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美聯儲針對金融動蕩、信貸收縮和經濟減速,在常規(guī)貨幣政策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
關鍵詞次貸危機貨幣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利弊分析;啟示
一、背景
2007年美國爆發(fā)次貸危機,次貸危機引發(fā)信貸緊縮,信貸緊縮對美國實體經濟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為:住宅投資急劇下降、企業(yè)投資急劇下降和個人消費支出的減少。信貸緊縮影響了實體經濟,使美國陷入了經濟衰退。為了應對危機,美聯儲采取了定量寬松(QE)的貨幣政策并在常規(guī)貨幣政策的基礎上采用了一系列諸如TAF、PDCF、TSLF、AMIP等貨幣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
二、政府的應對政策
1.危機發(fā)生后美聯儲采取的常規(guī)貨幣政策措施
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品種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以及其他債權的買賣及回購交易等。鑒于存款準備金政策對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影響比較猛烈,目前美聯儲已經很少通過這種手段進行調控了。美聯儲通過適時調整再貼現總量及利率,明確再貼現票據選擇,實現貨幣信貸總量調控目標,合理引導資金流向和信貸投向。次貸危機發(fā)生后,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于2007年8月首先降低了貼現利率后,釋放出寬松貨幣政策的信號。目前,貼現利率已經降到0.5%的地位,為緩解金融機構資金壓力提供了較好的支持。
2.美聯儲應對危機的貨幣政策創(chuàng)新
(1)針對存款機構的工具創(chuàng)新:定期貼現措施(TeYnl Discount Window Program)是對傳統貼現窗口的拓展,它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表現延長貸款期限上。美聯儲將這一期限延長到最長90天的時間。定期拍賣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TAF)。即通過招標方式向財務健康的存款類金融機構提供貸款。TAF的期限主要有28天和84天兩種,2008年9月19日又增加了一種遠期TAF,解決了在標準貼現窗口借款不活躍的問題。
(2)針對交易商的工具創(chuàng)新: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PDCF),它使一級交易商獲得了與存款機構相同的進入貼現窗口的權利,一級交易商可以按存款機構同樣的貼現率借款,資金數量取決于交易商的需要,而且利率是固定的,抵押物可以是各種投資級證券。2008年9月14日PDCF抵押品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三方回購市場的抵押品。定期證券借貸工具(TSLF)是一項針對一級交易商的固定期限借貸便利。TSLF允許交易商以缺乏流動性的證券做抵押來投標,交換高流動性的國債。這項便利意圖提高金融市場中國債和其他抵押證券的流動性,從而使金融市場的功能更加成熟。它不直接進行資金的借貸,不需要公開市場操作來對沖TSLF頭寸。
(3)針對貨幣市場的工具創(chuàng)新:資產支持商業(yè)票據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便利(AMLF),AMLF允許存款機構、銀行控股公司和外國銀行在美的分支機構以高質量資產支持商業(yè)票據(ABCP)為抵押,從聯儲獲得相應的資金,期限一般為資產支持商業(yè)票據(ABCP)的到期日,最長不得超過270天。
(4)針對特定企業(yè)和法人的工具創(chuàng)新:商業(yè)票據信貸便利(CPFF),開創(chuàng)了美聯儲直接將貸款給企業(yè)之先河,有人稱美聯儲由“最后貸款人”變成了“直接貸款人”,但CPFF對于緩解特定企業(yè)資金緊張具有重要意義。
定期資產支持證券信貸便利(TABSLF)。所有擁有合格抵押品的個人、法人均可以參加定期資產支持證券信貸便利,可以將近期發(fā)行的美元計價的AAA級的ABS(包括汽車貸款、學生貸款、信用卡貸款和其他中小企業(yè)貸款等)抵押給美聯儲,從而獲得相應的融資支持。
三、貨幣政策創(chuàng)新的意義分析
美聯儲在應對危機過程中,通過貨幣工具創(chuàng)新為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注入流動性,維持金融穩(wěn)定和市場信心,防止信貸緊縮和經濟衰退,應對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為了解決實體流動性問題,美聯儲不得不代替金融部門承擔了融資功能。利用TAF、CPFF、TABSLF等創(chuàng)新工具,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履行“最終貸款人”的同時承擔了“第一貸款人和惟一貸款人”的角色,對穩(wěn)定經濟金融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創(chuàng)新貨幣政策也存在一些弊端:(1)流動性短缺、流動性陷阱與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2)金融危機貨幣政策傳導鏈條的斷裂,(3)美聯儲與財政部的關系及獨立性問題值得關注,(4)“輸血”和“疏通管道”同樣重要,(5)未來通脹風險不容忽視。
四、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啟示
1.實行多元化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作用
多元化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有利于危機時期結構調整目標的實現對政策工具進行創(chuàng)新, 央行工具箱中儲備各種類型的政策工具大有裨益。
2.在靈活使用非常規(guī)政策的同時必須遵循一定條件和原則
非常規(guī)政策只有在市場嚴重失靈的前提下,當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損時才啟用, 不能將之運用于干預市場的常規(guī)手段。
3.進行全方面、多層次的流動性監(jiān)測在金融危機救助過程中意義重大
我國央行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流動性監(jiān)測工作: 一方面要加強央行金融監(jiān)管協調職能, 擴展流動性監(jiān)測范圍。央行需要加強對證券、保險、財務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地方性銀行和信用社等機構流動性情況的監(jiān)測分析, 建立全面的流動性監(jiān)測機制, 保證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要完善現有的流動性監(jiān)測指標體系,加大流動性的監(jiān)測深度。
作者簡介:趙歡歡(1989—),女,河南許昌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yè)2009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論研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