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有效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常常把重點放在教學設計和教師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上,而忽視了教師情緒對教學的影響。但是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和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到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到師生雙方的人際關系,進而影響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所以教師應從身體、知識、心理等方面來提高自己調(diào)控情緒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師情緒;有效教學;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0-013-2
“有效教學”近年來廣泛流行并深入人心,成為許多學校教學研究的主題。在有效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常常把重點放在教學設計和教師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上,而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教師情緒?!坝行Ы虒W”這一概念是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下產(chǎn)生的,這兩種理論更關注的是行動和實踐,忽略了情緒、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但是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和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情緒情感將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舉足輕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