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萍
(湖北經濟學院 體育系,湖北 武漢 430205)
田徑運動的本質決定了田徑運動既是作為少數高水平運動員為追求競技成績、奪取獎牌的目標而采用的競技項目,更可作為眾多普通老百姓為達到增強體能、娛悅身心、消遣游戲、增進健康的目的而采用的健身手段或鍛煉方式。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深入和不斷完善,高校在體育課的教學上也作了很多嘗試性的工作,高校選課制的實施,對于開展快樂體育的確是大有裨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由于田徑運動項目枯燥乏味、呆板單調,得不到學生應有的喜愛與重視,從而使田徑在普通高校健身項目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而田徑運動又是其它各項運動的基礎,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須加強田徑教學實踐。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自覺從事田徑健身運動,使其重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fā)揮作用,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湖北省10所高校的12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1 調查問卷法: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00份,收回問卷1122份,其中有效問卷1063份,有效回收率為88.6%。
1.2.2 文獻資料法:在研究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查閱相關資料50余篇。
1.2.3 定性與定量分析法:對研究數據進行整理,通過計算機處理了調查數據,并作出了分析和歸納。
通過對湖北省10所高校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在被調查的1063份有效問卷中,喜歡田徑項目的只有31人,占被調查學生的2.9%。此調查結果說明田徑教學在湖北高校中不大受歡迎。而全國一些高校也同樣如此。有資料顯示:遼寧省抽樣調查了2505名在校大學生,在《你喜歡哪種運動項目》的調查中,只有41人喜愛田徑項目,占被調查人數的1.64%。福建省調查了1456名學生,其中只有98人體育課選學田徑,占被調查人數的6.7%(其中不乏其它項目沒選上,不得已轉到田徑課堂上的學生)。在不少高校的體育選項課中,田徑課往往會由于缺乏足夠的生源而無法開課。目前高校體育課中田徑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前景令人擔憂,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2.2.1 大學生不選田徑課的主要原因
表1 :學生不愿意選田徑課的原因統計
從表1中的第一、二項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46.7%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太差,如果選擇了田徑課,即使花了比其他同學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卻仍然難通過考試。而絕大多數田徑項目的考試標準是由教育部頒發(fā)的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難度相對其它體育項目更大。這是限制學生選擇該項目的一個主要原因。
2.2.1.1 項目枯燥,缺乏趣味
從表1中的第三項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18.5%的學生認為田徑項目太枯燥了。而由于達標和考試難度相對較大,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會緊緊圍繞達標和考試進行,使田徑課的教學變成了一堂為達標和通過考試的訓練課,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1.2 教學手段單一,難以引起學習興趣
從表1中的第四項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16.1%的學生認為教師在田徑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毫無創(chuàng)新,從小學開始,到中學、大學的田徑課,教學模式過于千篇一律,造成學生在不斷地重復中感到厭倦,學習興趣大打折扣。
2.2.1.3 運動量過大,學生怕苦怕累
從表1中的第五項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有13.7%的學生認為田徑項目的運動量過大、又苦又累。很多田徑項目都是通過大運動量來提高成績的,由于運動負荷過大,有些學生因為身體吃不消,而產生懼怕心理。如中長跑達標測試中,學生常出現呼吸困難、內臟疼痛、胸悶、頭暈、體力不濟,少數學生甚至出現暈倒的情況,學生會因為懼怕而不愿意再進行這樣的練習。
2.2.2 高校體育教學開設田徑健身課的必要性
2.2.2.1 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由于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設置田徑健身課程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田徑訓練能提高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和靈敏等素質,這些素質又是其它體育項目所必需的。任何項目在專項素質練習之前,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全面素質,而最有效提高全面身體素質的途徑就是田徑練習。
2.2.2.2 田徑是增強學生心肺功能最有效的手段
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加強學生的健身意識,教會學生健身的方法和手段。以健身為目的的鍛煉首先就是要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提高、增強人體的心肺功能的最好方法即是采用各種形式的跑步練習。
3.1.1 堅持屬性原則
在設計田徑健身項目時,將游戲的趣味性有選擇地融入到田徑的基本活動形式(走、跑、跳、投)中,并以此為基礎,以健身為目的。
3.1.2 堅持易操作性原則:
把田徑健身項目的運動量和技術難度適當降低,控制在大學生身心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強調健身,淡化競技,使田徑成為大學生愿意選擇的體育健身項目。
3.1.3 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原則
田徑健身項目應充分考慮健身者身體素質上的差異。從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入手,設計出適合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田徑健身項目。
3.1.4 堅持適當的運動負荷原則:
適當的運動負荷對健身者尤其重要。對大學生而言,運動負荷過小,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過大又會因為學生的身體難以承受,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觸,因此適當的運動負荷直接影響健身效果。
3.1.5 堅持時尚性原則
對于新生事物,許多大學生都愿意積極地去接受、去效仿,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設計田徑健身項目時應該充分考慮這一心理特點,將時尚性元素加入到田徑健身運動中,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入其中。
調查發(fā)現,目前田徑健身課已經退出了相當一部分高校的體育課堂,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如何讓其重新回到高校體育教學中,筆者認為應從提高田徑教學的趣味性、降低高校田徑課技術要求和考試難度、改進高校田徑課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
3.2.1 淡化高校田徑教學的競技性、提高趣味性
在高校田徑教學中,避免一味追求田徑項目的競技性、技術性??梢詫⒂螒蚝图w娛樂項目較多的引進到田徑課堂,增加田徑教學的趣味性。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新穎多變的教學手段,吸引更多的大學生走進高校的田徑課堂。
3.2.2 降低高校田徑課教學的技術要求
田徑運動對大學生專項運動技能的掌握和身心素質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是其它專項運動無法替代的。在高校的田徑教學中,應該突破田徑內容多為跑、跳、投、跨、走等競技項目的局限,拓展和開發(fā)田徑的娛樂、健身項目,降低和簡化田徑的技術要求。
3.2.3 改進高校田徑課考核方法
由于大學生個體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考核的標準和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只有這樣才能使田徑課的考核更公平、更合理、更科學,從而消除學生對田徑教學的恐懼感,使田徑教學成為大學生愿意選擇的體育教學內容。
4.1 田徑健身運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各生理系統的機能,有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健身意識和健身習慣,形成終生體育的思想。
4.2 不斷改進田徑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降低考核難度,增加田徑運動的娛樂性、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加田徑健身項目,選擇田經健身課程。
4.3 深化田徑課程改革,把“終身體育”和“健康教育”思想引入到田徑教學中,更新教學內容,淡化競技,增設健身走、健身跑、健身投、健身跳等簡單易學、容易掌握的大眾體育項目。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愛上田徑健身運動、喜歡田徑健身項目。
[1]徐陽.山東省普通高校開設田徑選項課情況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9).
[2]王曉紅.田徑健身教學重歸普通高校課堂之我見[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9,(6).
[3]張文普,王丙振.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開發(fā)[J].體育學刊,2003,(9).
[4]張曉陸.普通高校體育課必須重視田徑教學[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12).
[5]孫德友,單濤.普通高校選課制對田徑教學的沖擊與應對 [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9).
[6]黃希斌.高校田徑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1,(8).
[7]孔明涯.高校田徑選修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9).
[8]王芳.對田徑健身價值開發(fā)的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2).
[9]王光修.從健身性和興趣性角度探究山東省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