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存異”難以“求同”——胡風“五四”觀異于主流的歧見及其對胡風命運的影響

        2012-08-15 00:43:00
        關鍵詞:反封建反帝胡風

        謝 剛

        (福建師范大學 文學院,福建 福州350007)

        胡風最初走上文學之路時,與同時代許多年輕人一樣,受到“五四”風潮極深的濡染。在自敘傳《理想主義者時代的印記》一文中,胡風袒露心跡,承認“五四”新文學對自己影響甚深。特別是《湖畔詩集》和王統(tǒng)照小說集《一葉》,時過境遷,仍使胡風感念不已:“前者教給了我被五四運動喚醒了‘自我’的年輕人的感覺,救出了我被周圍的生活圍困住了的心情;后者所吐出的幻滅后的嘆息,恰恰提醒了我在生活里追求著什么的意識,使我很久地感到無名的悵惘?!雹龠@兩種著作之外,胡風衷心摯愛的是魯迅的《吶喊》。如果說前兩者浪漫唯美的審美風格促發(fā)了胡風詩人的氣質,以及日后對美、感性以及人道、人本主義思想的執(zhí)守,后者則更進一步地鍛造了胡風作為啟蒙主義文藝人士的文化品性。

        胡風從“五四”新文藝中獲取的文學趣味,形成的文藝思想、精神品格,又反過來成為后來胡風重述、認識、想象和評價“五四”的基點。從20世紀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的二十余年間,在其文藝隨筆、文藝評論、理論著述、演講稿、談話錄、編輯手記,甚至50年代中期以后身陷囹圄所寫的思想檢討、舊體詩詞中,“五四”始終是胡風反復談及的重要話題。另一方面,在胡風畢生與之糾葛不休的左翼主流思想視閾,“五四”因其在中國現代政治歷史和思想文化中至關重要的地位,也是其不斷解說的對象和話語整合的重要資源。如此一來,如何看待“五四”,已然成為胡風與左翼主流分歧及沖突的一個焦點,同時也是后人探識胡風思想及命運難以回避的重要角度。

        一、“五四”總主題認定的趨同

        “五四”以后,關于“五四”運動的緣起、性質和主題,各種身份、立場的知識分子乃至政治家各持己見,莫衷一是。根據周策縱的總結,這些觀點大體分為三類:其一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觀點,認為“五四”是“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一場宗教改革運動,或者是一場啟蒙運動”。其二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和傳統(tǒng)主義者”,即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的觀點,主要認為“五四”運動毀壞了民族傳統(tǒng)。其三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共產黨人的觀點,認為“五四”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運動”。[1]476-486周策縱的概括較為全面準確,不過在第三點中應補充說明,即毛澤東《“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論》等文中對“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認定,并非毛澤東首創(chuàng),而是其對李大釗和瞿秋白觀點的繼承。李大釗在1924年5月1日的《這一周》一文中首次把“五四”運動認定為反帝運動:“五四紀念日。這是中國全國學生膺懲中國賣國賊的紀念日,是中國全國學生對于帝國主義行總攻擊的紀念日,亦即被壓迫的民眾向壓迫的國家抗爭自由的紀念日?!保?]這一看法得到了瞿秋白的響應。他在1925年的《“五四”紀念與民族革命運動》中強調:“五四運動,一方面反對賣國親日的官僚和軍閥——安福系曹、章、陸等,以革命的群眾的直接行動襲擊這些反動派;別方面很明顯的提出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等要求。于是便把辛亥以來反動派與革命派爭相‘保障外人的生命財產尊重條約權利’,而求帝國主義者之援助的局面更變了,換句話說,便是把義和團失敗之后之‘尊洋主義’的天經地義打破了。這是五四在中國民族運動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點?!保?]1932年的文章中,瞿秋白又補充了“五四”“反封建”一條:“‘五四’的遺產是什么?是對于封建殘余的極端的痛恨,是對于帝國主義的反抗,是主張科學和民權?!保?]至此,關于“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主題在瞿秋白的闡發(fā)中已經成形。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只是把這一說法進行加工,使之更加鮮明和完整。

        事實上,“五四”運動的親歷者,包括大學教員、學生領袖、普通學生、市民、工人等,在當時并未有“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認識。在后來的追述中,胡適、羅家倫、張?zhí)?、張國燾、許德珩、王統(tǒng)照、鄧穎超等人,幾乎一致認為,“五四”運動彼時僅是一場排日的愛國運動,并非反對各帝國主義列強。此外,由于諸多學者如胡適、周谷城、瞿同祖、錢穆、梁漱溟等認為“封建社會”僅僅是商、周時期,秦以后各王朝并不屬于封建制度,因此,“五四”運動“反封建”一說亦多有爭議。[5]這些從側面證明,“五四”反帝反封建的說法,乃是源于中共領導人從特定政治視野所作的追認、重釋和升華。

        胡風是認同“五四反帝反封建”一說的??疾旌L的著述可以發(fā)現,胡風首次使用“反帝反封建”一詞,并將其與“五四”聯結,是在1935年7月所作的《怎樣前進一步》一文中。胡風借討論“白話”與“大眾語文建設”的關系,指出“白話”曾起到過反帝反封建的作用?!鞍自挕憋@然隱示著“五四”新文化運動。不久后,在《五四時代的一面影》一文中,胡風明確提出“五四運動是從反帝國主義運動開始的”,同時認為,“這個反帝的要求一定要發(fā)展成反封建運動”①。從時間上看,胡風的觀點不可能受到毛澤東的影響,而可能是從李大釗、瞿秋白的論述中獲得啟發(fā)。無論為何,胡風關于“五四”運動主題的認定,算是從此確定下來,后來再沒有任何改變。由此可見,胡風關于“五四”運動總主題的看法,與中共的權威認識完全一致。這使得胡風日后在內心深信不疑:自身所恪守的“五四”觀,與中央的正統(tǒng)理解沒有本質不同。建國后當林默涵敦促胡風從“五四”觀上作檢討時,胡風的檢討始終不得要領而難以過關,即導源于此。甚至于胡風一再拒絕思想改造,積極上書中央,批評文藝界領導人,渾然不覺地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訓對象,其實都可以從胡風對“五四”總主題的自信認定中,窺見其心理根源。

        二、對“五四”領導者的認識偏差

        誰是“五四”運動領導者的問題,事關這場運動的性質和歷史意義。因此,關于領導者的問題,與總主題一樣,也是各政治派別爭論的焦點。周策縱的分析曾指出各型意識形態(tài)對“五四”領導者問題的滲透和占據,同時表明后來被中共所確定下來的表述,確實脫不開建構的性質。[1]497-498早在瞿秋白那里,“五四”運動是被定位在資產階級革命范疇內的,運動的領導權自然歸屬于資產階級:“這一運動的資產階級性質,和五四前后資產階級,確有一期的大發(fā)展的事實,便已經完全證明了?!保?]247但是瞿秋白同時指出,這場運動也受了俄國十月革命的巨大影響,并在其中“生長出中國無產階級的政治思想——共產主義”[6]248。更為重要的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思想傳播造就了相應的社會群眾基礎,即資產階級的發(fā)展使得無產階級群體不斷壯大。顯然,瞿秋白為中共關于“五四”領導權的權威說法奠定了基礎。到了歷史學家華崗那里,終于明確下來:“李大釗和毛澤東是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魯迅和陳獨秀是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而胡適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在這場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革命運動中,共產主義知識分子是主要的領導力量?!保?]

        起初,胡風關于“五四”領導者的看法與瞿秋白頗為相似。胡風認為“五四”運動的領導者是“市民階級”,也就是資產階級。“以市民為盟主的中國人民大眾的五四文學革命運動,正是市民社會突起了以后的、累積了幾百年的、世界進步文藝傳統(tǒng)的一個新拓的支流?!雹俚呛L后來在“三十萬言”中作了檢討:“‘以市民為盟主’的錯誤提法,……違背了毛主席的分析,甚至和我自己對于五四運動的革命內容的理解也自相矛盾了?!保?]到了晚年,胡風仍然認為:“這個提法犯了邏輯上的大錯。市民是指資產階級。五四是資產階級民權主義性的革命,但領導這個革命的是無產階級(盟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當時,執(zhí)行思想領導任務的《新青年》,在1919年某期上發(fā)表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使中國革命的領導思想更明確了。同一期上發(fā)表了魯迅的《藥》,痛烈揭示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同期發(fā)表了他的雜文《圣武》,歡呼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稱之為‘新世紀的曙光’。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有‘有主義的人民’。號召中國人民向這個曙光‘抬起頭來’?!雹?/p>

        表面看來,這種修正趨同于中共對“五四”的認定,實則并非如此。與華崗上述正統(tǒng)的“五四”觀相比,修正后的胡風觀點仍有一個偏差。這個偏差主要在于如何看待“五四”時期魯迅的政治身份。

        如上所述,華崗認為“五四”時期的魯迅屬于“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而在胡風看來,“五四”的魯迅已然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的馬克思主義者,因而理所當然地居于“五四”運動的領導者行列。眾所周知,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給予了魯迅以無與倫比的高度評價,胡風把魯迅納入“五四”領導者之列按理說不應得咎。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依照左翼主流的理解,魯迅在“五四”時期政治上只能算是一個信仰進化論的革命民主主義者,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戰(zhàn)士,與共產主義者尚有距離。瞿秋白在《〈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中已經定下了關于魯迅思想發(fā)展道路的權威看法。在瞿看來,“魯迅在‘五四’前的思想,進化論和個性主義還是他的基本?!保?]536變化是在“五卅”前后,“正是這期間魯迅的思想反映著一般被蹂躪被侮辱被欺騙的人們的彷徨和憤激,他才從進化論最終的走到了階級論,從進取的爭求解放的個性主義進到了戰(zhàn)斗的改造世界的集體主義?!保?]540“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戰(zhàn)士?!保?]546瞿秋白的魯迅轉變論為日后茅盾、郭沫若、馮雪峰、胡繩、艾思奇、陳涌等人所沿用和演繹,成為不容辯駁的主導結論。左翼方面認為,魯迅精神道路的兩個階段是“五四”以后兩個歷史時期劃分的必然反映。1927年以前,共產黨人的革命還伴生在國共合作的聯合陣營中,沒有成為完全獨立的政治力量,與此對應的文壇則處于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文學革命潮流中。1927年以后,國共決裂,左翼政治勢力開始新的革命歷程,文學革命隨即開始向革命文學轉變,后者順勢成為文壇主流。魯迅的思想發(fā)展必然與上述情勢同步相隨。顯然,只有把文壇領袖的魯迅納入“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時代洪流中,才能突出左翼政治的威力和左翼文藝的魅力。更內在的,只有把魯迅的思想演變描述為從低級向高級遞進的發(fā)展態(tài)勢,才能彰顯革命現代性的雄辯邏輯和不二法則。從本質上說,歷史分期是左翼賦予某一歷史時段以特定歷史意義的必然手段,能夠突出左翼作為歷史主宰力量的基本命題。在左翼的歷史觀中,現代歷史正是因為共產黨人以及共產主義思想的介入,才開始有了明確的方向、目的和意義。日本學者柄谷行人清晰地道出了劃分歷史階段的潛在意圖:“分期對于歷史不可或缺。標出一個時期,意味著提供一個開始和一個結尾,并以此來認識事件的意義。從宏觀的角度,可以說歷史的規(guī)則就是通過對分期的論爭而得出的結果,因為分期本身改變了事件的性質?!保?]分期即表征著一種對歷史事實的占據,意味著新的歷史法則的誕生、一套理解歷史的方案的重構,同時也意味著對歷史無規(guī)律和無方向的否定,并對其他歷史發(fā)展邏輯進行壓抑和排斥。在歷史分期這一點上,胡風固執(zhí)己見,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這種分期背后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訴求。胡風認為,魯迅經過漫長而深入的親身實踐,從具體的生活經驗、精神探索及心理體驗中,在“五四”以前即已完成了個人主義(包括浪漫主義、尼采學說)向共產主義的覺醒和蛻變?!棒斞皋D變論”不僅無視魯迅早期的思想實際,更在促成“認識可以脫離具體實踐”的錯誤論斷。由此可見,對魯迅的精神世界作出自己獨特的描述和判斷,只是胡風意圖的第一個層面,胡風的根本目的還在于借此強調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個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抵達真理,所謂實踐出真知。對于文藝工作者而言,只有實踐才能使人在體驗中產生認識,從而確保作品的思想意蘊能夠藉由美學方式實現有效傳達。否則,作品的思想主題便無法深入人心,甚至思想主題本身也可能是“泥于名而遠于實”。胡風終身拒斥的,在認識論上,就是脫離實踐、僅憑理論習得和邏輯推理的求知過程;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就是“主觀公式主義”和“客觀主義”的錯誤創(chuàng)作傾向。這兩者錯就錯在作家放棄了“主觀戰(zhàn)斗精神”,沒有與社會現實和創(chuàng)作對象進行“相生相克”的主客觀化合。缺少這一程序,作家深切的情感體驗無法啟動,而沒有在體驗中熔煉出思想認識,作品的思想內涵必然流于概念化,作家的主體姿態(tài)和人格必將隨之虛偽化——這無疑是對“五四”精神正脈的偏離。

        在政治上,胡風青年時代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始終堅信自己屬于左翼革命陣營中的一員。面對內憂外患的現代中國,胡風與共產黨人一樣,把馬克思主義視為扶危濟困的革命真理。在文藝上,胡風則完全服膺于魯迅,視魯迅為作家和知識分子的楷模和導師。在胡風心目中,政治與文藝,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在現代中國,這兩者盡管訴諸不同路徑,但根本目的卻沒有不同,都是為了開啟民智、教化人心、移風易俗以致救亡圖存。因此,馬克思主義和魯迅思想,是屬于二元一體的同質關系。胡風認為,青年魯迅在上下求索的啟蒙實踐中,必然與同為救國真理的馬克思主義相逢。也只有如魯迅這般,經過深切摸索之后接受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活的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將之用以救國救民。而左翼認為魯迅的轉變是在與左翼發(fā)生爭論之后,通過閱讀蘊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著作才發(fā)生的,這在胡風看來,無疑把對馬克思主義接受、消化和吸收簡單化了,也否定了魯迅前期實踐和探索的重大意義。僅從書本上學習馬克思主義,往往會陷入公式主義、本本主義的陷阱,致使革命者囿于教條,誤入歧途。在文藝上,胡風同樣認為馬克思主義文藝道路與魯迅的文藝方向是殊途同歸的。可見,胡風把魯迅與李大釗等馬克思主義者并舉,同歸為“五四”領導者行列,正是根源于胡風“魯迅精神=馬克思主義”的理解。然而,這種理解客觀上卻構成了胡風對主流定見的違抗和挑戰(zhàn)。

        三、對“五四”歷史意義闡發(fā)的歧見

        胡風對“五四”的考察,首先從政治意義上給予了認定,將其視為由中國新興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有工農大眾加盟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運動。然而,政治上的認同不過是胡風“五四”觀的起點抑或背景。由于對文藝身份的自覺認同,胡風更多地把“五四”納入文化/文學的層面來追認其歷史意義。胡風當然重視“五四”政治意義的解讀,但胡風更愿意從文藝的角度來加以落實。“五四”的政治意義與“五四”文化/文學史的意義往往被胡風捆綁在一起。胡風甚至認為“五四”的政治意義必須從“五四”的文化/文學史意義中才能彰顯。而在左翼政治視野中,“五四”歷史意義的顯現程序恰恰與胡風相反。“五四”文化/文學史意義必須在政治意義的彰明中方能得到清晰呈現,后者實乃前者的參照系和度量值。如果沒有后者作為定位指南,前者便會偏離正確方向,無法確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正如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所說:“文化革命是在觀念形態(tài)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并為它們服務的?!被谶@一理論前提,毛澤東進一步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國的新文化,卻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化,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前,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中國的文化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他們還有領導作用。在‘五四’以后,這個階級的文化思想卻比較它的政治上的東西還要落后,就絕無領導作用,至多在革命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一個盟員,至于盟長資格,就不得不落在無產階級文化思想的肩上?!保?0]

        “五四”文化革命的性質、領導權歸屬完全取決于它的政治屬性,這就決定了其所產生的歷史意義只能在政治范疇中,同時也決定了“五四”文化革命的歷史意義只能是“五四”政治意義的附屬和注腳。而在胡風看來,盡管文學/文化的意義不能完全脫開政治意義存在,但后者是依附或者寄生在前者身上的。如果“五四”新文藝傳統(tǒng)沒有得到恪守和捍衛(wèi),那么“五四”的政治意義將難以延續(xù),甚至不復存在。

        在具體檢視“五四”時,胡風往往偏開政治維度,而單單專注于“五四”文化/文學史意義。這從胡風對“五四”的命名即可見一斑。胡風說:“五四運動,一般地被稱做中國的啟蒙運動或‘文藝復興’?!雹俸L在此強調從社會思想和文藝思潮的角度理解“五四”運動。這一理解則使得胡風在把握“五四”的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主題時,更側重于強調“反封建”的一維。胡風并不否認“五四”文藝“反帝”的一面,只是認為“反帝”應該凝結在“反封建”之中,或者說,“反封建”是“反帝”的前提。如胡風所言:“借用‘人的發(fā)現’這一個舊的說法來形容五四的歷史意義,雖然浮泛是有些浮泛,但我想并不大錯的?!雹俸L認為“五四”時期寫實與抒情兩大文學流派與傳統(tǒng)文學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們都是啟蒙的文學,在現代意義上發(fā)現了“人”的個體價值,并參與了“人”的現代塑造。這與文化上在反對舊禮教、舊道德、舊文化中對人的發(fā)現是相互呼應的。顯然胡風承傳了魯迅的“立人”學說,主張“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是舉”,在此基礎上建立“人國”——民族國家的崛起和發(fā)展取決于人的啟蒙、自強和抗爭。胡風曾重提魯迅那句在抗日背景下顯得刺耳的名言:“中國倘不徹底地改革,運命總還是日本長久?!雹贌o疑旨在說明,實現民族獨立若不預先清除封建意識,便不能取得成功,這也意味著反封建、“立人”才是“五四”精神和“五四”傳統(tǒng)的根基。胡風說“五四”“反帝的要求一定要發(fā)展成反封建運動,在人生觀社會觀藝術觀等意識形態(tài)的領域上掀起一個大的革命”①?!胺吹邸痹谶@里僅是思想文化革命的引子、先聲或觸發(fā)機制,更加凸顯了社會變革的內部需求。民族解放有賴于社會進步和個人覺醒,民族主義必須以爭取個體價值為前提才能健康發(fā)展。

        因此,“五四”更根本的傳統(tǒng)在于反封建。而反封建的要求,盡管體現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等制度層面,但更主要體現為文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內在訴求。易言之,制度范疇的反封建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觀念體系的反封建。在胡風看來,“亞細亞”的封建殘余根深蒂固地糾結滲透在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從社會意識中滌蕩落后陳腐的封建觀念,作為社會存在的制度方面的革故鼎新只能是一句空話。文化意識形態(tài)中的破舊立新和全面革命,其任務最為艱巨,作用最為根本,意義也最為重大。不論社會矛盾如何更迭,時代形勢如何劇變,反封建的社會文化使命,決不能有一絲動搖。反封建與文化/文藝立場,經歷“五四”這一階段后,已經凝定為一個不可拆解的統(tǒng)一整體。反封建即是堅持文化/文藝立場,反之亦然。胡風終其一生,與人發(fā)生的多次爭論,無不根源于對“五四”反封建傳統(tǒng)及文化/文藝本格立場的執(zhí)守,而這種執(zhí)守,又勢必演化成對權威政治以及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

        首先,在20世紀30年代初左翼文藝界內部關于白話與大眾語之間關系的討論中,胡風以間接論辯的方式參與談論并陳明了關于“反封建”的主要觀點。胡風強調,建設“大眾語”,不能盲目迎合“口語”,拋棄“白話”,原因在于,“知識分子所使用的比較合用的‘白話’,目前是搶奪文言地盤的最重要的武器?!薄胺磳Φ袅宋难跃褪菤У袅朔饨ň袼纳淼淖疃镜慕┦?,削弱了封建勢力的傳播力量,使反封建的工作容易開展,也就是反封建工作的部分勝利?!雹俸L意在提醒在“大眾語”建設過程中,不能放松對文言文的批判,不能無視封建思想的借機復活,從而偏離“五四”傳統(tǒng)。

        其次,在兩個口號的論爭中,胡風依循魯迅的立場和觀點,提出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這一口號。這一口號與周揚等人提出的“國防文學”的口號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特別強調了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情勢下,文學既要服務社會政治目的,調動各階層的抗日愛國熱情,也應該在此過程中堅持反封建的啟蒙立場。胡風說:“封建意識和復古運動都能在大眾里面保存甚至助長‘亞細亞的麻木’;對于勞苦大眾的生活欲求的阻礙,壓抑,都能減少甚至消滅他們的熱情,力量;醉生夢死的特權生活,濫用的權力,在動員和團結人民大眾的活動里面都是毒害……這一切,是帝國主義的助手,是產生漢奸的社會地盤,是養(yǎng)成漢奸意識的實質條件,由這些所引起的一切社會糾紛應該包含在‘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的主題里面?!雹?/p>

        胡風在這里明確指出,封建主義必然成為帝國主義的幫兇。帝國主義是看得見的敵人,封建主義卻是更隱蔽的元兇。即使許多政治家都認為社會主要矛盾是民族之間的矛盾,胡風依然堅持主要矛盾存在于文化和思想意識的內部。因此,宣傳抗戰(zhàn)救國、反對分裂投降固然是當時文學的重要任務,但主要任務還應該集中于掃除封建殘余,促成民眾現代意識的覺醒,如此方能取得抗戰(zhàn)勝利。

        再次,40年代初關于文學民族形式的爭論是胡風保衛(wèi)“五四”反封建傳統(tǒng)的一次集中體現。胡風在《論民族形式問題》中,對國統(tǒng)區(qū)、解放區(qū)等多名論者都作了或多或少的批評,重點是向林冰。向認為,在文學大眾化的時代要求中,民族形式的再造,只能脫胎于民間形式,而不可能來自于“五四”前后大量涌現的西歐文學形式;只要舍棄舊有民間形式的封建的、不合時宜的內容,加入新的時代和政治內容,民間形式就會煥發(fā)新的生命力,成為嶄新的民族形式。然而,胡風以為,這勢必錯誤地認為“五四”新文藝不能成為民族形式,“五四”文藝新運動是一次全盤西化的、脫離大眾的失敗的文學革命。與向林冰略有不同,周揚、郭沫若、何其芳、羅蓀企圖論證“五四”新文學與舊形式之間的密切聯系。周認為“五四的否定傳統(tǒng)舊形式,正是肯定民間舊形式”[11],郭認為“中國新文藝……從民間形式取其通俗性,從士大夫形式取其藝術性,而益之以外來的因素”[12],何則認為“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學是舊文學的正當發(fā)展”[13]。胡風認為這些觀點模糊甚至抹殺了“五四”新文學徹底反對舊文學傳統(tǒng)的姿態(tài),殊不可取。胡風指出,文學的大眾化,通過簡單機械的“民間形式+時代政治內容”,必然導致雙重失敗:藝術上不可能產生具有審美感染力的文學,思想上則會導致“農民主義、民粹主義死尸的復活”。胡風并不反對“五四”新文學從民間文學和傳統(tǒng)文藝中汲取營養(yǎng),不反對在戰(zhàn)爭的背景下進行文學的大眾化。如何既實現大眾化,又避免上述的“雙重失敗”?即如何在新的歷史情勢下,承續(xù)“五四”新文學傳統(tǒng)?胡風認為作家必須牢牢地站在現實生活的本格立場,采用新文學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充分發(fā)揮主觀戰(zhàn)斗精神,理解、批判、消化和改造民間文藝和傳統(tǒng)文藝,寫出含有“五四”精神的大眾化的文藝作品。

        最后,在40年代末的《論現實主義的路》中,胡風借對主觀公式主義和客觀主義兩種創(chuàng)作傾向的批判,再次重申了“五四”新文學的反封建傳統(tǒng),并有所發(fā)展。胡風對當時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了自己的理解。胡風認為“不是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現在僅剩下了反帝,而是以反帝來規(guī)定并保證反封建”②。在文藝上,“統(tǒng)一戰(zhàn)線決不是用取消現實主義的革命傳統(tǒng)做交換條件,反而是為了在創(chuàng)作實踐里面擴大這個傳統(tǒng)的”②。顯然,胡風進一步明確了當年兩個口號論爭時的立場。胡風還認為抗日戰(zhàn)爭是一個契機,可以“抖去阻害民眾活力的死的渣滓,啟發(fā)蘊藏在民眾里面的偉大力量”②,因此,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來說,有義務通過作品把促動民眾進步的契機變?yōu)楝F實。為此,作家在創(chuàng)作上應該避免“主觀公式主義”和“客觀主義”兩種創(chuàng)作歧途。胡風指出,主觀公式主義在戰(zhàn)爭功利的極端訴求下,把文學創(chuàng)作降格為政治情緒的宣泄或政治宣傳的附庸;客觀主義則“沒有通過和人民共命運的主觀思想要求突入對象,進行搏斗,在作者自己的血肉的考驗里面把捉到因而創(chuàng)造出來綜合了豐富的歷史內容的形象”②。兩者均無法起到喚醒民眾投身抗日的效果。胡風認為,只有按照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發(fā)揮作家“主觀戰(zhàn)斗精神”來創(chuàng)作,才能使民眾讀者獲得靈魂升華,迸發(fā)出反帝的潛在戰(zhàn)力。那種漢奸行為和分裂活動,在胡風看來,完全是封建意識使然,是缺乏啟蒙主義教育的后果。胡風關于抗戰(zhàn)文學的這些申述,無疑是對“五四”文藝精神的傳承與拓進。

        綜上,在“五四”總主題的理解上,胡風并未“偏離正軌”,而在“五四”領導者的認定以及歷史意義的闡發(fā)上卻“誤入歧途”。這一差異使胡風在“五四”觀上無法與權威看法“求同”,胡風受到規(guī)訓與懲罰,可謂在所難免。

        注釋:

        ①見胡風《胡風全集:卷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 268、128、669、744、622、636、128、70、408 頁)。

        ②見胡風《胡風全集:卷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1 -612、475、476、479、500 -501 頁)。

        [1]周策縱.“五四”運動史[M].長沙:岳麓書社,1999.

        [2]李大釗.這一周[M]//李大釗.李大釗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02.

        [3]瞿秋白.五四紀念與民族革命運動[M]//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卷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157.

        [4]瞿秋白.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M]//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學編卷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23.

        [5]李新宇.五四“反帝反封建”辨析[J].齊魯學刊,2009(3):142.

        [6]瞿秋白.國民革命運動之階級分化[M]//瞿秋白.瞿秋白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華崗.五四運動史[M].上海:海燕書店,1951:160.

        [8]胡風.關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M]//胡風.胡風全集:卷六.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33.

        [9]柄谷行人.現代日本的話語空間[M]//張京媛.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416.

        [10]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M]//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59.

        [11]周揚.對于舊形式的利用在文學上的一個看法[M]//周揚.周揚文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303.

        [12]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兌[M]//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卷十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34.

        [13]何其芳.論文學上的民族形式[J].文藝戰(zhàn)線,1939(1):18.

        猜你喜歡
        反封建反帝胡風
        哈爾濱反帝同盟會機關刊物《現在旬刊》考證
        傳媒論壇(2022年3期)2022-02-17 22:23:31
        建國70周年頌
        《家》中的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
        愛恨交加的感性矛盾及“長宜子孫”的理性思考
        明世事 點時弊 系桑梓
        ——淺評雷鐵崖的《警告全蜀》
        重塑胡風的奇女子
        雜文選刊(2015年8期)2015-07-23 13:39:45
        “文革”中的亞非拉反帝漫畫
        中共根據地反纏足依據的演變(1928—1949)
        “女勇士”:反封建的斗士——女性主義視域下重讀湯亭亭的《女勇士》
        胡風致喬冠華函
        百年潮(2000年3期)2000-06-04 21:06:26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av网站不卡的a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少妇|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超级碰碰人妻中文字幕|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老外和中国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无码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 亚洲桃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AV无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三区四区太九| 黄片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 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国产福利美女小视频| av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欧美在线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中文av中文字幕艳妇|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pp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无码剧情| 国产av剧情久久精品久久|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a级黑人大硬长爽猛出猛进| 视频女同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肉色丝袜足j视频国产|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精品欧美在线| 蜜桃av福利精品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