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背景下,作為一線高中生物教師,對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必須的。本文從有效性的含義,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的基礎和關(guān)鍵以及如何實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guān)鍵詞:新課程、有效性教學
我國于2003年頒布《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重慶市是最后一批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省市?!镀胀ǜ咧猩镄抡n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對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四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新課程背景下,作為一線高中生物教師,對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必須的。
1.有效性教學的含義
在以前“以師為本”教育盛行的年代,教師辛苦的教,學生不想學,即使辛苦的學,但是沒有進步或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均屬于無效性教學。有效性教學是指由學生和老師共同配合的能引起“教學相長”的一種課堂行為。當然,這種行為也可以延伸到課堂之外。所謂“教學相長”是指該行為能使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藝術(shù)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發(fā)展均得到提高。
2有效教學行為的實施
①把微笑帶進課堂,創(chuàng)設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賦予學生課堂交流的權(quán)利。
案例1:筆者記得才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老教師就諄諄告誡:課堂要嚴肅,否則學生就不怕你,課堂就難管了。這條原則筆者一直堅持到了2009年1月。是對學生的一次調(diào)查問卷改變了筆者的觀念。2009年重慶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筆者所教的高2009級8班生物成績很不理想,上重點的11個人中只有1個人上生物重點線。其實筆者對這個班的付出是最多的,而成績卻不如人意。隨后要求學生自己總結(jié)并且給老師提教學建議。結(jié)果全部同學都有一條:“老師你多笑一笑,其實你笑起來很好看的。”是啊,回想過去的課堂,只有單調(diào)的講,提問和學生回答。沒有歡笑,提問是虛化的,回答是應付的。師道尊嚴在課堂是表現(xiàn)的淋淋盡致。這樣的課堂,即使你把命都搭上,那又能如何?從此,筆者的課堂徹底的改變了,笑著提問,笑著回答,這樣的氛圍讓師生之間的溝通很真誠。教師變的更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便會確立。在隨后的診斷性考試中,該班總分15人上重點,而生物只有2人沒有達到標準。所以筆者認為:課堂“有笑”才“有效”。
②重視全體學生的學習,重視與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溝通。
每位同學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實施有效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但往往受到升學壓力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后進生面臨的是被放棄,被忽略的尷尬局面。筆者對部分學生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0%的學生選擇逃避,近50%的這類學生感覺被同學遺忘,被家長和老師放棄。只能通過奇裝異服,違反校規(guī)校紀等人們對他們的關(guān)注。要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解決好后進生的問題。
③積極開展課余自主性學習活動
由于受到課時的限制等因素的影響,那些讓學生體驗研究過程、探究課程的內(nèi)容,很難在課堂上去完成。于是想到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一些關(guān)于生物探究性學習方面的自主性學習活動,達到對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補充。
案例2: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微生物的培養(yǎng)(選修教材)
眾所周知,很多微生物人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為了讓同學們體驗到微生物的存在,學習微生物的培養(yǎng)方法,達到對教材知識的鞏固,筆者想到了讓同學們自己制作酸奶。提供器材為酸奶機2臺,其余材料自備。要求1天后上交作品:酸奶一杯,實驗報告一份。下面是其中一個小組上交的自己設計的實驗報告單。
酸奶的制作
實驗目的:學習怎樣培養(yǎng)微生物
實驗原理:……
實驗材料:蒙牛純牛奶一小盒、天友酸奶(含有活性雙歧桿菌)……
實驗步驟:
(1)滅菌:容器用開水沖洗。
(2)把一盒240ML的純牛奶倒入容器(其中有微生物生長繁殖所必須的5種營養(yǎng)成分中的水、無機鹽、C源[脂肪]、N源[蛋白質(zhì)],缺乏的是生長因子)。
(3)接種:把天友酸奶倒10ML左右于純牛奶中。
(4)培養(yǎng):把容器放入酸奶機中培養(yǎng)8小時。
實驗結(jié)果:8小時后取出酸奶觀察,顏色:淡黃色,形狀:豆花狀。品嘗:有酸奶的香味,沒有甜味。
問題:(1)缺乏生長因子雙歧桿菌為什么能生長?
(2)怎樣觀察到雙歧桿菌的形態(tài)?
筆者在想:當有這樣一份實驗報告擺在你面前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應該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呢?
④注重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有效教學行為的實施主體雖然是學生,但教師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師素質(zhì)的高低也是決定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重視集體備課,重視向參與新課程標準制定的專家學習,撰寫經(jīng)驗文章重視教學反思都是提高教師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
主要參考文獻
⒈新課程與高中生物教學上、下冊(北京師聯(lián)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學苑音像出版社)
⒉生物學通報(2009年第5期)
⒊生物學教學(2008年第9期)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