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輝
(海門市三廠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 海門 226121)
中職英語課堂:整合與反思
薛 輝
(海門市三廠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 海門 226121)
中職英語;整合;反思
時下整合幾乎成了一種時尚,無論是公開課、評優(yōu)課,還是研討課、觀摩課,全是整合當?shù)?,清一色的“信息技術+學科內(nèi)容”。熱鬧和喧囂并沒有掩蓋住中職英語課堂整合的迷茫和彷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究竟該整合些什么?這一新的時代課題擺在每個英語教師的面前。
將學科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教師必須針對學科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能感受得到或?qū)嶋H體驗過的事實、現(xiàn)象、感知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瞄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捕捉學生的“獵點”,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
中職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弱,必須對統(tǒng)編教材進行大膽變革,大力開發(fā)校本教材。例如,筆者開發(fā)的校本教材的第二單元設置了“A different school”,設置的主要教學目標包括“find out difference betwee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talk about your new school life”、“write an introduction of your new school”;在上課時,筆者對學生說,“You have been in the new school for two weeks.Are you familiar with your new school?Can you list out some importantbuildings in your school?Are there any special classrooms or places in your new school?Can you tell the name and locations of these places?”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受英語。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知識出發(fā),與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形成雙向遷移,用學生已獲得的感性或理性認識,整合學科知識,引領學科教學。
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不知不覺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說、去體驗,達到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如上“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一課時,可把教室布置成一個服裝店,在教室的墻壁上掛上一些日常衣物用品的圖片,使學生置身于一種買賣服裝的氛圍中。通過問價、談價、購買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活動,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應用相關知識。這種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有效激發(fā)其表達欲望,調(diào)動其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生活”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表達、交際能力,幫更多學生增強了學好英語的自信。
那些和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僅憑已有知識又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或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產(chǎn)生的問題,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最能驅(qū)使學生有目的地積極思考、探索。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必須對學生已有知識有深刻的了解,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才能找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才能創(chuàng)設出最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
因此,教師只有充分挖掘生活教育資源,才能使中職英語課堂變成生活課堂。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一特定事物所持的積極態(tài)度,是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最寶貴的內(nèi)驅(qū)力。只有將中職英語教學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緊密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激活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實效。
2.1 巧設疑問、懸念,激發(fā)興趣
語言是通過生活來掌握的。對于中職生來說,利用身邊的事物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才容易產(chǎn)生認同感。
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音樂、幻燈片、錄音、錄像等電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爐,為學生提供特定的情景。如在學習The earth problem一課時,先用幻燈片給學生展示地球遭受各種污染的圖片,提問: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你能用簡單的英語(一個單詞或一句話)描述出來嗎?若你能,請積極地告訴我們!這樣,學生在接受視覺震撼之后,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回答并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如在Go shopping一課中,教師可以提問:“Ihave a problem today!”學生會產(chǎn)生好奇感,急切想知道教師有什么問題,對教師的提問提出各種猜測并積極動腦,“What’s the problem?”“Body,mood,another?”“No,Iwant to buy a dress,butwhere is the best?”學生會非常樂意地給教師提出建議,他們會告訴教師哪里的裙子漂亮、教師適合哪類裙子,從而輕松進入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
2.2 巧引諺語、名言,提高興趣
諺語和名言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因為名言能給人以啟發(fā)、指引和鼓勵。學生會非常主動地去記憶有意義、有道理的語言,甚至照著去做。這樣不但使學生有興趣去記憶,還激勵了他們的心志。例如馬克思的名言:Foreign language is a useful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愛因斯坦的名言:Succes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還有Practicemakes perfect;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等等。這些格言鼓勵學生要好好學英語,強調(diào)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堅持不懈,善始善終,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學生的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這些精練過的、有指導性的語言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學習英語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感受到了英語諺語的魅力。
平時,學生不想記單詞,因為好不容易記住的單詞很快就會忘掉。導致這種情況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學生無法有效地把英文單詞和漢語進行聯(lián)系,而充分利用諺語的語言特點就能進行大量的填詞訓練。在諺語中學習近義詞、反義詞、同義詞效果較好,例如Offence is the best defence(進攻是最好的防御或先下手為強).In nature there are unexpected storms,and in life unpredictable vicissitudes(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What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ains on the roundabouts(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3 巧借趣聞、趣事,增強興趣
趣味性強的話題可以誘發(fā)學生探討,使其集中注意力,特別是中職生喜愛的人、物或故事都可以引入課堂。如Animal中,首先引入關于我家小貓講衛(wèi)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的趣味性生活實例,再用幻燈片展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并描述其生活習性,讓學生對小動物充滿喜愛之情,并延伸到愛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的德育教育之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動物,加深對動物英語表述的學習。
2.4 巧用搶答、搶做,鞏固興趣
中職生爭強好勝,將“競爭機制”引入中職英語教學中,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極強的催化效果。對此,筆者嘗試了“課堂搶答、搶做積分制”,以學生自然分組為單位,以每組輪流回答或搶答的形式展開課堂提問或復習,為答對組記分并當堂公布每組得分結果。課堂搶答,人人積極思考,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的激情也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有利于鞏固知識。實驗教學在講求科學性、規(guī)范性、真實性的前提下,以每組搶做的形式展開,當堂公布每組成績。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興趣與課堂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使中職英語課堂變成生趣課堂。
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是什么?絕大多數(shù)人都理解為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專題學習網(wǎng)站、網(wǎng)絡探究成了教師最熱衷的教學方式。可是學生在一番精彩紛呈、眼花繚亂的視頻呈現(xiàn)或探究活動后,要么太注重過程而忽略結果,要么太注重形式而忽略實效,這已經(jīng)成了當前課程整合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是英語課程整合的重要支撐點。除了多媒體外,游戲也不失一種好方法,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會拒絕游戲。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游戲?qū)W生置于一種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掌握難點知識。中職生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也沒興趣,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來。游戲的組織形式應靈活多樣,游戲的組織形式有:(1)個體活動(individual activity)。(2)對子活動(pairwork)。(3)分排分組練習(row or team practice)。(4)6 人小組活動 (group work)。(5) 全班活動(class activity)。這些形式各有所長,其中對子活動和6人小組活動更有利于擴大參與面及交際空間,有效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同一種游戲也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情況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引入一定的競爭機制,以小組抗衡等方式來評價游戲結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進行信息交流,從而體驗語言的交際功能,增加成就感,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教授方位名詞 in、on、near、under、behind 等時,通過游戲,采用把物品(如橡皮)放在盒子的不同位置,讓學生仔細觀察、快速反應的形式,讓學生說單詞。復習時游戲模仿體育課,從矮到高移動位置,但是每次只能移動一次,邊移邊說:I’m short.You’re tall. 或 I’m tall.You’re short.直至找到合適的位置。其特點是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所學的詞匯進行交際運用,體現(xiàn)活動教學的真實性與實踐性原則,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又如在學習職業(yè)單詞時,筆者事先準備畫有簡筆畫的職業(yè)單詞卡片,讓全班按座位分成5個小組,游戲開始前全體向后轉(zhuǎn)。筆者發(fā)給每組第一個學生寫有一種職業(yè)的卡片,然后讓學生只能通過動作表演來告訴后一位學生。依次傳遞,每組的最后一位學生到黑板前寫下單詞,又快、又對的小組為勝。其特點是參加面廣,學生興趣濃厚。
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自然而多樣、獨到而新穎,使中職英語課堂變?yōu)樯烧n堂。
課程整合的形式是具體的,但課程整合不是拼湊、牽強附會,整合本身不是教學的目的和歸宿。只要有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無論采用哪種整合方式,都是可取和可行的。
乘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中職英語教師應自覺追求課程整合的實效,使整合水到渠成。
G420
A
1671-1246(2012)01-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