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一直認為,指導寫作是一個艱難的教學過程;批改作文,是一項浩大的修改工程。最令人頭疼的是在批改作文時遭遇習作千篇一律的境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文章千人一面之態(tài),如荒原野草又逢春,迅速蔓延。造成學生作文雷同的根本原因就是范文。我曾禁止學生模仿范文,可總是屢禁不止。
這一現(xiàn)象讓我深思:學生的習作為何總受范文的左右?雖然明令禁止,為何總不奏效?看來,一味禁止是行不通的,況且蘇教版語文教材每單元都附有范文,不應該浪費這些學習資源。新課程理念下的習作,崇尚自由表達,珍視個體的獨特感受,但這些并非與范文背道而馳。
低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習作時,需要模仿范文,但對于高年級學生,再用范文引路就束縛了他們的思維,無形中使他們受范文的捆綁而裹足不前。于是,我開始改變范文出示的時機。習作課上,我先讓學生試寫,然后在教室里巡視,根據(jù)學生草稿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出示范文,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文稿與范文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再精心修改。這樣的改變,將作文指導課上空洞的“技術(shù)指導”具體化,以顯性的詞語、句段、文章展示出來,收效甚好。
一、經(jīng)典范文,指導妙選材
面對一個題目時,能否選擇合適的材料,決定作文的成敗。因為無論你的文章語言多么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多么合理,如果選材不恰當,恰如鮮花插在垃圾簍里,怎么看也不如插在花瓶里養(yǎng)眼。
譬如習作題目《感謝你,××》,學生們選的題材有“感謝媽媽在我生日時送我玩具”、“感謝同桌借我鋼筆水”、“感謝朋友撿到東西還給我”等。學生們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后,我立即出示幾篇范文題材,有“感謝對手激發(fā)我斗志”的,有“感謝陌生人給我關(guān)懷”的,有“感謝老師的嚴格要求使我進步”的,等等。這些范文題材出示后,學生們立即意識到自己的文章選材不夠典型,不夠出彩,于是進行修改。此時的范文,就是絕佳的榜樣。
二、生動范句,描寫更具體
開學初的一篇習作《向你介紹我》,一位學生在開篇就介紹,“我是一個非常勤奮刻苦的學生”,接著,他通過一件事說明自己如何好學,字里行間不時跳出“好學”、“勤奮”等字眼,語言空洞,敘述也干巴巴的。讀完以后,我只有一個感覺:這個學生在盡力表白自己的勤奮,可是我的眼前并沒有出現(xiàn)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立體的人物形象。針對這一情況,我立即出示這樣一段話:“清晨,月季花含著露珠開放了,整個花壇浸在濃濃的芬芳之中,放眼望去,一片妖嬈。那含苞的,如同害羞的小娃娃嬌滴滴地躲在嫩葉背后;將要開放的,仿佛半遮粉面,如同一個欲語還休的柔情女子;那怒放的,簡直如同燃燒的火,嫩嫩的花蕊在風中搖曳著燦爛與金黃……”
出示范句后,我問學生:“月季花美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美!”我又問:“在這段文字中你們能找到一個‘美’字嗎?”學生們說:“找不到?!蔽以賳枺骸盀槭裁凑也坏揭粋€‘美’字,我們卻能感受到美?” 學生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我立在一旁靜靜等待。過了一會兒,有人舉手回答:“因為作者把月季花的美通過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了。”
我立即大加贊賞,并因勢利導:“很多同學大量使用概括自己特點的字眼,卻沒有通過具體化、形象化的語言生動地描述出來。譬如,有個同學在介紹自己很勤奮時,只是一個勁地表白自己的勤奮,沒有把自己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如何勤奮的情景寫出來。比如‘炎炎夏日,酷暑難耐,蚊蟲叮咬,我在……’‘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我在……’”這樣一啟發(fā),學生們立即明白該如何具體化描寫,開始“刷刷”地修改起自己的習作來。
三、捕捉細節(jié),協(xié)助再觀察
細節(jié)描寫,一直是學生的弱點。我們的孩子身邊并不缺乏人、事、物,為何他們卻難以將它們運用于習作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練就一雙敏銳地觀察周圍事物的眼睛。練就這樣的能力當然不是朝夕之功,可以一蹴而就。指導學生作文時,我根據(jù)習作的特點,選擇范文中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帶領(lǐng)學生品讀感悟這些語句的精當之處。如寫關(guān)于母愛的文章時,學生們往往流水賬地敘述母親關(guān)心自己、照顧自己的事例,缺少細節(jié)的描繪,因此文章總是不能觸動人的靈魂。于是,在學生完成初稿以后,我出示一處細節(jié)描寫: “轉(zhuǎn)彎處,我警惕地四下望了望,在確定沒車輛后,我抬起腳準備過馬路,卻不由愣住了:一綹逃逸在帽檐外的發(fā)絲在風中舞著,因虛弱略顯佝僂的背,熟悉的大口罩,熟悉的微笑與眼神,在獵獵西風中定格?!?這是一幅母親拖著病體在寒風中等待孩子的畫面。當母親意外出現(xiàn)在眼前時,疲憊的面容定格在寒風中,特別是那一綹亂發(fā)的描寫,淡淡的一句話,卻針刺般深入人的骨髓,讓人憐惜,讓人心痛。這樣的細節(jié)一出示立即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們。
我又接連出示了兩篇范文,引導學生自己捕捉文中的細節(jié),仔細品味細節(jié)描寫所帶來的震撼。然后我問:“你們的文章中,哪些地方的細節(jié)描寫得不到位?找找看,并且思考一下如何將當時的情景細致地描繪出來?!睂W生有了前面細節(jié)描寫的范例,對比自己文章中描述得比較籠統(tǒng)粗略的地方,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二次觀察,并修改文稿。
后置范文,使范文的指導作用不再膚淺,不再流于表面,而是落到實處,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于無聲處感悟并領(lǐng)會寫作的技巧,既能使習作水平有所提高,又避免了文章千人一面的窘境。
當然,作無定法,貴在得法。范文的運用,要根據(jù)文章的特點、學生的情況來決定。我堅信,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絕不是在空中建造樓閣。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