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裝飾音是音樂作品中一種具有美化意義的“小音符”,它除了修飾旋律、美化旋律外,還可使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連接更具有生氣,突出被修飾音符。本文將從裝飾音的應用和教學演奏出發(fā),分析裝飾音在鋼琴作品中的運用、藝術特色及演奏要求,力圖為更好的理解和表現(xiàn)鋼琴作品中的裝飾音而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裝飾音;應用;演奏;教學
0 緒論
裝飾音是用來裝飾旋律的小音符或記有特殊記號表示該音符應作某種裝飾性演奏的音,又稱花音。裝飾音的時值是計算在所裝飾的音或前一音的時值內(nèi)。常用的裝飾音有倚音、顫音、回音、波音、滑音等。在我國民間音樂演奏(唱)中,有大量裝飾音存在。在西方音樂中,裝飾音曾是旋律風格的重要特征和組成部分。作曲家在音樂中大量運用裝飾音,提升聽覺欣賞的審美感受,同時也符合早期歐洲社會的普遍審美。
1 裝飾音概述
裝飾音起初只是被用來豐富曲調(diào),給曲子增加色彩的,目的是使樂曲更加有表現(xiàn)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這種音樂表現(xiàn)方式的大量運用,以及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裝飾音在音樂中的運用已經(jīng)不再簡單,音樂家為了滿足宮廷生活日漸奢華的審美需求,在音樂中大量的運用各種裝飾音,甚至達到了冗贅的程度,以此來增加樂曲的華麗感。當然這其中也有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一些因素,樂器本身的發(fā)展也會影響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但這依然掩飾不了統(tǒng)治階級追求華美音樂這一傳統(tǒng)審美的根深蒂固而帶來的影響。而此時旋律的基本音符已被弱化,大篇幅過度裝飾的華彩樂段占據(jù)著音樂作品。同時,大量的裝飾音使演奏和演唱的難度大幅度的增加,對演唱者呼吸的靈巧和演唱能力有了非凡的要求,對器樂演奏者的技術要求和手指機能的要求也都達到了超乎想象的苛刻。從音樂史發(fā)展來看,裝飾音的運用到了巴洛克時期達到了一個頂峰,這一時期所有藝術形式不約而同的趨向華麗繁復的表現(xiàn)特色,如在建筑方面的大量貴重飾物的運用,艷麗宏大的穹頂繪畫。音樂也不例外,這一點我們在例如蒙特威爾第等作曲家的一些作品中能夠看出。到了古典時期,創(chuàng)作慢慢趨于理性化,作曲家開始意識到要適度合理的運用裝飾音,經(jīng)過古典時期的沉淀,莫扎特等大師的顛覆性的創(chuàng)作,在貝多芬將音樂帶入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同時,裝飾音最終徹底的回歸了。
2 裝飾音的應用
裝飾音的應用相對廣泛,在幾乎所有形式的作品中都可見其身影,除了提升音樂的整體感染力以外,還可以展現(xiàn)演奏者的超凡技術。尤其在演出中,一部分優(yōu)秀的鋼琴家都喜歡選擇有較多裝飾音的作品來做炫技演奏。另外,鋼琴曲中的裝飾音,也是對鋼琴發(fā)音弱點的一個彌補。我們都知道,鋼琴發(fā)不出“滑音”,不能像拉弦樂器那樣的“抹音”,不能“揉弦”,發(fā)音后即減弱。在古鋼琴上弱得更快。裝飾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類弱點。所以從這點來看也是古鋼琴作品里裝飾音較多的原因之一。我們民族樂器中的弦樂器、吹管樂器等是最利于表現(xiàn)裝飾音的樂器,如果沒有那些婉轉的,富有情感的裝飾音旋律,就不會有感人至深的《二泉映月》和惟妙惟肖的《百鳥朝鳳》等名曲了。
3 裝飾音的演奏與教學
在演奏和教學中,裝飾音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從旋律法來看,是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不要以割裂的觀點來演奏裝飾音,很多初學鋼琴的學生見到裝飾音就采用“刻意”的演奏法來彈奏,也就是遇到裝飾音時手指,手腕,手臂,不自然的就會刻意的作出所謂裝飾音的彈法,故意的作出裝飾音的效果,這樣就會造成手指、手腕、手臂的瞬間緊張,對這一問題的解決,首先要克服心理的因素,也就是不要把裝飾音當做“裝飾音”,而要把注意力放在旋律上,一定要以聯(lián)系的觀點來看待裝飾音,懂得它其實是旋律一部分,不要分別的看待,這樣就為順利的彈奏打下了基礎。在幾種裝飾音當中,相對簡單的是倚音,由于其音符少所以對大多數(shù)的鋼琴學習者都不是問題。在音樂中倚音大大提升作品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如我們較為熟悉的《百鳥朝鳳》中,就通過小二度倚音的運用來模仿山中的翠鳥鳴叫,生動而自然的為聽眾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美妙和音;在《梅花三弄》中,引子中極低音區(qū)的八度倚音,模擬古琴的散音音響。在經(jīng)典作品《夕陽蕭鼓》中,通過對同度倚音及復倚音的運用,完美的再現(xiàn)了當時江面平潮的靜謐景象。“回音、波音、滑音”也是常見的裝飾音,當中以“滑音”最為簡單,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由于鋼琴樂器本身的特點,滑音的演奏都是采用刮奏的形式,一般只要手臂、手腕松弛,用力合理,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練習的。“回音”和“波音”的演奏和練習也是較為簡單的,一般采用與倚音相似的奏法,也就是強化它與旋律的緊密聯(lián)系,采用慢練法,練習時從被裝飾音的前個音開始,中間經(jīng)過回音或波音的小音符,再到被裝飾的音,形成一個小的音組,時值和節(jié)奏都采用相同的。注意要彈的放松自然不突兀,注意手指力量的均勻,這樣才會有好的音色,才能充分體現(xiàn)裝飾音的華美。當這些練習做好之后再熟練地快彈,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裝飾音已經(jīng)可以彈奏的很自然舒服了。例如肖邦的《a小調(diào)圓舞曲》;拉赫瑪尼諾夫的《意大利波爾卡》可以作為練習曲目。對于“琶音”的分類有的學者認為它就是普通的演奏法,不屬于裝飾音,有人認為有時也用小音符表示,所以也可以算作裝飾音,對于它的彈奏一定要做到迅速放松,使音符可以流暢彈奏,注意力應當全部放在最后一個音符上,重視整體意蘊的表達,在彈奏上,應該注意分解和弦的練習。很多大師都很重視琶音練習如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美籍奧地利鋼琴家賽金.魯?shù)婪虻鹊?。在一些專業(yè)的鋼琴教材中有專門的琶音和弦練習在這里就不做分析了。典型的代表作如《平湖秋月》主旋律( 高音聲部) 中幾乎每一個音都被琶音和弦修飾,《陽關三疊》中將低音聲部也用用琶音和弦裝飾。在所有的裝飾音中要屬“顫音”的彈奏最為困難,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在彈奏中演奏者經(jīng)常會感覺到手臂疲勞,即使是有非凡技術的鋼琴演奏者也會感到吃力。解決這一問題,可引用波蘭鋼琴家約.霍夫曼的話來說就是:“顫音不能緩慢的練習,也不能用僵硬的或平穩(wěn)的手練習。這種動作必需由手、手腕、下臂,必要時加上肘共同起作用。當振動的動作在進行時,應以肩部為主軸沿途牽動所有關節(jié)到達手指。這種分工不能有意識的進行;在彈奏顫音時,整個手臂好象感到通了電流似的,這種感覺比較好”。不管怎么說,演奏顫音的困難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必過分刻意追求完美,結合音樂松弛的做練習才是比較合理的練習演奏方式。
4 結論
總之,裝飾音藝術特色不僅僅停留于表面的形式,更在于深入音樂內(nèi)涵、營造音樂氛圍,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鋼琴音樂的意境美。理解和挖掘鋼琴作品中裝飾音的藝術特色是我們演奏好鋼琴作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鋼琴音樂文化精髓得以體現(xiàn)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 葛曉明.鋼琴曲<二泉映月>演奏的技術要求[J].鋼琴藝術,2005(09).
[2] 夏云.中國鋼琴改編曲中裝飾音的特殊形態(tài)及教學[J].2003(增刊).
[3] 韓佩軍,風雅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教學和演奏中的主要問題研究[J].中國音樂,2004(04).
[4] 范力芝.有關中國鋼琴音樂演奏的幾個問題[J].交響,2002(03).
[5] 約瑟夫·迦特(匈).論鋼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6] 王培彶.傳統(tǒng)音階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利用[J].中國音樂學,2003(02).
[7] 約·霍夫曼(波).論鋼琴演奏[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