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精講點撥是將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把教師的單向傳授變?yōu)榻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由單純地聽轉變?yōu)閯幽X、動口、動手的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逐步達成教學目標。
一、“精講點撥”留給學生思考、探究的空間
這里所說的精講,是指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準確把握重點、難點,講解時要做到精確、精煉、精彩。
1.講文本精華
文本精華是指文章中最本質的東西,從寫作和理解文章看就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地方,就是文章的關鍵所在。如蘇教版語文第五冊《臥薪嘗膽》中有這么一句話:“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苯虒W中,教師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引導學生圍繞“受盡屈辱”這一重點展開討論;教師再加以引導和點撥。這樣學生就能真切地體會到勾踐當時所處的艱難環(huán)境,賦予“屈辱”豐富的內涵,從而加深了對勾踐忍辱負重的感知。
2.講具有規(guī)律性、指導性的東西
三年級到四年級是閱讀寫作的關鍵過渡期,所以在三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條理性,引導學生關注、了解記敘文寫作的方法。教學中,按照這樣的思路教,寫作時學生就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去寫。久而久之,學生的讀寫能力和思維能力就能得到訓練和有效提高,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講學生不懂但必須掌握的知識
教學中,一些問題和教學重難點有關,如果不能理解,則對整個文章的理解都有影響,這需要教師精講。
精講和點撥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精講才可能點撥,要點撥只能是精講。
二、精講和點撥要有機結合
教師精講點撥的出發(fā)點突出一個“精”字,而落腳點則在一個“點”字,教師要點在實處、點在妙處,把握好分寸,在學生“欲說不得,欲罷不能”之時 “撥開云霧見彩虹”。
1.在爭執(zhí)之時進行點撥
在精講點撥背景下,教師拋出的問題必定有思維的深度,往往會引起學生的爭議。這時教師進行點撥,能夠起到糾偏的作用,迅速引導學生進入到正常的教學之中,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時,在反饋“綜合性學案”掌握情況時,就有學生質疑:
生1:老師,媽媽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給薩沙呢?
生2:對,老師,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是沒敢說,媽媽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給薩沙呢?
生3:老師,如果托利亞不把雨衣給薩沙怎么辦呢?
……
學生的問題接踵而來,看著下面一雙雙渴求的眼睛,看著他們因為自己的異想天開而漲紅的小臉,我不禁心中一動。是的,我在備課時怎么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第二個孩子為什么“可沒敢說呢”?我暗想,這可不像在搗蛋呀!我想,這也是一種生成的資源,不能因為學生的異想天開而打擊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及時引導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才是關鍵。
師:同學們的思考很好,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生4:媽媽怕哥哥說她偏心,所以先給了哥哥。
生5:媽媽想考驗一下哥哥,看哥哥會不會關心妹妹。
生6:這是一位高明的媽媽,她想教育自己的孩子。
師:如果哥哥沒有把雨衣給薩沙,你會對托利亞說什么呢?請你當媽媽說說看。
……
眼看著學生的異想天開就要打亂教學安排,此時教師用他的教學機智,及時點撥,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同時,利用這個機會加強情感教育和說話訓練,真是一舉多得。
2.在似懂非懂之時進行點撥
讓學生在看似無疑處生出疑問,進而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討論,由似懂非懂變?yōu)檎嬷獙嵍?,這是點撥的良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泊船瓜洲》為例,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為讀者所津津樂道,一個“綠”字讓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色躍然紙上。此時,教師可以適時點撥:“詩中的‘綠’字為讀者津津樂道,認為是作者的神來之筆。我們可以換成‘到’‘過’或者其他的詞語嗎?請大家試一試,再說出自己的想法?!?/p>
學生受到教師的啟發(fā),頓時把目光對準了“綠”字,或嘗試更換,或議論紛紛,或低頭沉思……這時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有的說:“綠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讀起來讓我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春天氣息?!庇械恼f:“從‘綠’字我可以看出作者對前途充滿信心,充滿希望?!庇械恼f:“‘綠’字更顯現(xiàn)出春季是仿佛一夜到來的神奇?!薄瓕W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了,語言表達得到訓練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對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得到充分的體驗,對學生將來的閱讀和寫作起到積極的影響。
三、教學中點撥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精講點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點撥側重于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解決訴求時,教師及時、巧妙的指點和引導,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
精講就是要抓住重點,點撥要抓住難點。在教學中,對學生能學會的我們不講,點撥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學要抓住學生的“生長點”去加以引導。所以,不論是精講還是點撥都不一定完全由教師來做,也可以由學生來完成,把學習的權利給學生,把展示的快樂給學生,把成功的喜悅給學生,因為教與學、師與生的無障礙溝通是我們的教學追求。
教學中的點撥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去選擇點撥的內容和方法。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么寫”和“我從課文中學到了什么”,語文精講點撥重點是圍繞學到了什么,而不僅是知道文章“寫了什么”。
精講點撥是一門精妙的課堂啟發(fā)藝術,需要教師巧妙的設計和獨立的思考。它使學生的思維從淺薄走向深刻,從片面走向全面,使學生主動實現(xiàn)學習目標,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