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政治課的自身特點來看,政治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重視對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形成和轉變進行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反思性。
一、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對教學實踐合理性的永無止境的追求,是反思性教學的使命。反思性教學不僅“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僅想知道自己的教學結果,而且要對結果及原因進行思考,再追問幾個“為什么”?這種“追問”,有助于幫助教師增強問題意識,永不停歇地追求教學的更高層次,以便在深入反思中完善教學。當教學反思成為一種職業(yè)習慣的時候,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正在走向成熟。
(二)有助于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在反思性教學中,學會教學是直接目的,學會學習是終極目的。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學會教學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不斷學會學習的學生。學生通過反思能挖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開拓出一條由已知通向未知的道路,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提高學習效率。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各個具體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的反思。反思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所涉及的知識認識是否達到要求標準:如對知識理解的程度,對知識本質屬性把握的程度,這些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建立聯(lián)系的程度,對知識表達形式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知識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原有的認識有什么欠缺之處?這種欠缺是如何造成的等等。通過多方面的反思,促進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學會教學”相統(tǒng)一。
二、反思性教學的措施和步驟
(一)課前反思
它是對過去的教育經驗教訓進行反思,使未來的教學設計建立在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之上??煞譃閮蓚€部分:
1. 備課反思
教師要反思一味遵循教材、囿于教材進行教學的教訓,在新的教學中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找出新、舊教材的異同并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xiàn)新的內容,根據(jù)任教班級學生特點備課、執(zhí)教,做到因材施教。
2. 對預習指導的反思
預習成敗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有探索的欲望和熱情,是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因而,在每次預習指導結束后,都要就預習的組織形式、預習的過程、預習效果進行反思,使預習為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服務。
(二)課中反思
即對教學過程本身進行反思。包括教學內容出現(xiàn)的順序、難易程度、學生接受狀況、課堂管理、教學技能的應用、師生互動、時間安排等。 這是反思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教學成效的重點。
1. 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反思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它不僅僅是設計教學內容,還包括問題設計、問題解決預案、課堂生成問題的處理等。一堂課下來,教師應反思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課堂問題處理是否恰當、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能否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 反思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傳遞—接受”式的教學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狀態(tài)。同時,教師要放權學生,給他們以“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地進行思考、討論、質疑、交流,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放開膽子說話,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師生都是同一個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都可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對話、合作交流。通過相互間的言談和傾聽進行雙向溝通,促使教師真正成為這個學習共同體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3. 反思對學生的評價。
每節(jié)課后,我們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反思:這節(jié)課是否注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是否關注了學生和生活世界;是否最大程度的開發(fā)教材;是否關注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發(fā)展的不同需求。這才能促進教學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三)課后反思
1. 反思成功的教學經驗
每一節(jié)政治課,哪怕再失敗的課堂也會有成功或可取之處。教師在獲得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后及時進行反思,就能從盲目的行為提升為自覺的行為,從感性的認識提升到理性的感悟,從偶然的收獲走向必然的成功。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進入“角色”,往往“靈感”頓生,從而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功案例。而這些“靈感”常常會“突然而至,悄然而去”,若不及時給予記錄,便會遺忘,令人遺憾。因此,我們就必須在課后反思產生這些成功或精彩場面的原因所在,并計劃如何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再創(chuàng)成功和精彩場面。同時,還可總結和反思學生“智慧的火花”是如何迸發(fā)出來的,以便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 反思教學中的遺憾和失誤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種遺憾的教學”。因為,不管課前教師如何精心設計、周密考慮,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認知、個性、閱歷的不同,到頭來,總會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教師如果不對這些遺憾進行反思,不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且還會貽誤學生,給學生以思想上、思維上的誤導。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辦“教學診所”、撰寫“教學病歷”、開設“病例處方”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反思,找出失誤原因,采取補救措施。這才能使教師的教學水平超越自我,不斷取得進步。
在新一輪課改正在進行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一方面要轉變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另一方面要轉變理念,注重反思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細微的成功或失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反思教學給他們所帶來的快樂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