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困生轉化是每一個教師既頭痛又棘手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本文就物理課堂教學,根據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特點提醒教師及時防差,應用教育心理學“期待效應”和“賞識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不失時機地幫助學困生建立自信,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長處、閃光點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引導學困生走上自立、自強的健康成長之路。
關鍵詞 物理;學困生;轉化;期待效應;自信
事實表明,如果沒有很好的、堅持做到的轉化措施,隨著學習過程的拉長和難度的加大,這些原本不太差的學生會越來越差,跟班上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學習能力、自信程度都是呈下降趨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凡是智力發(fā)展上沒有病態(tài)偏向的孩子,毫無例外地都可以順利獲得中等教育,不及格和留級現象是教學工作差的后果?!弊鳛槲锢斫處?,防止學困生成為過差生是義不容辭的工作,幫助學困生成長更能凸顯教育的功能和力量,所以學困生的轉化,是我們教師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艱巨任務。
要做好轉差工作,須先通過教育心理學原理發(fā)現學困生的“困惑”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打開心結,“對癥”下藥。通過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幫助學困生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需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要渠道,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不失時機、堅持不懈地去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以下是我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點滴體會:
一、需未雨綢繆,少亡羊補牢
就北師大版教材而言,初中物理課程難度呈先易再難又易再難后又易這樣的大致規(guī)律。學困生主要在兩個課程內容較難的時期形成,一個時期是第七章運動和力、第八章壓強和浮力、第九章機械和功,這部分內容主要難度在于需要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學習較吃力,容易掉隊,成為學困生;一個時期是第十二章歐姆定律、十三章電功、電功率,這一部分內容主要難度在于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平時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生容易成為學困生。因此在學習這兩部分內容時,多關注容易落后的學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及時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防止他們落后成學困生,是要比落后以后再想辦法轉化更刻不容緩的工作。
二、用期待效應,防破罐破摔
好學生的成長有老師的功勞,差學生的形成也一定有老師的“功勞”。對于更多的學困生來說,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孤獨、煩惱又不便訴說。他們更加渴望得到關懷、同情、理解和尊重。不要說冷眼相待,諷刺挖苦,有時教師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傷害到他的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損傷他們已經很小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待學習更加悲觀、消極。所以只是想要保護學困生脆弱的自尊心還不夠,更要防止他們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一定要期望他們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一定要不失時機地給他們好的期待,一定要讓他們懷揣自己努力也能學好的信念。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批評指責只能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自卑心理,學生會出乎意料的向著你所說的方向發(fā)展。當然,不是學生愿意這樣做,是他的潛意識引導他這樣去做。因為,你說他差,他在潛意識里就會認為自己是個差學生,也就按照差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結果就是——他會越來越差;你說他笨,他在潛意識里就會認為自己是個笨學生,在學習中就會覺得腦子不夠用,結果就是——他會越來越笨;反之,他可能會越來越好、越來越聰明。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用權威的謊言實驗,創(chuàng)設了著名的“期待效應”,期待效應的核心是“給期待對象以特別的關注與喜愛(通過暗示或明示),并以此來刺激引起期待對象的積極的行為反應,進而達到預期的目的?!币虼耍鳛榻處煹奈覀?,期待學困生會學好的前提是,我們要給自己學困生會學好的心理暗示,我們給學困生正面的、積極的期待之前,需要我們自己給自己正面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否則很多時候,我們自覺不自覺的在反面運用期待效應,制造了學困生、壞學生。
三、用賞識目光,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獲得自信的機會
學困生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學習情緒低落,學習主動性差,甚至厭煩學習,逃避學習。因此,不啟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這一“內因”,任何轉差措施都將是隔靴搔癢,收效甚微。蘇霍姆林斯基把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看做是啟動轉差工作的一把“鑰匙”。 蘇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師應在“每個孩子身上發(fā)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個人發(fā)展根源的‘機靈點’,這樣,通過發(fā)展孩子的個人傾向,做到讓每個孩子或者在學業(yè)上或者在勞動中取得成績,這種成績便能成為激勵孩子克服學習困難的精神支柱。”
調動積極性這把轉差“鑰匙”的關鍵是要讓學困生感覺到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自己同樣也能取得成功,而及時肯定學困生的長處和閃光點是讓學困生得到認可和尊重的 “法寶”,也是教師找到“鑰匙”的前提。然而,許多學困生本身比較自卑,在班上總是覺得抬不起頭,總是覺得低人一等,他們一般不會主動創(chuàng)造和索取機會,所以我們教師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長處的機會,給他們創(chuàng)造將他們的閃光點爆發(fā)在全班同學面前的機會,給他們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長處得到同學們的認可,讓他們用自己的閃光點贏得同學們和老師的尊重,讓他們用自己的努力體會到成功,讓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尊和自信,激發(fā)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事實告訴我們,誰能在學困生心田上種下自尊、自信的種子,誰就能找到開啟學困生心靈的鑰匙,誰就能引導他們走上自立、自強的道路。
作者簡介:魏巖青(1975-),男,大學本科,中教一級,蘭州市外國語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