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成
初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情感學科,且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給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閱讀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的基本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質量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做到“授之以漁”,要讓學生從閱讀教學中掌握學習的技巧,讓學生會學習,樂于學習。
一、閱讀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層次性
閱讀的對象是文章,閱讀的主要目標是讀懂。它包括閱讀主體對語言的認知,對文本負載的重要信息的提取與整合,對文章內容與表達方式準確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簡單地說就是解讀與認讀這兩個環(huán)節(jié)。
認讀,表面上看雖然簡單,但是也會受學生選擇不一的干擾,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將疑惑歸結到一個中心上,然后順利地逐步提高,并加以解決。解讀,是學習的重點,必須要準確把握學習文章的方式方法和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如同寫文章一樣,閱讀也該有一個整體思路,這個思路應該是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所以,教學要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fā),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由認讀到鑒賞,甚至到評價與創(chuàng)新,應體現(xiàn)出層次性。每一個閱讀者都可以在其中發(fā)揮盡可能多的專長:善于組織的就去組織,善于觀察的多談觀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積極表述思想,善于辯論的要讓他暢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勵他表現(xiàn)自我……每個閱讀者都能懷有奮發(fā)向上的情緒的話,最終會產生強大的整合效應。通過這樣的層次化教學設計能夠發(fā)揮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專心投入,深入思考,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教師只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夠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并能選擇恰當?shù)姆椒ㄟM行有效的學習。進而有效提高學習能力。學法指導一般有:緊扣教材特點,指導學法;注重學習過程,概括學法;教師典型示范+展示學法;舉一反三,遷移學法;開拓聯(lián)想,適時點撥。
教學中合理鼓勵學生質疑。質疑是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加強。學貴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質疑問題,能使學生對教學活動更深入地參與。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課堂上急于找到自己讀書時碰到疑難問題的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能力。如《藤野先生》這一課,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幾個問題: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什么?清國留學生的丑態(tài)與魯迅有什么關系?……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共同探究從而解決問題。對那些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南教師再進行啟發(fā)。這樣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和提高。
三、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經(jīng)常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非常投入,而且是自覺投入其中,其樂融融,關鍵點就是學生找到了使自己快樂的目標。那么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更是離不開興趣,只有讓學生學有所趣,才能夠讓學生學有所成,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是開啟閱讀教學大門非常重要的一把鑰匙。
語文閱讀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要采用多種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我們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模型進行演示,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情境,結合多媒體進行演示和觀看,或讓學生通過看圖,根據(jù)實物進行設計介紹。這樣一來,課文中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基本特征就能夠讓學生了解了,而且能夠讓學生對閱讀這篇課文產生興趣,對這篇課文的深入理解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通過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情境教學,是為了達到使學生宛如身臨其境一般,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對于文中的問題、心中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并且會產生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
四、讓學生重視積累學以致用
在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積累名篇、名句,學會背誦。背誦能夠豐富學生語言,有效地背誦有如吸收營養(yǎng),是不可或缺的。老子曾說: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習語文不會一蹴而就。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否則對于深層次的閱讀來說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與積累,一定要關注精彩語段和名篇的背誦默寫,也一定要關注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及寫作積累。
讓學生背誦積累,并不是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這里所說的背誦應該是在多種方法的引導下讓學生熟記,為今后運用知識打下基礎。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課改至今,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質量觀,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有效。
(作者單位河北省三河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