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感的繪畫,它重于夸張變形、啟人心智、寓教于樂,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喜愛。將漫畫引入高年級作文教學能充分調動孩子們寫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為學生作文提供豐富的形象素材,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提高孩子們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漫畫 生活 作文
漫畫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它不僅能起到強烈的諷刺或歌頌效果,還能夠娛樂身心,所以一直以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厚愛。這學期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孩子們對漫畫書特別感興趣,總是在課間興趣盎然地聊個沒完沒了,于是突發(fā)奇想,把漫畫引入自己的作文教學會如何呢?
經(jīng)過一學期的摸索和嘗試,我總結出了適合自己作文教學的漫畫作文“三步曲”,它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寫作興趣,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廣泛收集,解讀漫畫。
孩子們雖然喜歡漫畫,但對漫畫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剛開始,教者充分利用孩子們的熱情,廣泛收集漫畫,認識漫畫作品。孩子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漫畫,如《意林》等各類雜志中的漫畫,小虎子四格漫畫故事等。好多孩子還通過網(wǎng)絡了解了香港漫畫大師黃玉郎的作品,巴西的漫畫大師毛里西奧的作品,特別是毛里西奧有關自己10個孩子的漫畫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引起了他們強烈的情感共鳴。經(jīng)過幾個星期,孩子們對漫畫的概念,漫畫的意義等在最初的感性認識基礎上,逐漸積累并提升了理性認識。
然而僅僅了解漫畫作品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做好充分的鋪墊后,教者將作文和漫畫在真正意義上結合起來,即:用語言解讀漫畫。首先,教者引導孩子們按一定順序觀察漫畫,將整體的意蘊和局部的細節(jié)結合起來。接下來圍繞中心意思展開想象,在想象的過程中,將觀察到的局部進行細節(jié)滲透、穿插于語言描述中,并將漫畫的比喻、夸張、諷刺等手法恰當移植到自己的習作當中。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思想認識水平,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繪制漫畫,表現(xiàn)生活。
在孩子們成功地邁出了解讀他人漫畫作品的第一步后,就可以進入漫畫作文第二步,即:繪制漫畫,表現(xiàn)生活。為了避免孩子們盲目創(chuàng)作,無處著手,老師先降低了難度,統(tǒng)一給一個命題,讓孩子們自己畫、自己寫。例如:其中一個題目就是《小鴨的傷心事》,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如:一個孩子畫了一只水鳥,滿身油污,已經(jīng)死在岸上,小鴨滿眼的憂憤,因為人們對環(huán)境的污染讓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還有一個孩子則畫了一只滿身翅膀的怪物雞媽媽,小鴨面對自己的媽媽一臉茫然,標題是《都是飼料惹的禍》,簡簡單單的一幅畫,卻觸目驚心,為人們再次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吹胶⒆觽兡軓纳畛霭l(fā)去畫去寫了,接下來就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觀察生活,表現(xiàn)生活。孩子們的作品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有表現(xiàn)社會問題的《文化墻的遭遇》,有關道德認識的《井蓋笑了》、《誤會》等,面對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孩子們也“喊”出了《三頭六臂》、《回頭吧,時間》等作品,一副反映票販子的《“黃?!钡睦Щ蟆?,則為大家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賞析這個階段孩子們寫出的作文,明顯比前期更貼近生活,更富有感染力。
三、情境再現(xiàn),還原生活。
為了進一步深化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在原有習作的基礎上,結合教材,教者將劇本這個概念引入學生的視野,初步認識劇本的特點,引導孩子們將以前寫過的習作改編成漫畫劇本或直接創(chuàng)作劇本,自編自演,還原生活。劇本由獨幕劇開始,然后逐步過渡到多幕劇。因為孩子們之間的個性差異,每個孩子擅長的方面也不同,所以這個階段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最適宜。將全班同學搭配成若干小組,組內每個成員根據(jù)自己擅長的方面承擔任務,如:編劇、導演、劇務、演員等。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多承擔幾項。孩子們積極性很高,在小組內互助合作、協(xié)調完成各項事務,表演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讓教者真正看到了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無限的潛力,關鍵是有沒有人看到,會不會挖掘。如《老師,您多布置點作業(yè)吧!》,孩子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fā),繪制漫畫,編演漫畫劇,集中反映了家長對孩子們要求過多,孩子們難以應付的現(xiàn)象,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劇本的引入充分拉近了習作和生活的距離,讓孩子們明白了生活就是文章,做人就是作文。
走過漫畫作文“三步曲”,孩子們收獲的是進步和成長,教者得到的是經(jīng)驗和反思。我想: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漫畫走進作文的路會越來越寬,越走越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玉門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