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樵
復合型潰瘍是指同時發(fā)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1約占潰瘍病的7%,臨床主要癥狀是腹痛,容易出現(xiàn)出血及幽門梗阻,其病程纏綿,病史較長,是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疾病。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辦法,對我院近年來門診及住院收治的復合型潰瘍病例80例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組病例均為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門診及住院病例,共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49.3歲,研究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51.4歲,2組病例年齡、性別等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病史為半年~12年,所有病例均選取無活動性出血表現(xiàn)病例(或出血已控制,大便潛血陰性),均在胃鏡下確診為復合型潰瘍(活動期),排除消化道腫瘤、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單純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息肉、憩室等疾病,無服用非甾體藥物、抗凝血藥物、皮質(zhì)醇激素等病史。在對照組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者為32/40例,治療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者為36/40,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方法 通過對比2組病例臨床癥狀改善,潰瘍愈合時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清楚率等方面行回顧性研究分析,統(tǒng)計學方法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P檢測采用C14-尿素呼吸試驗。
對照組采用雷貝拉唑20 mg qd鋁碳酸鎂咀嚼片1.0 tid HP陽性者加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克拉霉素0.5 bid奧硝唑分散片0.25 bid×1~2周,治療組加用中藥一貫煎合烏貝散:北沙參15 g,麥冬10,生地黃 30,當歸 10,枸杞 10 g,川楝3 g,上方水煎服,每次150 ml,3次/d,服用時加用烏貝散3 g,3次/d(加入中藥中沖服)。所有病例以4周為一療程,療程結(jié)束后復查幽門螺旋桿菌及胃鏡。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腹痛消失,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胃鏡復查潰瘍達疤痕期標準:潰瘍面可見再生上皮覆蓋,周邊黏膜無充血、水腫,見黏膜皺襞明顯集中表現(xiàn),形成紅色或白色瘢痕。有效:臨床癥狀改善,腹痛好轉(zhuǎn),幽門螺旋桿菌陰性,胃鏡復查潰瘍達愈合期標準:潰瘍面明顯縮小,白苔變薄,周邊黏膜輕度充血、腫脹,邊緣部分見紅色再生上皮,開始出現(xiàn)黏膜皺襞集中表現(xiàn)。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幽門螺旋桿菌難以根除,胃鏡下潰瘍無明顯改善。
對照組顯效:8/40例,有效:20/40例,無效:12/40例,治療組:10/40例,有效26/40例,無效4/40例。治療組總有效率90%,對照組總有效率70%(P<0.05)。同時對照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清除率為28/32例(75%),治療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清除率33/36例(92%),高于對照組(P<0.05)。
復合型潰瘍多見于男性,臨床上常先有十二指腸潰瘍,后有胃潰瘍,可能為十二指腸潰瘍引起幽門狹窄,導致胃擴張及胃竇部刺激,造成促胃液素的釋放,胃酸分泌過多,繼發(fā)胃潰瘍形成,其發(fā)病機制可能和HP感染引起的炎癥及胃酸分泌異常有關(guān)。HP感染引起潰瘍的機制可能有:4H p會產(chǎn)生大量的細胞空泡毒素、尿素酶、黏液酶等物質(zhì),在胃中生成氨,從而改變胃部的生理條件 ,造成胃泌素分泌增加,生長抑素分泌減少,導致胃酸分泌增多,同時可以直接破壞上皮細胞釋放炎性遞質(zhì),形成氧自由基,和胃腸黏膜黃嘌呤酶結(jié)合,通過缺血-再灌注損傷,引發(fā)胃黏膜局部炎性反應,破壞正常的胃黏膜屏障,從而誘發(fā)胃十二指腸潰瘍。
在本組研究的基礎治療中,采用雷貝拉唑、鋁碳酸鎂咀嚼片,合并克林霉素片+奧硝唑片,起到根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腸黏膜的作用,其中,雷貝拉唑為三代PPI制劑[2],可附著在胃壁細胞表面通過抑制H+/K+-ATP酶來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時間更快,與克林霉素片+奧硝唑片三聯(lián)抗HP治療,有效清除HP感染。鋁碳酸鎂咀嚼片具有獨特層狀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可在酸性環(huán)境下結(jié)合胃內(nèi)膽汁酸,有效保護胃腸黏膜。
祖國醫(yī)學認為,復合型潰瘍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屬于“胃瘍”、“胃痛”范疇,其病位在胃,與肝脾關(guān)系密切,《丹溪心法》曰:“胃痛者,久郁而生熱,或素有熱,虛熱相搏,結(jié)郁于胃脘而痛[3]?;蚴撤e痰飲,或氣與食相郁不散,停結(jié)胃口而痛”,筆者認為,本病病史較長,日久則致肝郁氣滯,郁而化熱,致肝陰虧損,肝失疏泄,故肝脾失和,久致胃失濡養(yǎng),氣滯陰虛,不通則痛,治宜滋陰疏肝,和胃止痛。一貫煎方中重用生地滋陰養(yǎng)血以補肝腎為君;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配合君藥滋陰養(yǎng)血生津以柔肝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氣為佐、使。共奏滋陰疏肝之功。合用烏貝散制酸止痛,收斂和胃,其中烏賊骨(海螵蛸),其化學成分主要含碳酸鈣、膠質(zhì)等,為吸著性抗酸藥。鈣鹽有促進潰瘍面炎癥吸收,膠質(zhì)與有機質(zhì)和胃液作用后,可形成一層保護膜覆蓋在潰瘍面上,從而達到止痛、收斂和愈合潰瘍面的效果。浙貝母味苦性涼,歸肺胃經(jīng) ,具有清熱散結(jié),軟堅化痰之功效。
綜上分析,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復合型潰瘍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中藥具有更好改善癥狀,提高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促進潰瘍愈合,縮短病程,減輕患者負擔的諸多優(yōu)點,值得基層醫(yī)院推廣。
[1] 李益農(nóng),陸星華.消化內(nèi)鏡學,2004,2:357-359.
[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2007,16:469-479.
[3] 黃東文,方藥中,鄧鐵濤,等.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學,121-124.
[4] 幽門螺旋桿菌所致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近況.臨床合理用藥,2012,5(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