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清江中學 劉露
初中生英語聽力素質訓練探究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中學 劉露
語言聽力是一項是相當復雜且積極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個活動過程的效果直接對聽力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產生影響。聽力理解大都要經歷感知、分析和應用這三個過程。本文就此探討了初中生英語聽力素質訓練的基本策略。
初中 英語聽力 訓練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聽力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然而大部分學校的聽力教學過于機械化:先解釋生詞,而后放錄音磁帶,繼而學生回答問題,最后教師給學生答案,這樣的聽力教學無法解決復雜的聽力任務。筆者以聽力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為依據(jù)談談初中生英語聽力素質訓練的基本策略。
聽力不佳的學生經常犯的錯誤是注意力瞬間停頓或思維轉換。聽力不佳的學生抱怨說,當他們在竭力地應對聽力材料的前一部分時,聽力材料后面的內容卻錯過了;當把注意力放在后面的部分時,前面的內容則毫無印象。特別是聽到不常見的詞匯時,他們的身心都會停頓下來去想那些詞匯,反復去琢磨那些難句和生詞,而把余下的聽力材料置之度外了。聽力好的學生的做法則不是這樣的,注意力跟說話者的思想始終保持一致。
聽力理解的第二階段,即信息解碼階段,聽力能力不同的學生的解碼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聽力好的學生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這種方式注重識別聽力內容的整體結構,學生的知識、經驗、預測在聽力理解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信息經過解碼分析后就到應用階段了,聽者將命題重新組合并跟自身掌握的知識結合起來,而要實現(xiàn)理解的最終目的,新進入的信息必須激活聽者已經存儲在長久記憶中的相關信息。學習能力強的聽者頭腦中已經儲存多方面的組織有序的知識信息。有些學生一開始就沒有掌握每個單詞的準確發(fā)音,長此以往,不能正確辨別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house-horse等。
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在聽力過程中會產生緊張感?!皢“陀⒄Z”和“聾子英語”是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的真實寫照。在聽力教學上缺乏應有的聽力訓練,造成學生在聽錄音材料時,緊張感油然而生。因此,一個寬松、良好的環(huán)境對于放松學生的情緒是很有效的,而在聽力材料的選擇上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這都有助于增強學生完成聽力任務的自信心。英語學習中的緊張感是英語學習的一個殺手,很多學生就是受到影響。在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英語,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氣氛下更加容易化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知道,注意力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做聽力時保持長久的注意力的訓練勢在必行。舉個例子:聽句子,選單詞:A.light B.night C.right D.fight,錄音材料:It is dark,please turn on the light.這題目中四個選項單詞讀音非常相似,單聽個別單詞很難確定,這就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去作決定。在做這類型題之前,要抓緊時間,快速瀏覽找出句子之間的異同,以及各自的基本意義,才能在聽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所側重。
聽材料是一個主動接受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反應過程。正確與否的解碼方式決定了信息處理的正誤。因此,要培訓學生采取恰當?shù)哪J?,一是培養(yǎng)學生掌控聽力材料大局觀的能力,由整體到部分,而不是將單詞硬譯后拼湊成整體意思。二是一旦遇到難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很大的材料時,要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把生僻詞匯聽懂,再由上而下把握整篇材料的意思。
個人知識和經驗對聽力理解的完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梢髮W生在聽之前把題干瀏覽一遍,對聽力材料所涉及內容有個大概了解,在聽的過程中,在初步對材料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大腦中存儲的知識,使所接受的信息與學生的知識、經歷和經驗的存儲信息發(fā)生聯(lián)系,促使理解過程完成。
研究表明,閱讀和聽力的心理過程相似,因此它們是可以互相促進的。閱讀能擴充詞匯量,豐富知識面,有利于構建穩(wěn)固的知識網(wǎng)絡,使聽力信息與聽者已有的知識更容易擦出“火花”。因此,學生有必要擴大閱讀量,通過大量閱讀幫助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總之,英語聽力理解的本質要求聽者必須積極主動地感知、分析、聯(lián)想及推理聽力材料。要完成聽力理解過程,聽者務必保持對材料中關鍵信息的高度注意,做到快速解碼,并與自身掌握的知識聯(lián)系,產生理解。了解英語聽力理解過程中的心理因素并以此為根據(jù)改進聽力教學策略,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指日可待,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加努力。
[1]葉瀾.學校教育研究方法[M].科學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