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要承認生命的差異,要關愛和尊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調(diào)動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給他們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給他們更多的話語權,創(chuàng)造更多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獲得成功的快樂。在輕松愉悅中學會知識,掌握知識,讓他們處在被賞識、被重視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健康成長。
【關鍵詞】 學困生;關愛和尊重;創(chuàng)造機會;點燃熱情;享受成功
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課堂上一邊是神采飛揚,躊躇滿志,得心應手的學生,那是優(yōu)等生;一邊是無精打采,目光迷茫的學生。而后者經(jīng)常感到自己在智力上低人一等,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怕學厭學,這就是所謂的學困生。而老師只抱怨學困生數(shù)學基礎差,對“學困生”則歧視冷漠,不予關心,甚至諷刺挖苦;致使差生更差,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全體學生和諧發(fā)展,筆者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尊重關心學困生,幫助樹立信心
尊重生命的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體現(xiàn)了師生人格的平等,是教師熱愛學生的最好體現(xiàn),也是構建和諧課堂的精髓所在。學生的智商有高有低,但對尊重需求,是與生俱來的。老師的一句贊語、一次表揚,對優(yōu)等生是錦上添花,而對學困生而言那是雪中送炭,是一種激勵。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要善待學困生的錯誤,例如:班上一位學生板演一道混合運算題420÷[(205-198)×4]最后一步除錯了,在集體訂正時,沒有直接在下面打一個×,而是帶著全班同學在凡是做對的每一步都打“√”,只在最后打一個“·”并讓他把最后一步再算一算,正確后再打“√”仔細觀察這位學生表情并不沮喪反而流露出喜悅之情。這樣不僅保住學生自尊,克服自卑心理,還能為今后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尊重學生熱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的氣氛,師生情感交融,課堂氣氛和諧。
二、擴大學困生的話語權,點燃學習熱情
賦予學生更多“話語權”,特別是學困生的話語權更應該引起老師的重視,課堂上不能只聽到優(yōu)等生的聲音,而讓學困生成為觀眾。課堂上老師既要保護學優(yōu)生的積極性,又要讓學困生分享話語權;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老師可以通過問題設計來調(diào)控學生參與度。
1.精心備課,難易程度分層設計。給學困生一個獲得開口回答問題,獲得能力肯定的機會,讓希望之花重新在他們心頭綻放。如:在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后,出了這樣一道題,如圖:
BD是DC的三倍,問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優(yōu)等生可能想到很多很遠,什么陰影部分與空白部分的關系,陰影部分和三角形ABC的關系等等。學困生也能想到一些信息,至少想到三角形ABD的底是三角形ADC的底的4倍,這樣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可以積極思考和積極參與。老師在適時地給學困生一些提示:這三個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點,它們的高怎樣·等等。當學困生知道了這三個三角形的高相等也就能明白三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接著老師再出示一個條件,已知陰影部分的面積是12平方米,問:你們能求哪些面積·這時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都紛紛得舉起了手……低目標、小起點,讓他們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
2.點面結(jié)合。利用優(yōu)等生解決問題策略的資源在小組、同桌之間互說,讓學困生在一遍一遍地聽、一遍一遍地說中掌握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為擴大學困生的話語權奠定了基礎,并且讓學困生也學會了能夠清楚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問題解決的策略,培養(yǎng)了邏輯思維、動腦、動口等綜合能力,同時也能使學困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精神亢奮,積極參與。
三、創(chuàng)設人人平等的空間,享受成功的快樂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小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們應當讓學生在每次成功中,積累起一份自信。由于學困生在學習方面不及優(yōu)生,很難體會到成功時的喜悅心情,這就要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困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讓學困生發(fā)揮自己特長,體驗成功的歡樂。實現(xiàn)多元智能的和諧、全面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開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倍趦和木袷澜缰校貏e是“差生”潛意識中這種需要更加強力。蘇教版第九冊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有一個長方形草地,長16米,寬10米,中間鋪了一條石子路。如圖:
草地部分面積有多大·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看到全班大部分學生是這樣做的:16×10-2×16,但其中一名學生(平時成績較差)是這樣做的:16×8,老師問他8是哪里來的,他說是用10-2得到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好奇問他是怎樣想的,他說我把長方形的長往上推了2米,這樣就沒有石子路了。當時我聽了非常激動,問他是怎么想到用推這個方法的,他說我家的廚房是移動門,開下來人就可以進去了,兩扇門就成一扇門了。聽了他的敘述,老師及時肯定了他這種獨特思維和變通創(chuàng)新的理念,表揚他能把數(shù)學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鼓勵同學們要做有心人,教育他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起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同學們也給予熱烈的掌聲,那位同學臉上露出久違的開心和自信。使課堂學習氣氛和諧又濃厚。
“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老師對他們要做到不拋棄,不放棄,要加以特別的關心,要持之以恒地奉獻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給他們必要的條件和時間,耐心地等待他們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相信遲開的花朵一定能和班級的朵朵鮮花一同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