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把教師職業(yè)或者當成是德育工作者,或者看成是比家政工要求稍高的熟練工種。至于教學質量,用高考成績一把尺子衡量,“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學生分數(shù)以外的事情可以一概忽略。不幸的是,長此以往的教學成規(guī),不僅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而且將教師帶入了無邊無際的滅頂之災。
現(xiàn)今的教師們在高考指揮棒的驅使下,用一個模具加工學生,談何科研,談何學術?從而淪為教書匠。其實教書匠也是有一定的教學能力的,也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利益、權利、名譽等一切和教育本質無關的東西,都會把一個有教育思想的人鑄造成一個匠味十足的教書匠。
那不做教書匠,我們應該做什么?智慧型教師。我們應該對學術和專業(yè)作專門的研究,不但有學問,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教師不能單單將知識塞給學生就了事,還應該思考如何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悅,學得扎實,并且使學生習得學習方法,啟迪智慧?,F(xiàn)在的教師有三種狀態(tài):第一種狀態(tài),把教育的事當做學校的事來做,將學校布置的工作視為包袱。第二種狀態(tài),把學校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他們對于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或許有牢騷,但最終都會認認真真地去做,盡可能地去做。第三種狀態(tài),把自己的事當做教育的事來做。他們明確地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鎖定于教育,于是一切有價值的活動都圍繞教育展開。在他們身上有一種教育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他們不滿足于現(xiàn)狀,努力探求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把教育的創(chuàng)新看做人生最大的樂趣和最大的滿足,并且享受著探索路上的種種歡樂和痛苦。教師應該對教育活動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有自己獨特的追求,有獨立進行教育科研的意識和能力。第三種狀態(tài)才是真正的教師境界。如何才能成為這樣智慧型的教師?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實現(xiàn)。
一、教師應當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怎樣轉化學困生,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等。研究和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能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
二、教師應該增加綜合型知識
新課程體系中,每門課都會涉及多門學科知識,這要求教師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具有比課程內容更為寬廣的知識背景。教師必須具有對各學科知識建立有機聯(lián)系的能力,具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發(fā)展能力,具有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實際的能力。
三、教師應重新建立教學方式
在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收集信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營造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在學習中一定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教師的共識。如何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應該注意不要走入兩個極端:一是不敢放手,二是完全放手。在課堂上要注意幾點:(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4)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5)不過分夸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習慣的發(fā)展層次,以便靈活地制訂教學計劃。
四、教師的教學模式應靈活
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但不要過于形式化。在教學中,有時我們總是想著如何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用什么手段體現(xiàn),往往沒有注意到教學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全面發(fā)展。只要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就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就是好課。現(xiàn)在各地的教學都流行統(tǒng)一教學案,用一個內容一個形式上課,這由原先的“單打獨斗”進入了極端的“隨波逐流”,課堂教學沒有創(chuàng)造沒有個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想的是如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或進步,而不是考慮用什么方法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
教書不再是我們唯一的標準,育人更是我們更高的追求。教師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yè),教到老,學到老,必須隨著社會發(fā)展而時刻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當某一天,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是書本中現(xiàn)成的知識,而是物化在書本中一種人生智慧的時候,就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劉永和.甘當“教書匠”[J].上海教育科研,2002,(2):61-78.
[2]管建剛.不做教書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