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峰
股骨轉子間骨折多發(fā)于老年患者[1],由于患者的身體骨骼老化,其骨質疏松,股骨轉子間骨折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保守治療效果差,由于患者的狀態(tài)較差,并發(fā)癥較多,手術治療危險性較高[2]。本研究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治療,分析其臨床使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河南省濮陽市中醫(yī)院在2007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患者年齡65~83歲;致傷原因為車禍41例,摔傷57例;骨折分型:EvansⅡ型25例、Ⅲ型49例、Ⅳ型18例、Ⅴ型6例。合并癥:高血壓41例,冠心病37例,肺部疾病18例,糖尿病28例。將9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jù)患者自愿進行常規(guī)治療及股骨近端鎖定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進行充分的檢查,對身體情況較差的患者進行琥乙紅霉素抗生素治療,劑量每次25ml,每日二次,合并其他并發(fā)癥的患者進行相應的對癥處理,患者在治療完成后進行常規(guī)預后護理,出院后對患者進行2~5年回訪[3]。
1.3 評定標準 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包括患者在術后的患肢疼痛、功能活動、畸形、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等情況。按照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對患者進行檢查,其中90~100分為優(yōu),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70分為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5.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引流量、臥床時間均少于觀察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Harris評分90~100分和80~89分的患者比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90%,對照組為61.2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本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情況,無死亡病例。
表1 兩組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比較(±s)
注:與觀察組比較,aP<0.05
臥床時間(min)觀察組 49 90±15 250±50 300±20 28±3對照組 49 60±15a 150±50a 200±20a 12±5a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引流量(ml)
表2 兩組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Harris評分比較 [例(%)]
表3 兩組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由于患者的身體骨骼老化,其骨質疏松,股骨轉子間骨折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較差,在治療過程中大型手術往往會造成患者的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出現(xiàn)大出血、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而保守治療效果差,由于患者的狀態(tài)較差,并發(fā)癥較多,手術治療危險性較高。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無論是內固定還是其他方法治療,由于患者自身骨質疏松、組織能力較差,恢復的時間較長,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臨床治療中患者的并發(fā)癥也較多[4]。
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觀察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較對照組長,出血量和引流量較對照組多,可能會給患者的經(jīng)濟造成一定的負擔,然而從其治療效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功能評分、治療有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都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均P<0.05)。在本研究中,術前給予患者詳細的檢查,對身體較差的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針對患者的其他原發(fā)病也進行相應的防治措施,從治療結果看,患者沒有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本組無死亡病例。
綜上,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在臨床上,如果患者的經(jīng)濟情況允許,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對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較為適宜,臨床效果好[5]。
[1]萬彬,許勐宇,朱江,等.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DHS內固定的兩種術式的臨床評估[J].當代醫(yī)學,2011,17(35):101-103.
[2]Harris WH.Traumatic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fracture;treatmeant by mold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1969,51(4):737-755.
[3]劉海春,陳允震,楊子來,等.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不同內固定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20(1):18.
[4]Horowitz BG.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ip fractures[J].Surg Gynecol Obstet,1996,123(3):565-570.
[5]Rodop O,Kiral A,Kaplan H,et al.Primary bipolar hemiprosthesis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Int Orthop,2002,26(4):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