若細究,又會發(fā)現(xiàn)隱含的深意,值得我們細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