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櫻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廣西崇左 530031
分層次教學,是指根據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1. 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基礎
“分層次教學”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眾所周知,孔子是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有時采取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學方式。
2. 分層次教學必須遵循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其次,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好英語。
1. 學生分層
根據教師對學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學生個體對英語語言的感悟并結合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把全年級的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層為特長發(fā)展生,占據年級人數的20%;B層為能力發(fā)展生,占據年級人數的60%;C層為基礎層,即只要求把握教材、保證學習成績逐步提高,也占20%左右。
其具體做法是:
(1)客觀確認學生的層次
高一學生一入學,參加英語測試,按照考試成績確認不同層次的教學班,再根據學生知識、能力、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價,實行動態(tài)管理。
(2)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制定教學目標,要求層次明確、具體,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層次相一致。教學目標可分為發(fā)展目標、中層目標、基本目標。學生可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次
①教學目標
A層次適用發(fā)展目標,除完成現(xiàn)行英語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Ⅰ級目標和Ⅱ級目標外,在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繼續(xù)拓寬和加深。
②教學要求
聽:聽力詞匯達到3000字,能基本聽懂老師用英語授課和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理解正確率達到80%。
說:能用英語進行課堂交際性活動,回答老師問題、介紹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社會、文化、科技等情況。
讀:除課文外補充閱讀量達到25萬字以上。
寫: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和通知,能填寫簡單個人履歷表等。
B層次
①教學目標
B層次使用中層目標。按照現(xiàn)行教學大綱的要求,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基本知識結構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礎。
②教學要求
聽:聽力詞匯達到2000字。能聽懂老師用英語授課,理解正確率60%。能基本聽懂對方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
說:能就課文內容熟練地進行回答,并作簡單討論,進行初步交際,要求比較連貫、清楚地表達主要意思。
讀:除課文外,補充閱讀量達到20萬字以上。讀懂生詞率不超過3%的有關人物傳記、故事、記敘文及科普小品等不同體裁的材料,以社會文化、文史知識為主要內容。
寫: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和通知,能填寫簡單個人履歷表等。行文及常用語等無嚴重錯誤。
C層次
①教學目標
C層次使用基本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②教學要求
聽:聽力詞匯達到1200字以上。能聽懂老師用所學過的英語解釋新的語言現(xiàn)象和教學內容。
說:能就課文內容比較熟練地進行問答練習,并作簡單的討論,能夠以簡單句介紹本人、家庭、朋友、班級、學校和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社會、文化、科技等情況。
讀:除課文外,補充閱讀量達到10萬字左右。正確理解率達到65%。
寫:能運用所學過的詞匯、習慣用語和句型造簡單句子,能寫80—100個詞的短文。
2. 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從最低點起步,分類指導,異步分層,做到教學“分合”有序,動靜結合,并分層設計練習,分層設計課堂問題,分層布置作業(yè),同時學生全員參加,各得其所。
我校一直有意識地采用分層次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采用該方式以后,我們的教學狀況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都大大增強。
1. 課堂氣氛比以前明顯活躍,各層次學生的參與意識明顯增加。
2. A層次學生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他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增大閱讀量,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積累了雄厚的運用英語的實力。
l. 要徹底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思維定勢。
2. 教師的備課難度加大。
分層次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性發(fā)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中幫助指導學生全面主動發(fā)展,這就增加了教師講課的跨度和深度,使備課層面拉寬、難度加大、工作量增多。
3. 課外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優(yōu)秀學生和學習困難生。
要求教師要關注優(yōu)等生的潛力挖掘和學問困難生的弱項補缺,讓中等生在優(yōu)等生的拉動和學習困難生的推動下不斷進步,最終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
[1]《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全書——外語教學〈下〉》.
[2]《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