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獻禮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認識百分數》。
教學思考:
“認識百分數”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數學概念教學到底是教“形式化的定義”還是追求學生思維上的“真理解”呢?顯然,概念教學追求的是后者,教學應該由“傳授知識”向“發(fā)展思維”轉變。學生是否理解一個概念不在于能否說出它的“定義”,而在于能否把握概念的本質,能否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該概念去判斷、思考、解決問題。
概念建構首先要分析概念的結構,明確概念的能力構成,清楚學生應該掌握概念的哪些要素?!鞍俜謹怠备拍畹慕Y構要素大致分為四個層次:百分數的定義及讀寫——百分數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對“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理解,怎么得到的?誰與誰比?誰是單位“1”等等)——百分數只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不代表具體數量的大小——運用百分數的意義判斷百分數應用的正確性與合理性(數感)。
可是,綜觀“認識百分數”的諸多教學設計,教師大多定位在會用“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來描述百分數的具體意義。比如,學生看到羊毛衫標簽上的“86%”能夠說出這個86%表示 “羊毛含量是羊毛衫的86%”,就被認為掌握了百分數的意義。對于百分數和分數、比之間的關系的探討,則側重于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qū)別,而對于百分數和比的聯系與區(qū)別常是一筆帶過,有的甚至沒有涉及。教學止于“傳授知識”,缺乏深度,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明顯不足。
對學生的課前調研發(fā)現,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百分數,并且能夠正確地認讀。對于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如“果汁含量56%”“含棉100%” 之類表示部分與整體關系的百分數比較容易理解,大多數學生能夠解釋它們的具體意義,而對于兩個量的比較則表述不清。更重要的是,他們并沒有有意識地去思考不同生活場景中百分數的聯系,即還沒有從抽象的角度去認識百分數。顯然,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要讓學生“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把生活經驗抽象為數學知識,幫助學生領悟概念的本質。
綜上所述,教學“認識百分數”時應該以分數和比的知識作為生長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先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再在描述百分數的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比較不同情境中百分數之間的聯系,進而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數學意義;然后再從數學意義的角度理性地分析現實中百分數的含義;最后,通過具體情境下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比較,弄清百分數與其他概念的聯系與區(qū)別,更深刻地理解“百分數又叫做百分比或者百分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百分數概念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經歷百分數的產生過程,感受百分數的應用價值,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讀寫百分數,理解百分數與分數、比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驗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發(fā)展數感。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百分數、分數和比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概念
師:體育課上,同學們進行投籃練習,其中對三名同學的投籃成績統(tǒng)計如下。
(出示表格一)
師:你覺得他們三個中誰的投籃水平最高?為什么?
(投中18個,也許是投了100個才投中18個;投中13個,也許是投了15個就投中13個。因此,光憑投中次數不能判斷誰的水平高,還得知道“投球總數”)
(出示表格二)
師:他們的投球總數還真的不一樣,現在你能一眼看出誰投籃比較準嗎?
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并作適當點撥。
學生中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1)用減法,求出“投不中的次數”再比較。
追問:這種方法可以嗎?為什么?
(2)求出投中次數占投球總數的幾分之幾,再比較。
出示:投中次數占投球總數的幾分之幾也叫做投中的比率。
(出示表格三)
(隨學生口述,出示:楊明投中次數是投球總數的17/25,張華投中次數是投球總數的3/5,王成投中次數是投球總數的13/20)
師:現在你能比較出誰投得準一些了嗎?(需要“通分”)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68/100>64/100>60/100。
師:在生活中,為了便于統(tǒng)計和比較,這些分母是100的分數通常寫成這樣的形式(出示:68%、60%、65%),這些叫做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
讓學生試讀三個百分數,集體評議。
思考:課始,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誰的投球水平更高”的問題情境,并且精心設置,讓投籃信息分步呈現,營造了一種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隨著信息的逐次出現,學生認知心理上的平衡狀態(tài)不斷遭到破壞,從而激起他們的認知沖突,在辨析中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在認知沖突與爭論中看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到此,“百分數”的出現便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強制”和“告訴”,而是蘊涵著更為豐富意義的“需要”和“方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了百分數的價值,也為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積累了比較充實的感性認識。
二、充分感知,概括意義
(介紹百分號和百分數的寫法)
師:68%表示什么意思?這是投中次數和哪個數比較?
歸納:投中次數是投球總數的68%。(板書)
師:誰是單位“1”?(投球總數) 大家看,百分數的寫法有什么特點?在原來分數的分子后面添上百分號就成了百分數,后面這個符號就叫百分號。(示范寫:60%)
師:想不想自己也來寫一寫?好,我們就來寫一寫百分號,比一比,在20秒的時間內,誰能寫得又好又多。開始!(20秒后喊停)如果我們計劃完成的數量是10個,你能用百分數表示你實際完成的情況嗎?
追問:60%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實際完成數量是計劃完成數量的60%)
師:這是哪個數跟哪個數比?誰是單位“1”?
師:實際完成了120%(在60%后板書120%),他寫了幾個?你怎么知道的?
(板書:120%=1.2倍)
師:大家在生活中見到過百分數嗎?
全班交流。
師:大家能舉出這么多例子,說明百分數怎么樣?(在生活中很常見,百分數的應用很廣泛)老師這里也找了幾個百分數,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出示)說說下面的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
(1)2010年廣州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tǒng)計圖,中國占41.7%,韓國占15.9%,日本占10.1%,其他國家占32.3%
師:這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金牌分布統(tǒng)計圖。中國的成績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雖然看不到到底獲得了多少枚金牌,但是這些百分數非常容易比較,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中國的金牌數最多。誰來說說41.7%表示什么意思?
(隨學生回答,板書:中國獲得的金牌數是金牌總數的41.7%)
師:這是哪個數跟哪個數比?誰是單位“1”?
全班交流。
(2)目前的中國已經是一個體育強國,運動員們摘金奪銀。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比如我們的視力。據統(tǒng)計,某市學生的近視情況如下:
師:18%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小學生近視的人數是小學生總數的18%)
師:這是哪個數跟哪個數比?誰是單位“1”?你知道有百分之幾的小學生不近視嗎?(1-18%=82%)
師:49%表示什么呢?這是哪個數和哪個數比?誰是單位“1”?64.2%呢?
師:觀察、比較這組數據,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年級越高,學生的近視率越高。
師: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可要好好地愛護它??!
(3)在體育達標測試中,602班的達標率是95%。
師:95%表示什么意思?(板書:達標人數是全班人數的95%)這是哪個數和哪個數比?
師: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百分數的含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引導歸納: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板書)
思考:汲取生活中的百分數知識,擴大視野,引導學生去體會、表述和感悟不同百分數之間的共同點。在充分感知百分數材料的基礎上,提煉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同時,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溝通聯系,深化理解
師:知識之間常常是相互聯系的。從百分數的意義來看,你覺得百分數與我們原來學過的哪些知識有聯系?先不急著回答,大家在完成下面這組練習之后一定會體會更深。(學生在作業(yè)紙上獨立完成下面的練習)
1.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請分別用分數、比、百分數表示涂色部分與整個大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分數: ()( ) ()
比: ()( ) ()
百分數: ()( ) ()
師:第3幅圖,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97%,空白部分占百分之幾?(3%)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合起來就是“1”(100%)。你發(fā)現百分數和哪些知識有聯系?(分數、比)百分數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數,它和分數、比的意義有相同之處,所以百分數又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板書)
2.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下面兩個數的關系嗎?
可可家的圖書數是樂樂家的10倍。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樂樂家的圖書數是可可家的1/10;
樂樂家的圖書數與可可家的比是1:10;
樂樂家的圖書數是可可家的10%。
小結:百分數和分數、比都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3.選擇合適的數填空。
108% 75% 100% 0.03% 75/100
(1)我國神舟飛船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八號全部發(fā)射成功,成功率是()。
(2)某車間經過技術改良,現在每月產量是原來的( )。
(追問:為什么選擇108%?其他百分數合適嗎?)
(3)一條繩子長約()米。
(追問:為什么選擇75/100?填百分數合適嗎?)
小結: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不能表示具體的數量。分數不僅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還能表示具體的數量。
(4)我國的土地面積正以每年()的速度被沙漠侵吞。
師:大家可不要小看這0.03%,誰是單位“1”?(我國陸地面積)這可是960萬平方千米的0.03%啊!面積大約是3000平方千米。大家知道嗎?西湖的面積大約是6平方千米,所以我國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面積大約有500個西湖那么大呀!聽到這個數據,你有什么想法?(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
思考:精心設計練習,使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逐漸變寬、變深、變清。通過為學生提供具體的素材,把知識間的區(qū)別與聯系放到具體的情境中進行研究,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爭辯的過程中達成共識,難點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通過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選擇合適的數,不僅內化了新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五、回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