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何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至關(guān)重要。師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才能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關(guān)鍵詞]青春期;心理健康;
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guān)鍵時期,是心理發(fā)展的驟變期他們自我意識及獨立意識都有明顯地增強,成長中面臨著各種人生課題,由此也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煩惱和焦慮。同時,性心理趨向成熟,心理斷乳等一系列問題也困擾著他們稚嫩的心靈。
一、關(guān)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迸c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這是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對教師作出的必然要求。
有一位老師擔任六年級學生班主任時,經(jīng)常會收到孩子們互相傳遞的紙條,上面寫著一些表達愛慕之類的話。對于這種現(xiàn)象,這位沒有大驚小怪,強加制止。十二三歲的孩子正情竇初開,對異性充滿好奇,然而對情和愛又一知半解。怎樣合理地進行疏導(dǎo),才能使他們不偏離人生的正確軌跡呢?他想起在書上看到的一個實驗。于是在周一的班會課上,他與孩子們開誠布公地討論起這個話題。但是,學生起初大多表現(xiàn)的不大自在,靦腆地埋著頭,幾個大膽的則期待地望著他。這位老師說道:“愛與被愛其實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yīng)。美景在前,我們自然會產(chǎn)生熱愛之情,一件寶物,喜愛之情也會油然而生,為何對帥哥、美女我們就不能懷有愛之心呢?而那些被愛者更應(yīng)該感到幸福,有多少人愿意被人恨呢?”說到這,孩子們都笑了,這位老師卻話鋒一轉(zhuǎn),“不過,現(xiàn)在我要和大家做一個實驗,請你們看好。”他拿出一個瓶子,依次放入大石頭、卵石、沙子和水,然后把順序完全顛倒,重復(fù)實驗,大石頭卻怎么也塞不進瓶子里。老師問學生:“假如這個瓶子就是你的人生,當填充你人生的時候,你準備怎樣安排呢?”此時,教室里鴉雀無聲,這位老師進一步順勢引導(dǎo):“心理學家認為,你們這個時期是一個人一生當中的黃金時期,因為此時人的注意最容易集中,精力最充沛,求知欲望最強烈,認知能力最強,是為人生打基礎(chǔ)的最佳時期。所以,你們應(yīng)該為自己的人生排序作出選擇了吧?”
二、與學生真誠交流,做學生的人生導(dǎo)師
當然,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性格是復(fù)雜多變的。他們情緒的強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長并出現(xiàn)高峰,各種日常行為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和支配。他們既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對人對事極為敏感,但是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寬慰的能力,因而這個時期學生的性格發(fā)展處于一種非常矛盾,變化無常的狀態(tài)之中。具體表現(xiàn)為性情十分暴躁,情緒極不穩(wěn)定,一觸即發(fā),目空一切,追求刺激,常與人爭吵打斗,行動不計后果;或是心胸狹隘,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寸步不讓,甚至耿耿于懷,無法自解……
這時候,老師應(yīng)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進行一對一的談心。開展談心活動時,教師在學生面前要表現(xiàn)出一個真實的自我,用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而學生只有在感覺到老師是他的知己、朋友時,才能敞開心扉,把他們心里的郁悶情緒宣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以外,教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應(yīng)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一個積極進取,開朗平和的形象,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總之,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人格。肖川在《教育的底蘊》中說到:“完美的教育一定是能使學生感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感受科學之美,智慧之美,感受人類心靈的博大與深邃,感受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燦爛輝煌,喚起學生對未來和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光明、正直的期盼,能使學生以新的眼光審視生活,洞察人生?!比绱丝磥恚茉鞂W生健全的人格,我們?nèi)匀蝗沃囟肋h。
責任編輯 沁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