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高校學生干部一直被稱為學生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各項學生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對學生干部的有效管理也一直是高校老師探討的課題。文章通過對高校學生干部管理建立博弈模型,進一步探討高校學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和改進學生干部管理工作的對策和意見。
關鍵詞 學生干部;博弈論;管理
在高校學生干部是師生間的橋梁,是學生工作開展的有力抓手,是學校各項學生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是班級各項工作的有力推動者。運用博弈論解析高校學生干部的管理問題,對從理論出發(fā)解決實際問題有很大幫助。
博弈論是研究在決策主體間存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下,決策主體的決策行為以及決策均衡問題的理論。通過研究它們的優(yōu)化策略可以理解和預測進化論的某些結果。
就學生干部管理工作來說,老師、學生干部以及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博弈行為。為了便于分析,我們把高校的學生干部管理工作抽象為三個主體:即老師、學生干部、學生。同時假定學生干部、老師都是理性的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根據(jù)以上博弈分析,表現(xiàn)積極是學生選擇的均衡。這個時候,兩名學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表現(xiàn)積極,來達到選上學生干部的目的。這就有效利用了個人理性,來達到了教育和選拔學生干部的目的。即得出一個結論,希望學生在班級中間表現(xiàn)積極,必須有名額的限制和標準的規(guī)定。
第一,名額的限制有利于學生積極表現(xiàn)。很多老師在學生干部選拔的時候,怕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的機會,會盡量增設一些職位,其實效果反而適得其反。一方面,名額過多容易造成大家進取的積極性下降,導致大量的平庸之輩選入學生干部隊伍。另一方面,臃腫龐大的機構也容易導致大量的人員閑置,在其位而無事可做,使學生得不到鍛煉的同時還養(yǎng)成了工作上的惰性。
第二,剛性的標準規(guī)定。制定硬性的標準,如:成績、班級同學的支持率、獲獎情況等通過公開報名,公開選舉的嚴格學生干部聘用制度。剛性的標準越多,學生越有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學生積極追求進步。
第三,來分析學生干部的腐敗問題。近年來,一些社會的不良風氣也慢慢滲入到了學校當中,腐敗問題在學生干部中間也開始出現(xiàn)。學生干部在執(zhí)行學校具體工作時,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而把學生干部的職責置之不顧,以權謀私,影響惡劣。這也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比較棘手的問題。由于班主任不可能對班級事務事必躬親,因此在賦予學生干部的各項權力之后,也常常面臨著一些學生干部擅自利用自己的權力來為自己或所在的小團體獲取一些個人利益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了班級工作出現(xiàn)了負效應。
一般來說,學生干部濫用權力而老師對此管理較少,這是誘發(fā)學生干部濫用權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學生干部畢竟為班級做了不少事情,因而有些老師對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定:學生、老師都是理性的,理性人的決策是通過考慮計算各種行為可能產(chǎn)生報酬的價值以及獲得報酬的可能性來決定的。行為的確定=此項行為產(chǎn)生的價值×此項行為成功的概率。如果一項行為既有價值,而且成功的概率又很高,則采取次行動。
綜上所述,謀取私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一種期望成本,被處罰的概率越大,則成本越大,懲罰的力度越大,成本也越大,故要防止學生干部的這種行為,就要完善對其工作的監(jiān)控,使其行為難以躲藏;其次是要加大懲罰力度。
第一,對待學生干部應該充分信任、可控授權。在安排工作時應該把握好一個度,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但也要進行控制和指導。特別是在學生有可能獲得較大利益的工作時,應該加強指導和監(jiān)管。
第二,要加大懲罰力度,淘汰不合格干部。(1)完善學生干部的監(jiān)督體系,實行普通同學監(jiān)督,自我監(jiān)督,干部之間互相監(jiān)督,定期考核,形成一個全方位,強有力的監(jiān)督系統(tǒng)。如發(fā)現(xiàn)學生干部違紀情況,應在核查屬實之后,予以相應的處理,按情節(jié)進行處分和免職,同時也與其評優(yōu)評先、入黨等相掛鉤。(2)要完善考評機制。采取民主的考評方式,考評的指標必須全面,包含學生干部個人能力、工作業(yè)績、思想態(tài)度、群眾支持率等綜合量化考評。不符合考評標準的應進行職位調(diào)整或免職。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jīng)濟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林勇娟,倪水雄.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論壇,2004.
[3]董志強.身邊的博弈[M].機械工程出版社 2007.
作者簡介:熊典(1988-) 女,本科,武漢東湖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