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學是一種重要工具,數學除作為工具,更主要的在于它有力地促進人的素質發(fā)展,是人的文化修養(yǎng)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數學教育是一門深奧的科學,如何引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健。文章介紹了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對策。
關鍵詞 數學;心理障礙;快樂學習
數學是一種重要工具,這是人們在學習數學時首選的理由。在中專學生進入學校時,將作為一種理由強迫自己學習??梢赃@樣說,在中專學生入學以前,為了考學,他們已飽受應試教育之苦。如果進入中專之后依舊為考試而學習,顯然已不奏效,結果必引發(fā)一部分學生學習心理障礙。其實,數學除作為工具,更主要的在于它有力地促進人的素質發(fā)展,是人的文化修養(yǎng)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只有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基礎上,才會體會數學的認識事物的方式——邏輯論證,才會在學習中完成對自己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獲得在信息社會中最重要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如何排除心理障礙、引發(fā)學習興趣,快樂學習數學,應該引起大家重視。下面,就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作一介紹。
數學無用論認為數學不是主課,不用功學習,蒙混過關,是多數厭學學生的心理障礙。除了闡述數學的作用,關鍵是引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過程中我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精心設計開局。諸如,在對數教學前,提問:一張0.008mm紙對折5次,有多高?對折30次呢?第一問很好回答,學生很輕易做到了,對折30次顯然做不到,猜猜看,課堂氣氛熱烈,大家競相猜謎。當公布答案時,學生大吃一驚,想知到是為什么。這樣,一節(jié)對數概念課就開始了。又如,在講指數方程時,用我國人口增長率和人口數量為例計算,讓學生自己體會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數學的作用與趣味。
依賴心理是數學學習的一大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但在教學過程中仍要注意,既不能講得太深,讓大多數學生感覺數學難學,也不能講解太細,養(yǎng)成學生的依賴心理。要使學生放棄原有的把數學簡單地認為是套用公式、演練步驟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fā)、討論、演練、實驗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如在排列與組合數公式的推導中,例①1,2,3三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例②1,2,3,4四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例③1,2,3,4,5五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例④1,2,3,4,5五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例⑤1,2,3,4,5五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四位數?⑥1,2,3,4,5五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五位數?⑦1,2,3,4,5…n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m位數?并佐以樹形圖及空位填充介紹,讓學生自己討論推導,得出結論。又如無限數列的無限性是讓部分學生頭痛的概念。從古代一句名言:“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讓學生跨越有限與無限,使學生通過哲學所學的辯證思想有一份實證。利用圖形的直觀性亦是數學教學的助手之一,在講解集合及較抽象的概念,很好地利用圖形將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自以為是”是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常見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消化,才能產生學習新知識的好“胃口”。評價與反饋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在講反函數時,我提出求以下反函數問題: y=x+2;y=x3;y=2x;y=x2;學生感覺簡單。分析答案時,特別提醒④與其它題目的不同。并提出問題:什么時候y=x2存在反函數?這樣對于反函數的定義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同時也對對數指數的關系有進一步的了解。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提問、板書、即時測驗等方法鞏固、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的知識,并利用布置作業(yè)來加深印象。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焦慮心理也是學生易出現的心理障礙。當主觀愿望與客觀事實發(fā)生了矛盾,從而產生了心理沖突,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形成焦慮甚至由此引發(fā)厭學心理。當學生的積極性帶動起來,學習數學的要求形成,但由于中專數學不再局限于有限次運算,思考方法也以抽象思維為主。使少數學生在認識和情感上不能適應。為此,重視初中與中專數學的銜接比較關鍵。每一章節(jié)都要從內容、要求、思維方式等方面過渡,精心設計各類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階梯。如在講函數時從初中概念,引入結合集合概念理解高中的函數定義;講對數法則時先從指數、整數冪等出發(fā),步步深入。講數列時先從最常見的例子出發(fā),從有限到無限逐步深入等等。
數學教育是一門深奧的科學。沒有一定之規(guī)。唯有抓住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數學之美展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正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