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粟 斌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教育學】
《幼學瓊林》對寫作教學的啟示
劉春梅,粟 斌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幼學瓊林》的編寫體例及其內(nèi)容十分注意兒童的常識積累和詞語積累,具有類書的功能。這些特點既能使學習者學到百科知識,又能積累大量的詞語和典故,對語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及寫作教學教材的編寫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其編排體例又對學習者的類型化思維起到訓練的作用,為現(xiàn)代語文寫作教學提供了許多可借鑒之處。
幼學瓊林;寫作;教學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學校,甚至是社會各方面所關(guān)心的一個問題。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提出并要求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樣獲得完美的原料”;二是“怎樣把原料寫作成文字”。他多次強調(diào),寫作的源頭來源于充實的生活,“生活充實的涵義,應(yīng)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fā)現(xiàn)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情性豐厚,興趣饒富,內(nèi)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359但是一個人生活的直接體驗總是有限的,要想文章寫得有血有肉,必然離不開豐富的閱讀和知識的積累。學生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就需要一本編排有方的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類編。傳統(tǒng)蒙學教材在訓練寫作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這類教材為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蘊含了許多經(jīng)典的寫作素材,其編排體例訓練了學生寫作的類型化思維。其中,《幼學瓊林》就是這類蒙學教材的經(jīng)典之一。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古事尋源》,一般認為是明代程登吉(字允升)編撰的,后又由清代嘉慶年間的鄒圣脈增補,改名為《幼學故事瓊林》,簡稱《幼學瓊林》。相傳“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部影響頗大的韻語教材的內(nèi)容類別如下:
卷一:天文、地輿、歲時、朝廷、文臣、武職;卷二:祖孫父子、兄弟、夫婦、叔侄、師生、朋友賓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壽誕、身體、衣服;卷三:人事、飲食、宮室、器用、珍寶、貧富、疾病死傷;卷四:文事、科第、制作、技藝、訟獄、釋道鬼神、鳥獸、花木。
歷史證明,《幼學瓊林》對語文學習尤其是寫作在客觀上起到極大的作用?!敖裉旆瓩z這樣一部兒童讀物,即便是成年人,即便是大學文化水準抑或是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學生,都會感到許多新鮮的信息撲面而來,大有裨益,不論是文學的,還是思想的?!保?]《幼學瓊林》對于語文積累具有積極的意義,如在常識方面,有天文、地輿、歲時等,學生可以分門別類地學習這些方面的常識,同時也積累了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在寫作中避免詞語貧瘠的現(xiàn)象。如:
北京原屬幽燕,金臺是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yè),金陵又是別名。浙江是武林之區(qū),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地,又曰吳皋。福建省屬閩中,湖廣地名三楚。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陜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四川為西蜀,云南為古滇。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為黔地。(《幼學瓊林·地輿》)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對地理疆界有明確的劃分,對其稱謂也有詳細的認識,以對偶的形式成文,讀起來瑯瑯上口,易于記誦,可使學習者很快地掌握其中的內(nèi)容,增加常識,在寫作中靈活換詞,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從而增加文學色彩。又如: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幼學瓊林·天文》)
雕蟲小技,自謙文學之卑;倚馬可待,羨人作文之速。稱人近來進德,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羨人學業(yè)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幼學瓊林·文事》)
事先敗而后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幼學瓊林·地輿》)
狐假虎威,謂借勢而為惡;養(yǎng)虎貽患,謂留禍之在身。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勝負未分,不知鹿死誰手;基業(yè)易主,正如燕入他家。(《幼學瓊林·鳥獸》)
上述成語至今仍被人們廣泛使用,而《幼學瓊林》用韻語解釋成語,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簡潔凝練,通俗易懂,使學習者清楚地掌握成語的意義,在寫作中不至于因為不了解成語的正確意義而用詞不當。
《幼學瓊林》中有大量的故事性材料,熟讀并掌握這些材料,可以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增添文章的文學色彩。首先,《幼學瓊林》中的典故,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易記易學。如:
范仲淹胸中具數(shù)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幼學瓊林·武職》)
苻堅自夸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便當脫穎。(《幼學瓊林·武職》)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此魏征之對太宗;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此子產(chǎn)之諷子孔。(《幼學瓊林·人事》)
這些短小凝練的歷史故事易于學習和掌握,在各種文體的寫作中尤其是議論文寫作中,恰當?shù)厥褂玫涔?,不僅能使文章詞匯豐富、內(nèi)容充實,而且使文章具有故事性和文學性,能增添文章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其次,前文已經(jīng)提到《幼學瓊林》中匯集了大量的成語故事,但這些成語并不是按照一般詞典的順序排列,而是按照詞語的類似性與相關(guān)性排列。它把同類的或意義相反的成語排列成對偶的一句話,這正好符合了心理學的原理,學生在學習這些句子的時候能夠通過對比,自然領(lǐng)會句中所包含的成語的意思,并容易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如:
管中窺豹,所見無多;坐井觀天,知識不廣。(《幼學瓊林·鳥獸》)
文章全美,曰文不加點;文章奇異,曰機杼一家。(《幼學瓊林·文事》)
滄海桑田,謂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幼學瓊林·地輿》)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幼學瓊林·人事》)
為善者流芳百世;為惡者遺臭萬年。(《幼學瓊林·人事》)
如上所列,在對句中學習成語,如果成語的意思有細微的差別,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兩者的相同點和差異性;如果成語的意思正好相反,也可以同類比照來學習。成語是漢語言的一大特色,成語最大的用處在于它的語用價值,也就是說,學習成語的價值在于能夠使用,而不僅僅是背熟它的意思。學習者可以通過這種學習方式來積累成語,并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使文章內(nèi)容充滿故事性和文學性,為文章潤色。
《幼學瓊林》的內(nèi)容幾乎是用韻語編成,其編排十分重視詞語的類似性和相關(guān)性,如“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這樣一解釋,很容易就讓人明白了“稱王”和“稱霸”的不同點和共同點。又如“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大笑曰絕倒,眾笑曰哄堂”,將不同類型的“笑”清楚地表達出來。這種編撰體例十分符合心理學的經(jīng)驗,使學習者在大腦中建立起詞匯的儲存系統(tǒng),快速地掌握新的詞語,在寫作前對寫作對象進行正確的分類,明確自己的寫作對象,寫作時正確使用有細微差別的詞語,恰當?shù)剡\用于文章中。
《幼學瓊林》中有很多系統(tǒng)性的材料,成雙成對,分類明確。例如,我們在進行議論文寫作教學時,需要明確論點,找準分論點,并提供充足的論據(jù),如要寫作《論朋友》,可以看這兩句:
肝膽相照,斯為心腹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幼學瓊林·朋友賓主》)
前兩句可以確定為分論點,將朋友分為兩種,即“心腹之友”和“口頭之交”,進行對比論證;后兩句可以作為論據(jù),使得議論富于文采和人文歷史的積累。[3]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這種類型思維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對象,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寫作中恰當?shù)厥褂迷~語,達到用語準確的目的。
當代出版的中小學作文教學教材種類繁多,但都沒有從作文教學的根本來入手解決問題,都只能供教學者和學習者短期訓練使用,內(nèi)容編排不具備系統(tǒng)性和積累性。我們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的類型化思維進行訓練,因此就必須具備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tǒng)的教材,而《幼學瓊林》就為我們開發(fā)作文教材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要說好、寫好,首先要有需要說、需要寫的思想、內(nèi)容、觀點、感情。這些思想、內(nèi)容、觀點、感情,不只是來自生活實踐,還來自書本知識和他人的間接經(jīng)驗。要提高說、寫能力,既有賴于自身閱歷、見聞的豐富,不斷積累感性認識,又要借助于聽、讀來開拓視野,不斷增長知識,獲取精神營養(yǎng)?!保?]149《幼學瓊林》中如此豐富的詞語和知識,既能使學習者學到百科知識,又能使學習者掌握大量的詞語和典故,對語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及寫作教學教材的編寫具有重要的影響,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借鑒之處。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認識到,其中也不乏宣傳封建倫理道德和迷信的內(nèi)容,在學習和使用中應(yīng)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 成益方.從《十三經(jīng)》、《幼學瓊林》等的識字功能看我國當前小學識字教學[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1).
[3] 鄭力喬.《幼學瓊林》對現(xiàn)代語文知識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啟示[J].時代文學,2009(1).
[4] 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72-2035(2012)04-0155-02
G420
A
2012-05-10
劉春梅(1988-),女,四川內(nèi)江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研究生。
粟 斌(1971-),女,四川南充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馮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