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
摘要:電磁感應是物理教學和實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學對于整體知識框架的構建。進入新時期,不斷深化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突出教學的實踐與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是擺在廣大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電磁感應教學及實驗的意義和目的,同時介紹了當前電磁感應教學及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重點分析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電磁感應;物理教學;實驗;問題
一、電磁感應教學及實驗的意義和目的
現階段,我國物理教學的課程指標中明確指出,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基本物理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基本的物理理論和物理原理,能夠對物理現象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同時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隨著我國物理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物流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物理教學及實驗的內容不再一味的追求物理學科本身的全面性與完善性,而是將一些更有價值的物理知識和學生們應該重點掌握的內容融入到了教學的題材和課程目標中去,這樣的安排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實踐化,進一步在通過科學的教學滲透學生對于學科思想、學科知識、以及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
二、電磁感應教學及試驗中存在的問題
1. 新課程理念的“高要求”與教學實踐的“超現實”脫節(jié)
在進入新課程之初,盡管所有任課老師都參加了各級培訓,但不同教師對新模式與新方法的理解與把握仍有較大差異,對課程標準的解讀與落實也是各有偏重。特別是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從而導致他們不得不“穿新鞋走老路”。電磁感應教學與實現需要教師能夠很好的將物理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通過一些經典的實驗來強化學生對于電磁感應理論的理解,但是現階段,我國的物理教學面臨著新課程要求與教學實踐想脫離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值得教師反思。
2. 教學課時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突出
以高中課堂的電磁感應教學為例,按照教學部門的規(guī)定,八年級每周上物理課2節(jié)課,九年級則每周上3節(jié)課,教師在安排上課進度時普遍反映上不完。每學年按40周計算,一學年的總課時數為40節(jié),但各個學校在安排教學計劃時,學生的層次不同,需要的課時量也有所不同,很多教師反映,如果按我縣學生實際來安排課時至少需要55課時才能完成。每周2節(jié)的物理課讓物理教師很難適應,周課時少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人均教學班數增加,作業(yè)批改工作量加大,師生交流機會減少,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難度加大。自習課時間嚴重短缺,學生在校自主學習的時間極少,教師利用下班進行個別輔導的機會也相應減少。由于周課時少,學生學習物理的課外時間也少,知識的遺忘率很高,再加上受語、數、英三主科擠壓的現象十分嚴重,因此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難度在不斷加大,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都產生畏懼心理。
3. 實驗教學與實驗設備的相對滯后
在電磁感應的教學中,實現是將理論與現實很好連接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互動可以很好的將學生對于知識與理論的把握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演示實驗、探究實驗明顯增多,所以學校實驗室的配備標準也要相應提高,但現行的實驗室配置標準仍不能“與時俱進”地做相應的調整;新教材的“實驗與探究”與“迷你實驗室”欄目中編排了大量的實驗,很多是舊教材所沒有的,實驗室中缺少這些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想買也不一定能買到;教師課前準備教學儀器費時費力。根據新課程理念,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探究實驗的大部分器材可以選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師在準備過程中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需要長時間的慢慢積累。
三、提升電磁感應教學及實驗水平的對策
1. 注重探究精神培養(yǎng)
當前學生所使用的物理教學資料中,對于電磁感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部分更加突出了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時代是培養(yǎng)一個人探究精神最好的時機,科學探究是指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并以此提出各種證據的一個過程,物理教學由于自身的特點,在教學和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研究內容必不可少,因此需要教學人員高度的重視,對于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因該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教學實驗為保證。首先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能以灌輸式教學為主,應該不斷的聯系生活實踐,將一些有啟發(fā),有意思的現象通過物理理論表達出出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電磁感應也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需要大量的實驗得到保證,教師可以充分的通過實驗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自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探究式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課堂的教學效果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適當擴大開放性,讓學生更多地經歷“過程”
進入二十一世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物理教學中實驗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鼓勵學生像科研工作者一樣參與到實驗環(huán)節(jié)中去,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科學精神。所以,在電磁感應的教學實驗環(huán)節(jié),教師不應該給出學生成型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設計,也不應該給予學生全程的監(jiān)督與指導,而是應該適當的擴大開放性,鼓勵學生自行思考,自行解決問題。當然,開放的程度也需要有一定的度,否則學生可能會因為缺乏合理的指導而無法繼續(xù)進行下去。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學中,學生必須首先明白電流的方向以及紅黑線的關系,才能進一步的提出探究性的研究方案,這種能力是學生們必須培養(yǎng)的,也符合年輕人的認知水平。
3. 強化實踐意識
物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教學中實驗環(huán)節(jié)非常的重要和突出,實踐是充分理解和強化理論知識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物理教學中電磁感應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一些經典的教學實驗得到保證,現如今,廣大教學工作人員需要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實踐內容和部分。
參考文獻
[1] 沙書俊,母小勇.美國高中物理教材的幾種取向研究[J]. 物理教師. 2007(09)
[2] 肖立紹.追尋探究式教學的真諦——從“楞次定律”探究式教學談起[J]. 物理教學探討. 2006(17)
[3] 龔放.試論大學素質教育[J]. 教育研究. 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