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金港中心幼兒園 江蘇張家港 215626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不僅要教授孩子書本知識,也要注重孩子的生存能力的發(fā)展。當今社會交往貫穿人的一生。”中班的幼兒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行為了,新《綱要》在社會交往領域也提出了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教育目標。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xié)調(diào)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而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幼兒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學會協(xié)調(diào)好各種關系,充分發(fā)揮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造成幼兒不會與人相處、交往能力明顯較弱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
1. 家庭環(huán)境因素
當今社會中獨生子女占絕大部分,而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都是家里的“太陽”大家都圍著孩子轉(zhuǎn)。由于倍受大人們的寵愛甚至溺愛,再加上他們常常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自然交往伙伴,以及現(xiàn)代城市生活,活動范圍日趨縮小,孤立生活在“幾十平米”的小天地中。長此以往,他們會變得孤獨、不善交往。
2.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
大人的寵愛和溺愛使他們形成了“唯我獨尊”、“唯我獨享”,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如好吃的東西一個人獨自享受,好玩的東西不愿與人分享,凡事都要別人“謙讓”……這種不良習慣使他們在與他人交往中,往往產(chǎn)生“人人為我”的心理要求,這種心理傾向和要求與社會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則形成沖突,將會使他們在今后的社交中受到挫折。
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呢?就這問題我個人在這里淺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許多家長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言語交流,這就無意間打擊了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因此,不管工作如何繁忙,作為家長,每天都應抽取一部分時間,全身心投入地與孩子進行一次交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聽者和指導者。
1. 教給孩子交往中需要的禮貌用語和待人接物的規(guī)則
禮貌用語是交往的鑰匙,一個經(jīng)常使用禮貌用語的孩子一定會博得眾人的喜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經(jīng)常與孩子一起練習使用“××早”、“××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別客氣”等詞匯。幫助孩子形成禮貌用語體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的態(tài)度,以商量的口吻與孩子討論問題,形成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交住態(tài)度。要日積月累地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文明行為,如不獨吃、挑食,對同伴不逞強、不霸道,尊敬老年人、殘疾人、長輩,關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教師不但要和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而且教師也要充分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給予鼓勵和啟迪。
2. 在游戲中學習交往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充分的游戲活動的時間,因為游戲和活動是幼兒進行交往、學習交往技能的最好機會。特別是角色游戲,因為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意愿,模仿成人勞動和交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幼兒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養(yǎng)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我們班上設有的“娃娃家”,可以充分使幼兒通過角色游戲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和角色意識。在娃娃家,幼兒彼此交談,并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通過大量的游戲訓練孩子逐步掌握了規(guī)則,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并學習按一定的規(guī)則解決問題。如在扮演家庭成員時:兩個小朋友,一個男孩子當“爸爸”,另一個女孩子則扮“媽媽”,由“爸爸”看家,“媽媽”帶孩子去買菜,回來后一起煮飯給一家人吃。孩子生病了,爸爸帶孩子去看病,媽媽喂孩子吃藥等等。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角色行為是幼兒對社會角色規(guī)范的認同,通過角色模仿,不但強化了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guī)范,并且自覺不自覺地潛移默化到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中。在游戲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多交往,讓他們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導他們友好相處。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角色游戲形同一個小社會,為幼兒走向大社會打好基礎。幼兒在交往中必須要敢講話、愛講話,消除羞澀、膽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個性。教師在幼兒游戲時應有意識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處理好各種關系,培養(yǎng)幼兒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3. 注意交往中幼兒的個體差異
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注意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幼兒交往中非常受歡迎,有些則被排斥,這都跟個性是否適合交往規(guī)范有很大關系。教師在引導孩子交往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孩子可塑性很強,只要抓住教育契機,孩子在交往中出現(xiàn)的缺點是可以改正的。如:有些驕氣,動不動就哭;有些霸道,他要的玩具別人不能要;有些支配欲特別強,總喜歡別人聽他的。這些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都容易被群體排斥。針對這些孩子的個性,只有進行耐心教育、細心引導,克服交往中出現(xiàn)的不良個性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交往能力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