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學生開啟語文知識寶庫的一把鑰匙。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識字課相對于閱讀課而言,顯得枯燥乏味,很多學生不感興趣,認為漢字難認、難寫。 如何才能喚起低年級學生對識字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呢?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巧妙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一、在課前預習中激趣
一堂高效的識字課,不僅需要老師的精心備課,還需要學生的有效預習。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預習作業(yè)不僅要有針對性,更要有趣味性。
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八”前,教師可以請學生按以下要求進行預習: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文中鳥兒的特征,搜集有關這些鳥兒的故事;選自己最喜歡的鳥兒畫下來,做一個漂亮的頭飾。
這些預習要求都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能促進學生探求的欲望,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高效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在教學開始處激趣
沒有興趣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折磨,學習效率也不高。所以,教師應吊足學生的胃口,吸引學生。
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二”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秋姑娘悄悄地來了,她給江南水鄉(xiāng)換上了一件美麗的衣裳,你們想去看看嗎?(播放金秋江南的圖片)看,這就是金秋水鄉(xiāng)如詩如畫的美景?!?配輕音樂,學生靜靜地欣賞)
美麗的江南秋景,加上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被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如置身于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學生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學習課文詞串,課堂效率怎會不高?
再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八”時,教師可采用猜謎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眼睛,寬嘴巴,尾巴要比身體大,吐個泡泡送大家。’大家來猜一猜這是什么。(學生猜出后貼出金魚圖)‘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裳,坐在綠船上。’這又是什么?(學生猜出后貼出荷花圖)多美的一幅畫呀!你們能根據(jù)圖畫識字嗎?”猜謎是學生最喜歡的游戲之一,由猜謎引入圖畫,引導學生想象說話,自然地引出兒歌,將活潑的兒歌和生動的畫面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用豐富的教法激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一節(jié)課40分鐘,如果僅僅讓他們機械地識字,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學會陷入高耗低效的境地。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這需要教師對不同的識字類型采用不同的教法。
1.詞串識字。蘇教版的每一篇詞串識字課文都表現(xiàn)了某個畫面、場面、意境等,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感受詞串的美。如二年級上冊“識字二”描繪了天安門廣場國慶大典的盛大場面,是一篇既有音樂性,又有敘事性和抒情性的韻文。在教學時,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從現(xiàn)實帶入課文情境。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后,教師再適時播放一段有關國慶盛典的錄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節(jié)日歡慶的氣氛,然后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天安門城樓、夜晚廣場上的狂歡等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詞串,牢牢地記住了這些詞語,并且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受到美的熏陶。
2.看圖會意識字。蘇教版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安排象形字和會意字的識字教學,通過形象化的圖畫來揭示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教師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聆聽一個個動聽的故事,不僅讓學生認識中國的漢字,還深刻體會到中國漢字不是簡單的記錄符號,而是凝聚著先人的智慧,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的文字。
3.形聲字歸類識字。這類字是低段識字教學的一個難點,它們的讀音差不多,光憑字面的解釋,學生覺得抽象難懂,常常會越解釋越糊涂。低年級學生天性好玩,如果學生在動口動腦的同時,適時地動動手腳,做一些小游戲,定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師把形聲字標上不同的序號,學生仔細聽老師說詞語或句子,判斷出該選哪個序號的字,然后舉幾根手指,這樣老師對全班學生的掌握情況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老師還可以編幾句順口易記的兒歌,幫助學生認識這類字。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八”時,教師可編兒歌:“日出天氣晴,池塘水清清,說話常用請,天天好心情?!睖\顯易懂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一旦記住便久久不忘。
四、在寫字中激趣
寫字是識字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實際課堂中,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寫字指導重“說”輕“寫”,解說枯燥,學生感到乏味,覺得寫字是件苦差事,久而久之,對寫字失去了興趣。一堂寫字課要讓低年級學生長時間保持興趣和熱情,老師的激勵和調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一句表揚的話,一次對學生作品的肯定,都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增加他們的熱情,因此,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び卸?,效得法,二者并重,方能雙贏。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