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舉 韋樹芬
腹腔鏡輸卵管結扎是一種簡便、安全、高效、可復性強、不改變女性生理功能、節(jié)育對象易接受的絕育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法多為插管全麻和硬膜外靜脈強化。這就有較高的設備條件,不但并發(fā)癥高,而且術前術后者要做較長時間的準備和護理,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受術者的痛苦和費用。為解決這一難題,在原局部麻醉的基礎上采用了強化麻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300例行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患者,年齡23~44歲,體重44~75 kg,兩胎224例,多胎76例。將患者分為氣管插管全麻(A組)、硬膜外麻(B組)、強化局麻(C組),每組各100例。三組年齡、體重、身高、胎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全麻(A組):選氣管插管全麻;硬膜外麻(B組):于L1~2間隙,常規(guī)利多卡因給藥;強化局麻(C組):分別于腹腔鏡的三個進口處作一局麻的皮丘,然后進針至深層,邊進針邊推藥,估計達腹膜后退出針頭至皮下,再上下全程進行浸潤麻醉。在放入腹腔鏡導管后,用已備好消毒的塑料管通過腹腔鏡導管放進盆腔(或直接用腹腔鏡導管),在腹腔鏡的指引下,注射器通過塑料管,將1%利多卡因19 ml+阿托品0.5 mg(1 ml)噴灑于兩側闊韌帶、輸卵管及系膜、鄰近腸管上,然后退出塑料管。
1.3 觀察指標 觀測記錄三組受術者麻醉效果、麻醉并發(fā)癥、手術失敗、調查住院滿意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與B組比較,A組、C組良和優(yōu)例數(shù)多,麻醉效果較好(P<0.05),見表1。
表1 三組麻醉效果比較 例
2.2 與C組比較,B組術中肌緊張、惡心嘔吐(術中和術后)者多(P<0.05);A組和B組其他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者多(P<0.05)。見表2。
2.3 與C組比較,B組手術失敗例數(shù)升高(P<0.05);A組、B組住院費用滿意例數(shù)和住院時間滿意例數(shù)降低(P<0.05)。見表3。
行輸卵管結扎,為避免開腹大都選擇腹腔鏡。行腹腔鏡一般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靜脈強化,而受術者又擔心小手術大麻醉,以及麻醉并發(fā)癥、住院時間和手術費用;局麻醉效果又不理想。這就要求選擇一種既安全有效、又經(jīng)濟實惠,讓術者和受術者都能夠接受的方法。強化局部麻醉在腹腔鏡結扎術中基本滿足了這一要求。
表2 三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例
表3 三組手術失敗、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滿意情況 例
腹腔鏡下輸卵管結扎術一般采用:(1)電凝切斷輸卵管法。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由于不需用其他特別的手術器械,術時用單極或雙極電凝鉗夾、凝固輸卵管峽部,至其完全凝固,然后用剪刀剪斷管芯并分開約1 cm間隔,將管芯的斷端再凝固一下,觀測創(chuàng)面無出血即可。(2)輸卵管夾、硅膠環(huán)結扎法少用。術后切口用0號可吸收線內(nèi)縫合,勿需拆線。整個手術操作時間一般5~20 min,所以麻醉要求也不是太高,有時不用氣腹都可完成。
氣管插管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術前準備和住院時間長、并發(fā)癥多、費用大,受術者不易接受。然而,采用了局部強化麻醉后,由于雙側闊韌帶、輸卵管、腸管及腹膜上,噴灑了利多卡因和阿托品,不但減輕牽拉時的疼痛,還能使麻藥和阿托品通過漿膜層彌散到肌層,作用快,穿透力強,可阻斷感覺神經(jīng)沖動的發(fā)生和傳導,抑制感覺和觸覺,降低敏感性,從而使肌纖維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肌松和解痙作用,減輕了對輸卵管和腸管的刺激,降低了疼痛的發(fā)生,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術后也可適當門診觀察,便可出院[1-3]。
使用強化局部麻醉后,未發(fā)現(xiàn)麻藥及阿托品過量反應,總量利多卡因控制在0.4 g,阿托品控制在1 mg。術后無腸脹氣、腸梗阻、尿滯留待癥狀,月經(jīng)周期及經(jīng)量無變化,該方法操作安全方便,提高了受術者生活質量,是一值得推廣應用的腹腔鏡輸卵管結扎術的麻醉方法。
參考資料
[1]白學恭,孫芳蘭.強化局部麻醉在輸卵管結扎術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08,10(4):40.
[2]劉紅麗,王為進,蘇鳳梅.局麻下腹腔鏡行輸卵管絕育術30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5):3679.
[3]邢首平.輸卵管結扎術的麻醉方法探討[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