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98-01
語言,是課堂的主心骨。形象的語言,更能使課堂綻放光彩。
如果說一堂成功的課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的話,那么課堂上形象的語言則無疑是這首樂曲中的一個個震撼心靈的音符。
在研究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中,學生通過操作活動角,感受到個中緣由,卻無法表達出來?!袄蠋?,我覺得角的邊越大,角就越大?!薄安粚Σ粚Γ墙堑倪呍椒珠_,角越大?!薄皯撌墙堑膬蓷l邊越分開,角就越大。”……這時候,我點頭微笑:“噢,你們要說的意思是不是角的兩條邊像樹枝一樣叉開?。坎骈_的距離越大,角就越大,叉開的距離越小,角就越小?!币徽Z道破,學生們欣喜得手舞足蹈:“是啊是啊,就是這樣!”“叉開”一詞讓學生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形象的語言不露痕跡地把重點和要點都講明了。可見給數(shù)學課堂語言加點“料”,在課堂上運用形象的語言進行引導,能讓學生在一種充滿誘惑力和感染力的氛圍中去學習,讓學生的情感與思緒在教師言語的熏陶下飛翔。
一、形象語言是一塊去舊更新的黑板擦
知識點的簡單疊加往往讓我們覺得數(shù)學課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能充分了解孩子們充滿童趣的心態(tài),用一些形象的語言來幫助我們教學,能大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更使這一刻的記憶深刻。剛認識分數(shù)的時候,學生經(jīng)常分不清到底是分母在上,還是分子在上。我靈機一動,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同學們,你們小時候也總是讓媽媽背吧。你看分母背著分子,就像你們的媽媽背著你一樣,媽媽多么偉大?。 苯淌依镱D時鴉雀無聲,從此以后,再也沒人把分母和分子顛倒了。我想,學生們的這次關于分子和分母的記憶應該是永生難忘的。
六年級上冊學習倒數(shù)時,學生們在寫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時,總喜歡用等號去連結數(shù)和它的倒數(shù),幾經(jīng)糾正,卻還是改不過來。在一次作業(yè)講評課上,我指著本子,模仿倒數(shù)說:“我很生氣,別以為我是它的倒數(shù),我就一定要和它一樣!到底誰了解我?”一學生馬上意識到,站起來說道:“我了解你!數(shù)和它的倒數(shù)是不相等的。”不少學生在下面改起來。我狡邪一笑:“哦?真的嗎?”那些正起勁改的學生又面面相覷了,不是這樣嗎?我慢悠悠說:“難道沒有特殊情況嗎?”“有,當這個數(shù)是1的時候,它的倒數(shù)也是1。這時候數(shù)和它的倒數(shù)是相等的?!比嘁黄駠u,原來如此。一堂課,當你用自己飽滿生動的語言去引導、去溝通,必然會贏得學生的共鳴。
二、形象語言是一塊聚集思緒的吸鐵石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很難想象,一個語言平平的教師能夠吸引見多識廣、尋求挑戰(zhàn)的孩子。只會講一大堆抽象的數(shù)學語言的老師,讓學生們感到遙不可及。
在鋼鐵煅燒的問題上,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長方體鋼材經(jīng)過煅燒變成了正方體,一碰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教室里的腦袋不禁都矮了半寸。“哈哈”我笑著打趣道:“怎么,只允許變形金剛變,不允許長方體變?”哈哈……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趁熱打鐵:“變變變,長方體變成正方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學生開始思考了:“老師,形狀變了,但是體積是不變的。”“是呀,就像同學們的橡皮泥一樣,你可以把一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是正方體。但是,它們的體積是不變的?!鄙鷦佑腥さ恼Z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就成了課堂的焦點。這時,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高質量的。又如在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94-(24-17)時,去括號時會算成94-24-17 ,許多老師都會想到把小括號比作保護傘,有了它就可以先運算,如果你想丟掉這頂傘,就要看看外面的天氣符號,遇到 “+” 表示陽光燦爛可以大搖大擺走出來,若遇到 “-” 表示陰雨綿綿應搖身變一變里面的符號再走出來,學生聽了哄堂大笑。教師用幽默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縮短了師生距離,營造了良好的教與學的氛圍。
曾有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點燃的火花把。要想點燃學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獨具匠心的引導,讓其自然地產(chǎn)生一種學習的需要。
三、形象語言是一幕飽滿的生活舞臺劇
“像樹枝一樣叉開” ,這樣具體形象的語言贏得了學生的青睞,這是一幕活生生的生活舞臺劇。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在教學循環(huán)小數(shù)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何為循環(huán),老師們也絞盡腦汁。有的是用周而復始的春夏秋冬作例,有的念著“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的打油詩,讓學生們在這些文字中,感受循環(huán)反復,從而理解循環(huán)。這一過程,不僅增進了學生的理解,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而且真正地讓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
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教師說:“如果把語文的感性與數(shù)學的理性有機融合,數(shù)學課堂定會光彩照人!”是啊,數(shù)學課堂語言是要加點“料”,變單純事物描述性語言為情景趣味性語言;變枯燥推理性語言為懸念啟發(fā)式語言;變生硬的評價性語言為婉轉的激勵性語言……讓趣味橫生的數(shù)學課堂不乏理性思考,讓生動活潑教學形態(tài)充滿人文氣息,讓積極和諧的數(shù)學學習散發(fā)陣陣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