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的學習與初中語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區(qū)別。初中語文教學是一種依賴、被動、單向的教學,而高中語文教學是一種自主、互動、研究性的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審美和探究能力。在高一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多思,以有效提高語文應用、審美、探究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運用;能力
高中語文的學習與初中語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區(qū)別。雖然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的設計與九年義務制教育課程目標的設計理念是一樣,都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目標,而且通過這三方面要素的融會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但實際上,要求不盡相同:初中語文教學是一種依賴、被動、單向的教學,它淡化現(xiàn)代漢語語法、文言詞法與文言句法等知識,在閱讀教學上只是要求能讀讀背背,能理解文章重要內容即可,較注重知識記憶和題目訓練;而高中語文教學是一種自主、互動、研究性的學習,它重視語法知識,在閱讀上要求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fā)、評價和質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審美和探究能力。
如果說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普快列車”運行的話,那么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就是“動車列車”運行了。標準的突然提高,往往令剛升入高一的學生措手不及,語文成績有所下降。在高一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多思,以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一、 多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傾聽,是語文學習的精魂。有不少學生認為語文課聽與不聽沒什么差別,大家成績相差不大,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都說語文靠平時的積累,課堂學習又何嘗不是一種積累。每一篇課文都是經(jīng)過專家學者精選出來的,不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還蘊涵著豐富的審美內涵。學生應端正學習心態(tài),首先上課應認真聽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和提高分析課文的能力,如怎樣解答重點、難點問題,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技巧,才能更好地由課堂轉向課外;其次,善于聽別人的話,拓寬更多渠道獲取更多信息。曹植言:“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苯處煈嵝褜W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輕易放過身邊的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活化為己用。
二、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杜甫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姡x是古人總結出的學習語文的經(jīng)典經(jīng)驗,多讀是語文學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多讀,學生既能學到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又能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同時,讀也是一種自內而外的吸收和積累過程,讀得越多,積累越豐富,寫作時自能信手拈來。當然,除了熟讀課文外,學生還應該廣泛閱讀各類書刊,通過閱讀豐富知識儲存、提升見識、積累語言、提高技法等,博采眾長。
三、多說——言為心聲,不恥下問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把話說得恰當?shù)皿w,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語文學習應注重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見解,為學習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學生出現(xiàn)想的和表達的難以貼合的情況,寫出的文章有言不由衷之弊,就是因為平時缺乏說話能力的訓練。如何提高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展開討論,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流;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朗誦、演講、辯論等比賽,鍛煉學生說的能力。
四、多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聽說讀寫能力是不能分割開來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特別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乃重中之重。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其次,讓學生準備摘抄本,隨時摘錄課內課外閱讀的精彩詞句;再次,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與隨筆,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滴,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五、多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和思考二者是辯證的關系。語文學得好不好,理解力是第一位的,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影響到考試成績。教師應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多思考。首先,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文、對人、對事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切不可人云亦云;其次,學會領悟,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尋找規(guī)律,學會總結和分析,學會知識遷移;再次,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責任編輯 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