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充滿了美的學科,尤其是課改之后,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走進了課本,美的氣息撲面而來。然而,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尚淺,對文中之美往往缺乏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引導他們?nèi)ふ椅闹兄?,從而激發(fā)他們對語言之美的感悟,對情感之美的體驗,使他們帶著一顆愛美之心去學習語文。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讓自己的課堂美起來呢?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引樂入文,美化課堂
音樂可以滌蕩心靈、撫慰心靈、陶冶心靈??鬃勇劇渡亍?,沉浸其中,竟“三月不知肉味”,并擊節(jié)贊嘆:“韶盡美矣,又盡善矣?!笨梢娨魳穼θ说那楦泻退季S有著重要的陶冶作用。音樂這種特殊的語言與語文有相通之處,都可表情達意,反映社會生活。因此,音樂是語文課上營造情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教《月跡》一課時,上課前筆者先播放了一曲《明月幾時有》,悠揚的樂曲在教室里回蕩,原本騷亂的學生漸漸平靜了下來,有些同學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學生已跟著音樂進入了那輕盈飄渺、美妙神奇的月宮世界。這樣,他們在未讀課文之前,對月色之美有了自己獨特的體驗,每個人都會帶著自己頭腦中的月夜圖去欣賞課文,思維的熱情,創(chuàng)造的活力在上課之初就被激發(fā)了起來,學習由被動地接受變?yōu)榱酥鲃拥靥綄?。在講到文中對月色的描繪時,筆者插播了古箏曲《春江花月夜》,悠悠古樂在教室里回旋,學生們的耳邊似乎響起了江水叮咚,眼前好像出現(xiàn)了月影徘徊,鼻翼仿佛飄來了暗香浮動,每個人都陶醉在一片皎潔美好的月色中,心靈得到了滌蕩,情感得到了陶冶。
教學中,音樂這一形式的介入對于調(diào)動、啟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一首曲子,一旦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用心去體驗和想象,它便能引領著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領悟到古今中外不同領域的藝術大師們是如何異曲同工地表達情感、思索人生的,學生便能自然地進入課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思之中。
二、引畫入文,詩化課堂
文學與繪畫是兩種密不可分的藝術,很多文學家同時也是書畫家。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就留下過很多傳世名畫,他的詩也被后人評價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在閱讀時,要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破譯作家筆下的文字,將其再次轉(zhuǎn)化為畫面,才能身臨其境,把握作品中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和意趣。然而,要達到這樣具有深度的感悟,是要在主觀心理方面具有條件和準備的。只有將整個情緒面向作品,才能將其如實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來,單純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眼中的世界的。因此,教師就必須在客觀上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特定的情境,使學生在特設的意境中經(jīng)歷心靈的洗滌、浸染,從而達到欣賞的最深體會,把握到作品獨有的意蘊,完成他們對“美”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所以,筆者在課堂上以圖畫為橋梁,將抽象的文字具體化,以詩情畫意的氛圍代替單調(diào)枯燥的講析,學生在愉快、和諧的課堂上獲得了美的體驗,也獲得了真正地理解與認知。例如,在講《月跡》一課時,筆者將一組“月影徘徊”的圖片做進了課件,皎潔的月光、朦朧的月影、燦燦的水波成了學生們想象的依托。借助想象,作者筆下的中秋夜有了具體可感的形象,同學們的眼中有了屬于自己的中秋月夜圖;借助想象,同學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依偎在奶奶溫暖的懷抱里,對文章中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美好純真的童心有了深刻的體會。
三、師生合作,優(yōu)化課堂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提到:“讓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興趣。”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而做出的嘗試。由教師引導并指導學生借助各種藝術手段參與教學設計,是對教師一手包辦教學設計這一定式的大膽突破。教師將表現(xiàn)的時間和機會充分留給了學生,而學生不再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被動執(zhí)行者,在精心設計、當眾展示的過程中,他們會有一種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滿足感,不同的創(chuàng)意間誰是最佳的競爭也會促使他們深深地進入作品世界,用心去聆聽、揣摩,從而達到最佳的自學效果。課堂上的交流所起到的相互補充、思維共振,將令學生在愉快的品賞中更深刻地領悟文章意旨。
還以《月跡》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對本課的主題把握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采取了學生自己編演課本劇的形式,由學生自己選擇話劇背景,自己設置劇中人物,自己編寫人物臺詞,自己登臺表演。事實證明,這一“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設想極大地調(diào)動和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滿足了他們自我展示的心理需求,他們在參與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可以更好地開啟學生的心扉,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文章的內(nèi)容及其所傳達的知、情、意真切生動地印入學生的頭腦中,也可以使學生對人生的感悟及內(nèi)心真實情感,真切生動地流入筆端。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