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作鋒
2005 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學生身體狀況總體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耐力、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素質水平呈進一步下降趨勢,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繼續(xù)上升,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問題令人擔憂。因此,國家推行陽光體育活動,而大課間活動是陽光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實施大課間體育運動是減少受應試教育和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同時使我國億萬青少年健康成長,改變我國青少年在身高、體重等形態(tài)指標達到標準,同時使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恢復正常水平以及近視率減少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舉措。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設具有科學、健康、向上的學校體育文化理念、精神,注重形成學校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機制的進程中,大課間活動作為大課間體育的主要內容應運而生,為新時期中小學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也必將被賦予新的使命與挑戰(zhàn)?,F(xiàn)在,大課間運動頻頻出現(xiàn)在媒體報端,“開啟了全新的教育發(fā)展模式和教育評價視野,為國家建設鍛造健康向上的一代青少年的夢想由此復蘇。滿懷期待中,“大課間”邁上了由邊緣向內核的回歸之路,成為擺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致使更多同行對開展大課間的研究引起關注與探討。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組織。慢跑、籃球、排球、健身操、跳繩、羽毛球、武術等游戲是大課間的項目。考慮到現(xiàn)行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帶有初步探索積累經(jīng)驗的性質,每兩到三周組織一場集體比賽,由體育教研組具體安排方案、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和協(xié)調保障。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探索,對全校42個班采用全部學生大課間活動資料統(tǒng)計,對其活動項目選擇情況、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的選擇情況、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時間情況、學生身高體重情況等結果進行對照分析。
表1 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選擇情況對照表
從表1可以看出:2010學年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在項目的選擇上排序依次為:排球、羽毛球、慢跑和武術等;2009學年學生選擇項目的排序依次為:排球、慢跑、羽毛球和跳繩等,其中排球都是他們的首選項目。從調查的情況來分析,我們認為,這主要與我校作為市排球特色校,學生幾乎每人一球(排球)有關。
通過表2發(fā)現(xiàn):通過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和同學一起活動、以小組的形式出現(xiàn)比例明顯增加,說明我們活動的自主、合作等精神得到足夠開發(fā)。同時與家人一起活動的現(xiàn)象有所改善。
表3 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時間情況對照表(%)
從表3來看,2010學年從活動次數(shù)、活動的時間均好于2009學年,其中發(fā)現(xiàn)教師管理和大課間體育技能指導明顯好于2009學年。大大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充滿活力與激情的體育鍛煉場面重現(xiàn)校園內外,學校的運動氛圍日趨濃厚。這足以說明 “大課間體育運動”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通過對我校09學年、10學年學生體質健康身高體重情況綜合分析,了解學生大課間體育運動的效果及身體健康的狀況。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處理,得到表4。
表4 學生身高體重情況結果對照表
從表4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努力,體育運動狀況明顯改善,學生喜歡體育運動,每天鍛煉1小時的口號已成為事實;學生經(jīng)過鍛煉,體型日趨標準,肥胖、營養(yǎng)不良比例逐漸縮小。這充分顯示了 “大課間體育運動”的“功力”。
實踐表明,大課間活動能明顯改善當前學校大課間體育運動存在的諸多問題,充分發(fā)揮 “大課間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讓教師引領著學生與大課間同行,體驗體育學習與運動的樂趣,豐滿學校體育的內涵。學校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的奠基性工程,而大課間活動則進一步突出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地位,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彰顯學校體育工作特色。因此,必須把大課間活動組織好、落實好。讓 “大課間體育運動”成為一朵迎著大課間而怒放的體育奇葩。這就是我們要追尋的大課間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