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木平
愉悅感是積極情感的心理表現,具有主動學習的傾向性,它是數學學習中最好的誘發(fā)劑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奮劑。愉快的情緒有利于智力活動,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有效地創(chuàng)設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就能使學生心情歡暢,精神飽滿地進行學習,同時興趣十足,積極主動,思維靈活,記憶迅速,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質。下面我就如何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談談體會。
一、以情動人,誘發(fā)愉悅感
“傳道”是人與人靈魂的交往,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愛的火花在燃燒,熾熱的情感在升華。教學既是知識技能的授受,又是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學的對象是有情感的學生,他們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常有這種情況:學生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而努力學習,而拒絕為他們不喜歡的老師學習,正如《學記》所指出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币虼艘幻细竦臄祵W教師,不僅要具有淵博的數學知識,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精煉的數學語言,嫻熟的演算技能,高超的解題方法去耳濡目染學生,而且要具有十分豐富的情感,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對學生無比熱愛,用真誠的愛去撥動學生的心弦,產生師生情感共鳴,從而創(chuàng)設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愉悅感。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課程,就會當做一種禮物來領受。”
二、以美激趣,誘發(fā)愉悅感
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也是壯麗多姿,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的?!睌祵W蘊藏著多樣統(tǒng)一美,和諧奇異美,簡潔明快美……數學教師要不斷地發(fā)掘數學的內在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妙趣橫生的探索,發(fā)現、鑒賞數學美,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優(yōu)美、愉悅的教學情境,用數學美的魅力啟迪學生思維。當學生對數學的感受最深的時候,他們的思維也進入最佳時期,邏輯思維和靈感思維交融促進,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fā)揮。
例如:已知a=,b=,求+的值.
這是初中《代數》第二冊中的一道數學題,在畢業(yè)班復習課時,讓學生重新練習,多數學生能利用分母有理化,求出其值。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式子的整體結構特點,及時點撥,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尋求更簡潔、明快的解法。另解:
∵a====4-
b====4+
∴a+b=8,ab=1
∴+====62
舊題妙解,天工巧設,出神入化,趣味無窮,學生已捕捉到數學奇異美的光彩,陶醉在創(chuàng)造數學美的愉悅中。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情境,激發(fā)愉悅感
數學應該從問題情境中得到發(fā)展,在學生熟悉情境的過程中,發(fā)展他們的知識框架,情境結構將牢牢地印在他們的記憶中。
如學習公理“在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時,可創(chuàng)設旅行行程、獵狗捕獵、描圖畫線等各種問題情境。講“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可先講泰勒斯用一根木棍測得金字塔的故事,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使學習成為師生愉快的活動。講“解直角三角形”時,可以用開場白啟發(fā)學生:“你能否不過河,測出河寬;不上山測得山高,或測塔高;不接近敵人陣地而測出敵我之間的距離?!边@些情境使學生對新知識興趣盎然,使枯燥的計算課變得十分生動活潑。
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向學生展示我國天文工作者拍攝的一組日環(huán)食過程的照片,讓學生從中歸納出太陽(大圓)和月亮(小圓)的五中不同的位置關系,同時也解釋了這種自然現象。
這些緊密聯系現實生活的數學問題,不僅讓學生倍感親切、自然、有趣,更為新知識的產生提供了具體的依據。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動、喚醒和鼓勵的一種教學藝術?!痹诮虒W活動中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探索,在情境中深思,在情境中領悟。
四、苦盡甘來,激發(fā)愉悅感
華羅庚曾深有感觸地說:“一個問題想不出來時,固然有些苦惱,若一旦豁然想通,那滋味難道不是甜蜜蜜的?這與舞蹈藝術的享受有何不同?如果在成法之外別開新面地想出一個新法來,那就更是其樂無比了?!庇鋹傊楫a生于克服了由于困難所造成的苦惱,具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
例如:如圖2,已知點P是正方形ABCD內一點,PA∶PB∶PC=1∶2∶3,求∠APB的度數.
探求:已知條件非常簡單。學生思考了一段時間,不得其解。有一個同學問我是否題抄錯了,我肯定地說沒有。在學生的思路“山窮水盡”時,我稍加點撥:“請同學們利用旋轉知識去想想,想辦法把已知條件集中起來,如正方形是旋轉圖形,三條線段的比,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勾股定理)等?!边@時好幾個同學茅塞頓開。同學們互相討論、交流,得到解法。
具體方法:把△BAP繞B點順時針旋轉90°轉到△BCE處,故有∠APB=∠CEB,BP=BE,AP=CE,此時△P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時設PA=x,PB=2x,PC=3x,可求出PE=2x,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進行求解。
至此,學生深深感到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學習積極性也隨之高漲。
五、學以致用,激發(fā)愉悅感
教學大綱指出:“要使學生學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任何知識的學習有用才會有學的興趣,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實際,訓練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要建立一個50平方米的正方形展廳,它的邊長是多少?這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目前中考中開放性題目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如銀行存款利息的計算方面,考查的是學生的生活應用能力。
現在人們熱衷于利用節(jié)假日旅游,一定會考慮旅游費用問題,例如:甲、乙兩個旅行社服務質量相同,每人價格200元,甲社7.5折優(yōu)惠,乙社可以免去一人費用,其余的人8折優(yōu)惠,某單位有10至25人要去旅游,問選哪個旅行社才合算?這是典型的函數應用題,貼近生活,學生有興趣。
實踐證明,教師若能密切配合社會形勢,市場經濟變化動態(tài),及時滲透一些生活生產常識、金融投資常識、市場競爭常識,引導學生處處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經常給他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就會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巨大應用價值,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產生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