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反饋語是指在課堂師生交流中,教師對學生應答行為及其應答內(nèi)容所做出的有關語言形式的應答內(nèi)容或涉及的話題方面的言語行為回應,是課堂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采用行動研究法,反思自身的反饋話語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話語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很少有人研究,對其存在的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有針對性的思考。
【現(xiàn)象一】教師反饋話語不規(guī)范
T: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mean? (正確Can you tell me what does it mean?)
T: Do you finish it ?(正確Did you finish it ? or Have you finished it?)
反思:教師的課堂用語的表達本身是一種語言的輸出,它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的使用對于學生的理解和形成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要進行反思,提升課堂話語組織能力,讓課堂話語的表達清晰、流利,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創(chuàng)設出一個環(huán)境。
【現(xiàn)象二】教師反饋話語不地道
T:What’s your name? (May I have your name?)
T:Sorry.(Oh,let me see,wait a moment.)
反思:上述話語失誤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教師自身語言素養(yǎng),造成誤導。所以,教師要運用行動研究法反思自身的反饋語,如,可以借用錄音回聽課堂自己的反饋話語,還可以同事之間互聽,記錄課上所有的語言,從教學的實踐中提升自身反饋話語,真正做到語音準確、語義清晰,切忌含糊其辭。
二、采取適當措施,平衡教師和學生話語的時間
【現(xiàn)象一】教師反饋話語重復現(xiàn)象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 I’m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T: You’re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Good! You’re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反思:在教學中,有許多教師會有意無意地重復學生說過的句子,重復得少并無大礙,但一節(jié)課重復得多了的話,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就會減少。Brown(2001)明確地反對這種教師的言語過多占用課堂時間,無法給學生充分交流機會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二】教師等不及反饋現(xiàn)象
T: What’s in our classroom?
S: There’s……
T: There’s a TV in our classroom. There are some chairs in our classroom.……
反思: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時期,教師的反饋話語是否恰當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的課堂反饋話語要適可而止,平衡好教師和學生話語的時間,決不能過多犧牲學生的話語時間,教師在課堂的角色更多的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邊聽邊記下學生語言的失誤和語法的錯誤。
三、改進反饋方式,使用不同的反饋策略
【現(xiàn)象一】不關注語言的內(nèi)容
S: I don’t like summer. I like autumn best. It’s cold……
T: No,not cold -- it’s cool.
S: It’s windy.
T: Great !
反思:對話中教師只注意到了學生喜歡的季節(jié)里一個表達不準確的單詞,而忽略對學生語言內(nèi)容的挖掘,學生在表達完之后,教師可以說Why don’t you like summer?引出Because……僅關注單詞表達的準確性反饋,而忽視意外資源的獲取,有些適得其反,教師反饋話語不僅僅是讓學生接受單一指令后的一個總結(jié),還應關注語言內(nèi)容的表達。
【現(xiàn)象二】不關注激勵性評價
T: It’s good/Great !/Excellent/A good job……
反思:教師進行反饋時會用到激勵性評價,但這些評價缺少明確性,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是無益的。教師使用不同的反饋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話語輸出的次數(shù),這樣課堂才充實,有分量。還可以增加形式反饋使用的頻率,適當?shù)剡M行英語“話輪”,給學生更多語言輸出的機會。此外,應延長提問后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準備后進行話語的輸出。
四、積極創(chuàng)設高效的課堂交流展示氛圍
首先,保證信息反饋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獲取的反饋信息要能真實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切忌為求教學“一帆風順”,而在課堂上提問只叫優(yōu)生,這樣獲得的信息只代表一部分的學生。相反,在實施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后進生的情況。有些學生由于不自信及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致使在課堂上不舉手、不發(fā)言。要針對這些學生進行反饋學習情況,真正地完成教學任務。
其次,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信息交流的可控的活動,準確及時地把握大量的反饋信息,優(yōu)化反饋機制,積極探索反饋的藝術,合理地調(diào)節(jié)教學程序,可保證信息暢通,從而使教學活動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課堂教學要努力把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性、靜止性、強制性、注入式改變?yōu)獒槍π?、及時性、層次性和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縣門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