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

        2012-04-29 09:03:17劉振宇
        高教探索 2012年6期
        關鍵詞:導師制民國高校

        收稿日期:2012-05-14

        作者簡介:劉振宇,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武漢/430079)

        摘 要:民國初期,為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生的學業(yè)與生活指導,陸續(xù)有部分高等院校借鑒西方先進教育理念,嘗試引入導師制,并取得一定成效。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后,國民黨為推行訓育,加強對高等教育的思想控制,將中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與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的導師制相結合,建立起國民黨統(tǒng)制的高校導師制體系。隨著一系列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相繼頒行,導師制開始在全國高校統(tǒng)一實施。國民黨統(tǒng)制下的高校導師制,雖然名義上是為矯正教育弊端,但實質卻是其掌控高等教育、束縛思想的特殊手段,因而實施未己便遭到廣大進步師生的抵制,最終歸于失敗。

        關鍵詞:民國;高校;導師制

        作為我國現(xiàn)行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導師制一直以來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養(yǎng)方式,本科生教育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并未涉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各級各類高校陸續(xù)擴大招生規(guī)模,我國開始步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這就給高等教育帶來極大壓力,對高校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是,部分高校開始在本科生教育中采用導師制,以解決因擴招而在思政教育、專業(yè)教學等方面出現(xiàn)的種種新問題,及彌補學分制的缺陷。與此相應,本科生導師制也逐漸成為當代高等教育研究的關注焦點,相關學術成果大量涌現(xiàn),研究范圍涵蓋內涵、價值、定位、類型、理論基礎、實踐經(jīng)驗、評價體系等諸多領域。但在既有成果之中,對民國時期高等院校①施行導師制的研究尚為稀見,且已有研究對象多為某所高校或某位教育名家等單一目標,既缺乏代表性,在研究的深度、廣度上也均有所欠缺,遑論對歷史經(jīng)驗的更深求索與學習借鑒。本文依據(jù)規(guī)章制度、校史文獻、傳記日記等原始資料,力求展現(xiàn)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之濫觴、演變與終結的全過程及其具有的歷史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一、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之緣起

        每一歷史事件的產(chǎn)生發(fā)展,總有特定的發(fā)生條件。因此,為全面考察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發(fā)展歷程與實質,必先追根溯源,對導致其產(chǎn)生的歷史基礎作以客觀分析,從而揭示內在的深刻動因。正如列寧所言,研究社會科學問題的最可靠方法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lián)系”[1]。

        高校導師制在民國時期的興起,大致可歸結為兩個因由。其一,民國高等教育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提供了孕育土壤。自辛亥革命以后,隨著教育部于民國初年相繼公布學制系統(tǒng)及大學規(guī)程,高等教育體制得以確立,各級各類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高等院校次第興起。據(jù)《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統(tǒng)計,截至1947年全國共有??埔陨蠈W校207所,在校生數(shù)量為155036人,涵蓋文、理、法、工、商等學科門類。[2]但就在民國高等教育取得一定發(fā)展成績的同時,其也在多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暴露出諸多問題:一是規(guī)章制度、課程設置、教育管理等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模仿歐美、日本的傾向,缺乏對本國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傳承及自身特色的體現(xiàn)。1931年,由德、法、英、波蘭等國教育家組成的國際聯(lián)盟教育考察團提出的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多數(shù)大學在教學方面存有的弊病之一就是“外國教育之影響甚巨,對于重要學科之研究,大半皆藉一種外國語為媒介,所用之材料及例證,亦多采自外國”。該報告書甚至斷言,“中國大學教學之計劃,若不參照中國之實際生活,反參照外國大學教學(或僅假想其如此)之情況,則民族文化必致墮落,僅有模仿而無獨創(chuàng)之研究與思想,則其所產(chǎn)生之后一代人材,亦必缺少適當之準備,不能各負其責,以解決中國當前之問題”。[3]二是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不高,考核不嚴,致使畢業(yè)生難以獲得社會認可。朱家驊在1931年8月所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大學畢業(yè)生的過剩,雖然是社會事業(yè)的不發(fā)達,需用大學畢業(yè)生的機會太少,但專門人材的缺乏,便不能不說是大學教育的失敗。這次高等考試,一般成績不良,很明白的是教育成績的反映?!绷_家倫在1934年1月發(fā)表的演講中也談到,大學生之所以不能得到社會的信用,癥結就在于很多大學長期以來的“粗制濫造”。[4]三是師生關系淡漠,彼此缺乏溝通交流,德育難以落實。身為大夏大學創(chuàng)校人之一的歐元懷對此有深刻認識,他指出:“今日各級學校的怪現(xiàn)象,莫過于教師與學生關系日漸疏遠……大學師生關系的疏遠,其程度比中小學尤為深刻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可以說完全只是智識上的交易關系。教師以智識出賣,向學校支薪,學生為取得文憑,繳費上課?!盵5]

        有鑒于此,部分有識之士開始思考如何結合本國學術傳統(tǒng)與國外先進經(jīng)驗,施行一種符合中國特點的高等教育政策。胡適就曾提出,應借鑒傳承千年的書院制度及其自主研究精神發(fā)展高等教育。[6]曾負笈海外的任鴻雋、陳衡哲夫婦對此談得更為直接深入,認為“當參合中國書院的精神和西方導師的制度,成一種新的學校組織……就是一個書院以少數(shù)教者及少數(shù)學者為主體;這個書院的先生,都有舊時山長的資格,學問品行都為學生所敬服,而這些先生也對于學校的求學品行兩方面,直接負其指導陶镕的責任”[7]??梢哉f,這些來自于專家學者的呼吁為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提供了思想依據(jù),起到了輿論導向作用。

        其二,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也與國民黨逐步收緊對教育的控制,尤其是在思想方面的控制密切相關。自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后,國民黨便處心積慮謀求對教育的掌控,以達成鉗制思想、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1927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制定《學校施行黨化教育辦法草案》,意圖以“黨義”作為控制學校的基石。[8]1928年5月,在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上“黨化教育”名稱被廢止,代以“三民主義教育”。[9]1929年3月,國民黨“三大”將教育宗旨確定為“三民主義教育”,并于同年4月正式公布。[10]隨著教育宗旨的確立,國民黨具有了控制教育的合法理由。為進一步加強對學校教育的全面掌握,其開始建立起覆蓋各類學校的訓育體制,一批規(guī)章制度相繼出臺。對于高等院校,國民黨更是著意加強其訓育功能,試圖將“三民主義”教育宗旨強加于廣大青年學生。如1931年9月國民黨第三屆中執(zhí)委頒行的《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中,即對高等教育的辦學目標有如下規(guī)定:“學生應切實理解三民主義的真諦,并具有實用科學的知識,俾克實現(xiàn)三民主義之使命?!薄坝栍龖匀裰髁x為中心,養(yǎng)成德、智、體、群、美兼?zhèn)渲烁??!盵11]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假借“統(tǒng)一思想、共御外侮”的名義,又先后頒布《青年訓練大綱》、《訓育綱要》等文件,并實行“訓導人員資格審查制”,繼續(xù)推行訓育。正是在此過程中,為進一步加強對高等院校師生的思想控制,國民黨開始謀劃施行全國統(tǒng)一的高校導師制。

        由是,在上述兩大因素的作用下,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具備了基本條件,進而正式登上近代中國的歷史舞臺,成為其時高等教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發(fā)展軌跡

        高校導師制在民國時期的施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jīng)歷了一個由分散自治到統(tǒng)一控制的歷史過程。

        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雛形,最早可追溯自民國初年。其時,已有部分與歐美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學校開始借鑒西方教育經(jīng)驗,自行引入顧問制度以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學業(yè)、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如在1916年秋,北京清華學校即采用“顧問制”,具體做法是:學生根據(jù)志愿任選一名教師作為顧問,不愿自選者由學校指派,一般每名顧問負責訓導10人左右。凡學生有關于學業(yè)、思想、家庭的問題都可向顧問請教,而當學生有過失時,學校亦需征詢所屬顧問的意見。1924年,清華學校又設立了由朱君毅主持的“學業(yè)指導部”,用以指導學生的行為。[12]與此相類,成立于1913年的金陵女子大學,建校不久即設有年級顧問和學生個人顧問,其性質、功用都與此后由國民黨推行的高校導師制頗為相似。[13]

        隨著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繼清華學校與金陵女子大學之后又有部分高等院校采用導師制,以提升教育品質。成立于1924年的大夏大學,于1929年4月開始施行導師制,以踐行立校之初提出的“讀書運動、師生合作”口號。1931年,河南省立百泉鄉(xiāng)村師范校校長李振云為達成“調劑師生生活,增進師生情感”之目的,在校內推行“生活導師制”,將各級學生分編為若干生活輔導組,每組由一位老師擔任生活導師,于課余或自修時與學生一起討論研究。[14]1932年10月至1933年10月間,北平師范大學先后頒行《學生生活指導委員會簡章》和《學生生活指導方案》,設立由校長、教務長、系主任、秘書、齋務課長、齋務分課主任、特聘教師等組成的學生生活指導委員會,以負責對學生的思想、課外作業(yè)、團體生活等進行指導。[15]1935年,國立北京大學開始采用導師制,每名教授負責訓導本系學生10名左右。

        相對于上述高校,浙江大學雖然就時間而論并非實施導師制的先行者,但其指導思想、導師體系等均較為完備且富于特色,可稱之為民國高校施行導師制的典范,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的不懈努力。早在留學美國之時,竺可楨已對哈佛大學的辦學體制倍加關注,其中也包括導師制。1936年接掌浙江大學后,竺可楨即著手借鑒哈佛大學導師制的精髓,在浙大推行導師制。在1936年5月舉行的補行校長宣誓就職典禮上竺可楨便指出,中國古代高等教育強調德智并重,譬如書院就是以陶冶人的品格為首要,而現(xiàn)行師法于歐美的高等教育因組織體系不健全,以至于放棄了德育。他還援引哈佛大學歷年校長報告提出,“我們可以曉得該校行了導師制后,學生成績比前優(yōu)越。至于訓育方面,行導師制更易見效。目前我國大學里有一種極壞的現(xiàn)象,就是教師在校上課,退了講堂以后,就與學生分手不見面。這種教而不訓的制度,急應改良?!盵16]竺可楨在就職典禮上的這番答詞,為其后浙江大學施行導師制奠定了基礎。這項制度自1937年秋季開學起實行??箲?zhàn)爆發(fā)后浙江大學被迫分途內遷,其間為加強學生訓育工作繼續(xù)推行導師制,以實現(xiàn)“各教授于授業(yè)解惑之余,對學生之思想行為,更予以適當之指導,而師生之關系,亦可更臻密切”。具體做法是:將每十余名學生分為一組,由一名教授負責訓導,課余時間或召集談話,或遠足郊游,從而增進師生溝通,密切情感聯(lián)系。[17]

        就在部分高校依據(jù)自身特點和現(xiàn)實需求主動施行導師制的同時,國民黨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出臺統(tǒng)一的導師制制度,以全面加強對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領域的思想控制。1930年4月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在南京召開,會上對教育部教育方案編制委員會制訂的《改進全國教育方案》進行議決,以配合國民黨的“訓政建國”方針。[18]在此項方案的“改進高等教育計劃”部分中,明確提出“國立各大學教授講師除教室授課外,應規(guī)定時間,在校內接見學生,負個別指導的責任;師生宿舍都具備者,應提倡試行導師制度(Tutorial System)”[19]。1936年4月《??埔陨蠈W校特種教育綱要》頒布,其中強調“各校訓育職務應由校長及多數(shù)教職員共同擔任,不可僅由少數(shù)訓育人員負責”。“盡可能范圍內,推行導師制度”。[20]同年出臺的《中央改進各級教育計劃》也提出:“中等以上學校力求教訓合一。凡校長各主任各專任教員、教官、童子軍教練員,共同擔負訓育責任,積極指導,并于??埔陨蠈W校酌量推行導師制度?!盵21]1938年1月陳立夫接任教育部長后,其為加強國民黨在高校的控制力,加快了施行導師制的步伐。1938年3月28日教育部發(fā)布第1526號訓令,通令頒行《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綱要》和《實施導師制應注意之各點》,從而揭開了高校導師制正式施行的序幕?!吨械纫陨蠈W校導師制綱要》對施行導師制的根本原因進行了闡述:“本部為矯正現(xiàn)行教育之偏于智識傳授而忽于德育指導,及免除師生關系之日見疏遠而漸趨于商業(yè)化起見,特參酌我國師儒訓導舊制及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辦法,規(guī)定導師制,令中等以上學校遵行?!逼鋵θ绾螌嵤熤谱饕栽敿氁?guī)定,其中特別指出:“各組導師對于學生之思想與行為各項,應負責任。學生在?;虺鲂:笤趯W問或事業(yè)方面有特殊之貢獻者,其榮譽應同時歸于原任導師。其行為不檢思想不正如系出于導師之訓導無方者,原任導師亦應同負責任?!倍秾嵤熤茟⒁庵鼽c》則不僅更為詳盡地闡釋了施行導師制的必要性與作用,還向校長、導師及學生家長提出了具體要求,強調“導師制之能否成功,大部分系于校長”、“導師為直接實施訓導之人,其重要更不待言”、“學生家長對于導師制之推行,亦負有責任”。[22]1939年3月,教育部為討論抗戰(zhàn)建國時期教育實施方案于重慶召開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會上對“現(xiàn)行大學導師制應予修改案”及大學訓育機構設置問題進行了討論。[23]此次會后,教育部根據(jù)大會決議先于當年5月公布施行《大學行政組織補充要點》,其中規(guī)定在大學設立訓導處負責訓育工作[24];后于7月13日頒布《切實推進導師制辦法》,對高校導師制的施行再度加以綱領性指導。[25]至此,由國民政府統(tǒng)制的高校導師制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隨著統(tǒng)一的高校導師制規(guī)章制度的陸續(xù)出臺,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廈門大學、云南大學、齊魯大學等高校紛紛依據(jù)制度及本校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細則,而原先已自主施行導師制的學校也根據(jù)教育部規(guī)定對原有導師制條例進行了調整和改進。除有校一級的導師制規(guī)章之外,一些學校的二級院系也制訂了導師制細則。如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教育系即有《導師制訓導綱要及實施辦法》,并附有各類內容詳細的調查表、考察表、報告表、評判表和訓導紀要。[26]

        雖然國民黨對導師制曾寄予厚望,意圖以此對高等教育領域進行思想控制,但此項制度卻并未施行很久??箲?zhàn)勝利后,受其時政治格局影響,國民黨已無法再依靠導師制掌控高等院校,因而決意繼續(xù)改革訓育體制。1946年7月教育部召開高等教育會議,會上對導師制和訓導長進行了討論,最終決定廢止導師制。[27] 1947年,教育部公布《專科以上學校訓導委員會組織規(guī)程》,為增進訓導效率設立訓育委員會,除校長、教務長、訓導長、總務長及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員外,另由校長選聘教授3至15人擔任委員。[28]至此,高校導師制正式由訓育委員會取而代之,退出了近代中國的歷史舞臺。

        三、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效果

        鑒于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實施歷經(jīng)了由分散自治到國民黨統(tǒng)一控制的發(fā)展過程,因此在評價其施行效果之時也須作以分別討論。

        在部分高校自行引入導師制的時期,其主要用途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密切師生關系,以及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學業(yè)、生活的指導作用,兼顧了德育與智育。如燕京大學在試辦牛津劍橋式導師制時,即采用個人指導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新型教學體制:有專職導師負責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生活。學生平時不到課堂上課,而是根據(jù)導師劃定的書目自學,定期寫出讀書心得,按規(guī)定時間與導師會面,接受導師的課業(yè)指導。每兩周所有學生集合一次進行集體討論,由一個人提出問題,互相質詢辯難,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啟發(fā),最后導師做出分析評論。其優(yōu)長之處在于,既使學生注重獨立思考、觸類旁通,也能使導師了解學生的理解深度,因材施教。[29]又如,竺可楨對導師制在浙江大學內遷過程中對于聯(lián)絡師生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贊賞有加,認為“這是全校精神最融洽的時候”[30]。由此可見,處于自治時期的導師制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起到了促進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功用,使學校的教育效能得以提升。

        然而,隨著國民黨統(tǒng)制的高校導師制體系的建立,導師制的性質與功能都發(fā)生了徹底改變,從高校用以提高教育質量的創(chuàng)新方式變?yōu)閲顸h控制高等教育的直接手段,由兼顧德育智育轉為德育為主、智育為輔。由是,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效果逐漸趨于負面也就成為不可逆轉的態(tài)勢了。錢鍾書先生在其代表作《圍城》中就借主人公方鴻漸和趙辛楣之口對國民黨統(tǒng)制下的高校導師制予以辛辣諷刺,特別是將導師對學生畢業(yè)后的行為負有連帶責任的規(guī)定比作封建王朝的連坐制。[31]《圍城》關于大學施行導師制的描述雖系小說家言,但并非空穴來風,書中所述大學的現(xiàn)實原型就是抗戰(zhàn)時期位于湖南藍田的國立師范學院。[32]該校于1939年1月正式開學后即實施導師制,設院級主任導師一名,另聘部分教授擔任導師,每名導師負責管理5至15名學生。至于具體施行情況,一位曾到過該校的學者有如下記述:“導師的威嚴極大,學生同導師的關系就如父子一般……有一次,一個同學在校內碰見他的導師忘記敬禮,衣領又沒有扣好,被那位導師罵得‘狗血淋頭,這個學生當場痛哭起來。學生的成績又大部受導師的‘印象分數(shù)的限制,就是說你的功課本來能夠及格,導師對你的印象如果不好,便沒有及格的希望了。這位挨了罵的學生,后來他那門功課就只好再補考一次?!盵33]這段生動的描述充分說明,導師制的性質與功能在國民黨的統(tǒng)制下已然發(fā)生異化,不但與高校自主施行時期有本質區(qū)別,即使與國民黨在規(guī)章制度中標榜的功用相比也相去甚遠,因而必然會受到廣大進步師生的抵制。如在富有民主傳統(tǒng)的武漢大學,校長王星拱對導師制的實施并不熱心,“每學期僅于期中公布導師及學生名單一次,其他并無任何工作”。為迫使武漢大學切實施行導師制,國民政府教育部不僅多次給予嚴厲批評,還接二連三派人到校督促,陳立夫、白崇禧等曾親赴武漢大學訓話,以求控制學生思想。[34]

        高校導師制于施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也在學界引發(fā)巨大爭議,關于導師制的爭論、探討一時之間成為熱點,相關著作、論述不斷涌現(xiàn)。②其中支持者有之,如曾任浙江大學訓導長的姜琦在《大學之導師制度》一文中稱:“若在整個的教育體系上講,所謂‘導師制,乃是一種良好的制度,不容許我們有所異議,有所非難的。即使現(xiàn)行的導師制,因導師人選及學校設備等問題未曾解決而有此障礙,但是我們應當在現(xiàn)有的情形之下,盡量做去……我想不出十多年,導師制必能由草創(chuàng)而逐漸進入于有辦法的階段,然后再臻于美善之境域?!盵35]而批評反對、要求改革之聲更為強烈。錢穆指出,“論者率謂大學教育,不當偏重智識之傳授,即同時應注意及于學者人格之鍛煉,品性之陶冶,于是而有導師制度之倡議。然就鄙見所及,則今日教育部所欲積極推行之導師制,乃與現(xiàn)行大學教育根本精神捍格不相融。若僅求于現(xiàn)行大學制度中硬插進一導師制度,正如于現(xiàn)行全部大學課程中硬插進一門黨義與一門軍事訓練耳?!薄耙辣烧?,大學有教授,則不必再有導師。若大學教育能有造就通才之師資,則其人格之鍛煉與夫品性之陶冶,亦已一以貫之矣。更不必騎驢而覓驢,疊床而架屋也?!盵36]馬寅初在中央大學演講時,更是痛罵導師制的反動,束縛學生思想與人格的獨立發(fā)展?!洞蠊珗蟆穭t在社評“新政與新人”中對其時導師制的施行作了這樣一個總結:“少數(shù)無聊教員,平常學問人格都有問題,則借‘導師制的美名與學生酒食征逐,于是教員博得學生好感,而地位穩(wěn)固,學生也以得教員交結而不愁學分不夠,這樣將給學校造成一片頹風,且以彼此廝混之故,益增派別斗爭波瀾。”[37]字里行間明顯表露出對導師制的不滿與抨擊。

        四、結語

        就歷史意義而論,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是近代中國學習借鑒歐美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先進經(jīng)驗的一次特殊嘗試,并且這種嘗試在初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質量確有裨益。而當國民黨統(tǒng)制下的高校導師制體系建立之后,盡管導師制被披上了“古為今用”與“洋為中用”相結合的華麗外衣,似乎顯得更為科學合理、更順乎國情,但基于國民黨謀求掌控高等教育的真實意圖,其實質難脫鉗制思想、束縛高校發(fā)展的窠臼,因而暴露出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是過分強調德育,智育退而居其次,嚴重違背教育規(guī)律,使得高等教育走向極端。二是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在導師聘任、責權分配、指導方式、時間要求、經(jīng)費開支等方面缺乏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致使導師制難以真正落到實處,發(fā)揮作用。三是國民黨以導師制作為控制高等教育的手段,使其由教育制度變?yōu)樘厥獾奶貏罩贫?,這不僅對高校的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產(chǎn)生重大負面影響,也嚴重束縛了廣大進步師生的思想。以上幾端都與中華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及國外先進經(jīng)驗背道而馳,所以導師制最終歸于失敗也就是合情合理、在所難免的了。

        對于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來說,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施行歷程也頗具啟示意義。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本科生導師制在我國部分高等院校的施行已有十數(shù)年之久。通過這些高校的不懈努力,本科生導師制確實起到了較好效果,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許與認可。然而,既有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仍存有不少亟待改進發(fā)展之處,譬如經(jīng)驗總結較多、理論建構較少,套用國外模式較多、利用本國成果較少,等等。就此而論,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的發(fā)展史是一個很好的典型示例,可從中汲取大量有用信息,為當代高等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的理論研討與具體實踐提供諸多可資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從而促使有中國特色的本科生導師制實現(xiàn)更快更好發(fā)展,進而提升各級各類高等院校的教育品質。

        注釋:

        ① 本文所論民國時期高等院校,系指國民政府統(tǒng)制下的各級各類??埔陨蠈W校,并不包含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各類高校。

        ② 關于民國時期高校導師制研究的具體情況,筆者將另撰文探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2][24][28]教育年鑒編纂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第5編高等教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89、42、8-14,3,3.

        [3]中國教育之改進[M].南京:國立編譯館,1932.156、183.

        [4]黃季陸.抗戰(zhàn)前教育概況與檢討[M].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93、129.

        [5]歐元懷.推行導師制平議[J].教育通訊周刊,1938(32) :4-7.

        [6]卞孝萱,徐雁平.書院與文化傳承[M].北京:中華書局,2009.1-4.

        [7]任鴻雋,陳衡哲.一個改良大學教育的提議[J].現(xiàn)代評論,1925 (39) :10-13.

        [8]曲士培.中國大學教育發(fā)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433.

        [9][18][23]教育年鑒編纂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第2編教育行政[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33,40,50.

        [1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5.

        [11][20][25]教育部訓育研究委員會.訓育法令匯編[M].1940.4,44,91-92.

        [12]邱椿.導師制的歷史背景之檢討[J].戰(zhàn)時知識,1938(6-7):10-11.

        [13]訓導處編印訓導概況[J].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42(10):4.

        [14]陳明章.國立河南大學[M].臺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236.

        [15]吳家鎮(zhèn).我國大學導師制之初步考察[J].教育研究,1936(71):91-108.

        [16]竺校長答詞[J].國立浙江大學校刊,1936(250):2844-2845.

        [17]本校實施導師制概況[J].國立浙江大學校刊,1938(4):3.

        [19] [21]黃季陸.抗戰(zhàn)前教育政策與改革[M].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164,469.

        [22]教育部.教育法令特輯[M].重慶:正中書局,1938.20-26.

        [26]許椿生等.李建勛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24-240.

        [27]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10卷[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06.167.

        [29]張瑋瑛等.燕京大學史稿(1919-1952) [M].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9.355.

        [30]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4卷[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4.94.

        [31]錢鍾書.圍城[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230-237.

        [32]黎澍紀念文集編輯組.黎澍十年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39.

        [33]李銳.窯洞雜述[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50-151.

        [34]吳貽谷.武漢大學校史(1893-1993) [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138-139.

        [35]姜琦.大學之導師制度[J].高等教育季刊,1941(1):29-47.

        [36]錢穆.文化與教育[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9.64、67.

        [37]延安時事問題研究會.抗戰(zhàn)中的中國文化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77.

        猜你喜歡
        導師制民國高校
        他們?yōu)楹味紣勖駠?
        電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學研產(chǎn)模式下的醫(yī)藥英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百家講壇(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開放大學“導師制”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軟件工程專業(yè)為例
        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在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傳記文學(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
        德育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
        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 97超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午夜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天堂|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国内精品少妇久久精品| 成熟了的熟妇毛茸茸|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香蕉| 国产精品情侣露脸av在线播放 | 一区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男男互吃大丁视频网站|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 91大神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2021|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婷婷久久| 亚洲性av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精| 国产精品亚洲av国产|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 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91精品蜜桃熟女一区二区|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天天综合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又湿又黄裸乳漫画无遮挡网站 |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99热久久精里都是精品6| 亚洲A∨日韩Av最新在线| 国产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久久免费视亚洲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