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霞
教育是愛的教育,教師是愛的執(zhí)行者和傳遞者,因此,“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愛與責任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與基礎。
一、愛是教育的前提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極大地影響著學生人格的形成和才智的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有用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因此,《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p>
1.尊重學生人格
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鑒別教育的尺度?!睈蹖W生就要尊重學生。作為教師,首先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因勢利導,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老師,要舍得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給予其足夠的溫暖,以便發(fā)揮每位學生的最大潛能。對學生關心、愛護不僅僅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情感,從而有利于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2.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陶行知曾經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教師要做到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做到精心呵護與引導。即使是所謂“差生”,也應該相信他們不是天生就無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開發(fā)之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有認同感,進而喜歡教師所教的課程。
愛學生,還要求教師平等對待學生。教師應把學生視為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孫敬修曾經說過:“讓學生愛你,親近你,你才能贏得學生的心,才能勝任教師的崇高使命?!?/p>
3.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師愛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方面。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首先要與學生溝通心靈,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走進學生們的世界,開啟他們的心靈之窗需要教師用心去開啟,用心去對待。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渠道進行溝通,如拉家常、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和教師貼近距離。其次要善于賞識學生。只有善于賞識的教師才是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在這方面,魏書生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魏書生轉變“差生”的高招之一就是逼著他們“找優(yōu)點”。有一次,一名叫張軍的學生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魏書生生氣地說,“找不到不行,明天如果再找不到,就叫你寫500字說明書。”寫500字說明書,在魏書生是最重的處罰。第二天,張軍紅著臉找到魏書生說:“老師,心眼好、愛干活算優(yōu)點嗎?”魏書生高興地說:“當然算啦,這是個了不起的優(yōu)點。心眼好,愛幫助別人,到哪兒都受歡迎。愛干活,把這當樂趣,那就能成為優(yōu)秀的人?!睆堒娐犃朔浅8吲d,從此,班級勞動更加積極肯干了,學習也逐漸認真起來了,能獨立完成日記了,也能自覺完成各科作業(yè)了,對班級的各項事情也越來越關心,越來越積極上進了。
正因為心中有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愛,魏書生才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也獲得了“當代教育改革家”的稱號。
二、責任是教育的基石
教師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完成教育的使命,在具備愛心的同時,還必須牢固樹立起責任意識。任何社會角色、行為主體都有客觀規(guī)定的責任,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因此,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1.愛崗敬業(yè)是師德最基本的責任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規(guī)定,教師要“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志存高遠,勤懇敬業(yè),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p>
教師的敬業(yè)是對國家教育發(fā)展和學生成長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具體表現(xiàn)為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和精益求精,對學生的熱情關懷、盡心盡力和無微不至。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為在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每一個學生,不敷衍塞責;也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熱切關注,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設計與有效實踐;更表現(xiàn)為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如:認真研究每一個知識點以及它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從不遲到和早退,能夠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知道每一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等。
2.教書育人是教師最起碼的責任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苯虝司褪侨~的事業(yè),雖然平凡,卻也是偉大的。
新時期的教書育人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主要包括:遵循教育規(guī)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差異,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需要教師用愛心與責任心去培養(yǎng),這些都是教師責任的體現(xiàn)。因此說,教書育人是教師最起碼的責任。
3.為人師表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國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可見,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yè)的內在要求,也是教育事業(yè)對教師人格的特殊要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成長、不斷變化的少年兒童,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所謂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有人說,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責任的教育根本就不能稱其為教育。因此,我們可以說愛與責任既是師德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本質。愛是責任的體現(xiàn),責任是愛的化身。愛與責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需要全體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續(xù)寫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