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軍
一、課前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導入課文時應盡量采用多種導入方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認識到語文學習的趣味和魅力。學生對課文有了興趣,教師在對課文進行講解時,學生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容易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有些教師認識不到學生的主客體地位,在備課時設置了很多問題,并給每個問題制定了標準答案,在上課時引導學生按照標準答案閱讀課文,這不但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也使學生覺得閱讀課枯燥乏味,時間久了就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觀念,還給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
二、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
良好的閱讀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中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許多教師不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當代的教學當中已經(jīng)落后了,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旨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屬于應試性教育模式。而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需要學校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性人才。而中職學校又是專門為社會提供應用性人才的學校,所以更要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進,要利用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性思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比如案例分析法、興趣教學法等等來進行教學活動。應當充分地利用新型教學模式的先進作用來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講,起到擴充知識面和陶冶情操以及加強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作用,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在中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一)給學生提供主動閱讀的條件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學條件。首先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學時間,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學的能力。在閱讀訓練當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交流,對自己在閱讀當中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主動地提出來進行討論。同時,對于閱讀當中遇到的較好素材,可以提供給大家共同欣賞,還要對學生展開擴充閱讀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知識量。在閱讀課上,教師要盡量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閱讀,并且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樣一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再者也通過學生自主選擇有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
(二)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就要求教師在積極引導學生的同時,加強對相關的閱讀方法的教育,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并且能夠從閱讀中積極的獲取有用的信息,從而完成知識積累的過程。當前的中職學校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學生的言傳身教,而不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這點嚴重地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通過語文活動提高學生積極性
語文閱讀教學課程中,還要充分地考慮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輸出。因為語文的閱讀,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雙向模式。閱讀相當于輸入,語文課程的學習光有輸入不行,還必須要有輸出,才能將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充分地轉(zhuǎn)變?yōu)槟芰ΑK?,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地設計一些相關的語文活動,比如閱讀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等。通過語文活動的舉辦,一是促進了學生語文知識的轉(zhuǎn)化;二是舉辦語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五、利用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中職學校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專業(yè)的技術性人才,當前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最缺乏的正是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中職學校的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閱讀來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推薦一定的有代表性的閱讀材料,通過良好的閱讀素材的推薦,來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且要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教會學生從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積極的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并且能夠舉一反三。通過這一系列思維的培養(yǎng),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