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閱讀《丑小鴨》,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在閱讀活動中,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起學習欲望
1.(播放歡樂的音樂)同學們好!很高興又到了讀書的時間,又可以和大家在一起愉快地讀書了。按照慣例,我們先來讀讀關(guān)于書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吧:
(出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沒有了陽光。
——莎士比亞
從這些名人名言中,我們看出有益的書的確是一樣好東西!翻開它,你會發(fā)現(xiàn),你來到了一個可以任由你馳騁的精神天地。這里有優(yōu)美的文字,這里有心靈的感悟,這里有開闊的視野,這里有奮進的號角……讀著它,你會完全忘掉自己,忘掉周圍的一切。你會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歡笑,一起哭泣,一起去感受五彩的世界……讀書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閱讀《安徒生童話》。關(guān)于安徒生你們知道多少?
(學生交流,并簡單說說喜歡的理由。)
二、導讀《丑小鴨》,感受童話的有趣
1.在《安徒生童話》中,《丑小鴨》是一篇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作品。今天,我們就借助拼音一起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在丑小鴨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相信你的收獲會更多!
(播放輕柔的音樂,學生借助拼音閱讀《丑小鴨》。)
2.剛才同學們在專心讀書,老師在讀書的同時也在專心地讀你們,從你們的眼神中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收獲肯定非常的多。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呢!
(出示)
(1)選一選。
①剛出生的丑小鴨長得( )。
A.又瘦又小 B.又大又肥 C.又大又丑 D.又灰又大
②丑小鴨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是( )。
A.一只鴨子 B.一只美麗的大白鵝 C.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D.一只野鴨子
(2)連一連。
丑小鴨到處受到嘲笑和排擠,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把地點和嫌棄丑小鴨的動物連起來。
養(yǎng)鴨場 貓、母雞
沼澤地 鴨、雞
牧場 獵犬
(3)填一填。
剛出生的丑小鴨長得( ),到處受到嘲笑和排擠。在養(yǎng)鴨場,( )要趕它走;在沼澤地,( )嫌他丑;在牧場,( )排擠它。丑小鴨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是( )。
3.同學們真會讀書,這么快就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會把長故事讀短了!丑小鴨非常的不幸,他經(jīng)歷了許多磨難,下面我們就和丑小鴨一起去體會體會他所經(jīng)歷的不幸。文中有這樣兩段話,我們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許多小鴨都看不慣丑小鴨,只要腿上戴紅布條的老母鴨不在,他們就起著哄,連起手來打他,排擠他,譏笑他,不僅在鴨群中如此,在雞群中也是這樣。
丑小鴨覺得很悲哀,痛恨自己竟丑陋得成了群體雞鴨嘲弄的對象。他走到哪里,哪里就響起一陣喧鬧,大家都要把他趕走。于是鴨媽媽也說起來:“因為你的存在,養(yǎng)鴨場不得安寧,我希望你走遠些!”
(1)自由讀一讀。說說這兩段話講的是丑小鴨在什么地方的遭遇。(養(yǎng)鴨場)
(2)交流:讀這兩段話時,你的心情怎樣?哪些詞、哪些句子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平時我們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時候過得怎么樣?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又是怎么幫助我們的?
小結(jié):和丑小鴨比起來,我們真幸福!讀書時,我們就要這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當成童話中的人物,想他們的想法,這樣才有更多的體會。
4.丑小鴨再也不能忍受這種奚落和侮辱,終于飛過籬笆逃走了。在沼澤地,連獵狗都嫌丑小鴨丑陋不去吃它。文中有這樣兩句話值得我們關(guān)注:(出示)
這對于可憐的丑小鴨來說是可怕的事!他不想跑,把頭蜷起來,藏在翅膀里。
小鴨喘了口氣,又悲嘆道:“我竟是這么丑,連獵犬都不肯咬我呢!”他重新躺下來。
獵狗來咬他,丑小鴨為什么不跑?(交流)
是呀,丑小鴨處處受排擠,生活是多么無趣呀。他在這個世界上太痛苦了,面對死亡,他一點也不害怕,因為生活的殘酷已經(jīng)讓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我們再來讀一讀丑小鴨悲嘆的話,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交流)
5.丑小鴨太可憐了,他的遭遇確實值得大家同情。文中描寫丑小鴨不幸遭遇的句子還有很多,都值得我們?nèi)ビ眯捏w會。高興的是,丑小鴨最后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書中這樣描寫了他的快樂,我們也來讀一讀:
(出示)
他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他永遠不會忘記被人迫害和譏笑的日子。他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一個快樂的聲音:“當我還是一只丑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想到今生今世會有這么多的幸福!”
讀這一段話,你高興嗎?你為什么高興?(交流)
6.《丑小鴨》這個故事就是這么有魅力,它讓我們和丑小鴨一起悲傷,共同孤獨,又讓我們與丑小鴨一起快樂!讀書,就要用心去讀,遇到感受深的片段,要細細咀嚼一番,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去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這樣我們的收獲就會有很多。
【設(shè)計意圖:針對低年級學生囫圇吞棗地閱讀的特點,精心選擇文中的片段,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仔細品味,用心感悟,讓學生走入文本中,與文中的主人公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得到心靈上的洗滌。學生在感受讀書快樂的同時學會了怎樣讀書?!?/p>
三、了解安徒生,感受童話的含蘊
1.教師介紹:安徒生的童年和青年生活都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靠為別人洗衣服謀生,常常受到別人的嘲笑和排擠。安徒生很小就出去做工掙錢了。安徒生渴望當一名演員,然而這個理想并不能實現(xiàn),他又寫了許多劇本,結(jié)果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遭到別人的批評?!冻笮▲啞肪褪窃诎餐缴那椴惶玫臅r候?qū)懙摹D菚r他有一個劇本《梨樹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當時寫的許多其他的作品一樣,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這篇童話一般都認為是安徒生的自傳,文中的丑小鴨就是安徒生自己,故事描寫了他童年和青年時代所遭受的苦難,他對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過重重苦難后所得到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2.安徒生寫《丑小鴨》,他想通過丑小鴨告訴我們什么呢?(交流)
是呀,讀了這篇童話,我們都會明白:不要怕苦難,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因為我們都是美麗的天鵝。
【設(shè)計意圖:閱讀指導不能停留于情節(jié)的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即使是低年級學生,教師也應讓學生有所提升。此環(huán)節(jié)適當補充安徒生資料,就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感悟童話故事中所蘊涵的哲理,從而使學生受到有益的熏陶。長期堅持,學生定能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推薦《賣火柴的小女孩》
1848年,安徒生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發(fā)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里拿著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濕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一次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童年時惟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墻角里,蜷著腿縮成一團,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里,給他帶來溫暖,為他解除饑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著、想著,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tǒng)治階級的憎恨,寫出了一篇優(yōu)美動人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請同學們課后用心讀一讀這個童話故事,下一課我們來交流讀書感受。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