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針對學生文言基礎差的實際,筆者從“淺”出發(fā),探討了學習文言文幾個實際有效的方面,提高課堂效率:興趣入手,注重誦讀,發(fā)展思維,掌握方法,當堂練習。
關鍵詞:有效課堂 文言文 “淺”
教學的有效性包括三種含義:有效果,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有效率,就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教學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學活動的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xiàn)。“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征,“課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升教學質量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的關鍵點,所謂有效課堂教學,就是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有效地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活動。
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一群基礎差,對文言知識所知甚少的學生,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他們學有所獲,已成為每一位農村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總結十幾年來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們采取了主要以“淺”為中心的教學探索。
一.“淺”出興趣,消除畏懼心理。興趣是人的意志對一定客體(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性,是一個人傾向于注意認識某種事物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泵绹睦韺W家布魯納也通過研究表明:滿懷興趣的學習,可以提高效率,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并且可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的熱情。所以,我們采取多鼓勵、多表揚,肯定其優(yōu)點,樹立他們學習文言文的信心。在學習文言文之初,采用講述文言小故事的方式,《如鷸蚌相爭》的故事;又如把初中的文言句子結合進來,讓學生有了文言文也不過如此的印象。學習到《燭之武退秦師》賓語前置句:“何厭之有?”舉例為“何陋之有?”“蓮之愛”等等。
二.化難為“淺”,注重誦讀。通過誦讀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對課文字音、文言斷句、文意理解、情感領悟等方面的問題。誦讀,既是理解文意的有效方法,也是體驗情感的重要途徑。誦讀時我們有三個觀察:
1.觀察學生誦讀聲音是否洪亮。宋代朱熹說:“學者觀書,務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讀一字,不可少讀一字,不可多讀一字,不可倒讀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贝舐曊b讀說明他們胸有成竹,對課文的掌握充滿了自信。
2.觀察他們斷句是否準確,除了標點符號之外,還有詞句之間的組合關系,通過相應的停頓體現(xiàn)內部層次,使句子的結構、意義與語氣、語調和諧統(tǒng)一,很多時候就看他們對句讀和重音的處理。如《陋室銘》一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斷準句讀,讀準重音,韻腳字要重讀,不僅能顯現(xiàn)文章的形象美、音樂美和邏輯美,也便于讀出文本的情感來。
3.觀察感情是否入境。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情境、心境之下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所以讀出情感是閱讀文言的最高境界。
三.“淺”議文言,擦出思維的火花??鬃釉疲翰粦嵅粏?,不悱不發(fā)。文言教學不僅要提升閱讀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讓學生敢于質疑,會探索,能發(fā)現(xiàn),有自己的看法,獲得源源不斷的活水。以基礎知識為中心,從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充分提問,哪怕是膚淺的顯而易見的問題,如《唐雎不辱使命》抓住“長跪而謝”“色撓”等詞理解情感,再循序漸進引到精細的問題上,如“為什么要寫秦王呢”“歷史上的秦王嬴政沒有任何共同之處”……收放自如,引領學生的線始終牽在我們手中,讓學生閃出智慧的火花。
四.“淺”中覓法,常用常新。文言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分類記筆記很有必要。如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變化方式,如提問解決,也可以學生互問,課前小測試等等。一句話:想辦法記住。
五.“淺”入深出練習出成果。不怕慢,就怕站。日積月累也能出成績。每堂課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目的明確的練習,堂堂練,堂堂做,跟得緊,抓得住。十分鐘的練習不怕多,三五分鐘不嫌少,天長日久,積少成多,所謂熟能生巧。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互為補充,互相關聯(lián)。新課標賦予了文言文教學新的內涵,我們也要向45分鐘要效率,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我們就要做有心人,從“淺”做出大文章來。
鐘云蓮,吉林長白山保護開發(fā)區(qū)池西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