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課堂教學中影視資料的作用
目前,多媒體影視設備已經(jīng)在許多學校得到普及。過去教師必須用語言和文字表述的歷史,現(xiàn)在已可以借助于影視資料來傳達更真實、更形象的歷史信息。影視信息進入歷史課堂,改變了以教科書為唯一信息源的狀況,顯示出其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豐富的歷史影視資料,為影視信息的挖掘提供了廣泛的素材。影視資料具有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等優(yōu)點,在歷史教學中恰當運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利用影視資料為歷史教學服務,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歷史影視資料的種類
按內容劃分,歷史影視資料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歷史科教片。主要突出歷史教育作用,以明確的教育主題,史論結合,選擇翔實的歷史形象材料,并結合具體的說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選用,如《原始社會》、《古羅馬》、《都江堰》、《馬王堆漢墓》、《長征》、《法國革命》等。
2.歷史實錄片。以反映某一歷史事件的完整過程為主要內容,是對過去真實歷史情景的紀錄,是形象的原始史料。它形聲兼?zhèn)?,可使學生感知到歷史的原貌,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內涵豐富的歷史形象知識結構。所以,這類電影材料真實可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它是在現(xiàn)代聲像錄制技術成熟后形成的,這類史料多為近代、現(xiàn)代史內容,如《為何而戰(zhàn)》、《一戰(zhàn)實錄》、《抗美援朝實錄》等。
3.歷史資料片。以保存歷史形象材料為宗旨,匯集與某一歷史主題相關的大量原始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每則材料都有比較詳盡的說明,其綜合性強,材料豐富多樣,是歷史教師難得的教學形象材料,如《紅旗飄飄》、《中華國恥大事記》等。
4.歷史故事片。是以某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經(jīng)過一定的藝術加工而創(chuàng)造出的電影藝術作品,如《林則徐》、《大轉折》、《三大戰(zhàn)役》、《開國大典》等。其情節(jié)與歷史真實過程不一定很相符,也不具備史料價值,但是在教學中對再現(xiàn)歷史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歷史故事片可以作為引導學生認識歷史的手段選擇使用,但須經(jīng)過教師的慎重處理。
三、歷史課堂教學影視資料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各種歷史影視材料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內容和形式,其教學應用的效果受制于教材內容特征、學生心理特征、教師教學水平等多種教學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不能認真分析各種影視材料的特征和受制因素,將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應用問題。
1.類型不分。歷史影視材料類型不同,其內容也具有不同的性質,教師應區(qū)別對待,特別是對歷史故事片的應用須特別慎重。
2.操作不當。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料如果不和所講述的內容緊密結合,對學生就不可能產(chǎn)生很強的吸引力,也就不可能將學生對生動直觀的歷史事物的感知、思考引向深入,應用的效果就不可能很好地發(fā)揮出來。
3.選材不精。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對所收集的歷史影視材料不經(jīng)過精選就對學生大量“電灌”,認為要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形象材料,才能深化學生的歷史認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其實是形象教學的一個認識誤區(qū)。這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里,處在對撲面而來的巨大的形象信息流的被動接受中,缺乏相應的時間進行深入的思考,這無疑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料應注意的問題
1.分清史料真?zhèn)?,切忌戲說歷史。歷史學習貴在求真,而影視資料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事實錯誤,盲目采用也會誤導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播放影視資料前首先自己辨析真?zhèn)巍H绻糜耙曎Y料有問題,那么由此而得出的結論也不可能是科學的。對于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應慎用,以免混淆歷史教學和影視文學欣賞的界限、誤導學生。
2.截取視頻精華,緊扣教學重點。有的教師整節(jié)課甚至占用學生整個或大部分自習課的時間給學生觀看整集的錄像,讓課堂成了電影院,這是應該避免的。正如張斌平老師研究指出的:隨著錄像播放的時間越長,學生集中精力觀看的人數(shù)就越少。不加選擇地長時間播放影片只會過多浪費學生理性思考探究的時間,浪費學生精力,降低學習效率,喧賓奪主,適得其反。
3.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把影像資料一放了之,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對學生只起到鑒賞和吸收知識的作用,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料的效果。我們在放映一段影視資料前后,應該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要求學生觀后思考探究,以此培養(yǎng)學生吸收概括有效信息、進而運用所得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