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靜莊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 、上海市食療學會理事
夏季食療進行時
文/錢靜莊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 、上海市食療學會理事
公歷五、六、七月是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陰氣最弱的日子。“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夏季氣候特點:高溫、高濕、多雨。這一季節(jié)因人們出汗過多,易使血液濃縮,造成血栓?,F(xiàn)代人喜歡用空調,但冷空調溫度不能開太低,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常常導致腦梗死。
飲食調養(yǎng)方面應注重吃一些清熱、祛濕的食物,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和辛味食物:如苦瓜、百合、西瓜、苦丁茶、菊花、米仁、啤酒、洋蔥等。不要貪涼多吃冰激凌和過度孵冷空調。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應適當參與太極拳、慢跑、散步運動。
起居宜晚睡早起,無厭陽光;精神調攝做到神清氣爽、胸懷寬闊,以防止情緒中暑。
食療小貼士:
【原料】大麥50克。
【制作】將大麥炒至略焦放涼,即可收藏于茶葉罐內。
【應用】以沸水沖茶飲。
【功效】健脾消食,除煩止咳,適合于煩熱口渴,脾胃虛弱、腹脹者。
【原料】百合50克,綠豆50克,粳米100克。
【制作】百合剝瓣撕去外膜、洗凈,加粳米與水以文火煮粥。
【應用】每日1~2次。
【功效】養(yǎng)心安神,潤肺止咳,解暑通便,清熱降脂,適合更年期煩躁等。
【原料】鮮荷葉1張,薄荷3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荷葉洗凈、切碎,薄荷葉洗凈,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應用】每日1~2次。
【功效】解暑去煩,降脂利水,疏散風熱。適用于風熱目赤、咽喉腫痛、高脂血癥者。
【原料】薏苡仁50克,山藥4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薏苡仁浸泡12小時,山藥去皮切塊,加粳米與水煮粥。【應用】每日1~2次。
【功效】健脾補腎、益氣祛濕,適合脾胃虛弱、風濕痹痛、遺精盜汗、白帶尿頻等。
【原料】百合50克,綠豆50克,薄荷30克。
【制作】百合剝瓣撕去外膜、洗凈,與綠豆一起浸泡3小時左右,薄荷葉洗凈,用中火煮后取汁,并與百合、綠豆一起先加水以文中火煮沸,然后以文火煮至綠豆酥爛,加入適量冰糖即可。【應用】每日1~2次。
【功效】養(yǎng)心安神,清熱降脂,解暑去煩,適合更年期煩躁等。
【原料】苦瓜150克,豬肉(精肉)50克。
【制作】將苦瓜用鹽開水泡后,去掉兩端,并用筷子去掉內中的苦瓜籽;豬肉切成肉糜,然后以食鹽、白糖、香油拌肉糜,將肉糜裝入苦瓜條中,如太長可切成幾段,放碗中隔水蒸熟,然后切成小段即可。
【應用】經(jīng)常做菜食用。
【功效】清熱滋陰、降糖。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