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珍
〔關鍵詞〕 民族地區(qū);學困生;轉化;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07—0059—01
民族地區(qū)受師資等條件制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到了初中,兩極分化更為明顯,學困生數(shù)量進一步增加,這嚴重干擾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困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產(chǎn)生消極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學困生成因,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其轉化,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樹立自信心
1.激發(fā)行動是前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產(chǎn)生不同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得到合理滿足時,便會滋生出更高層次的需要。但是當某一階段的需要得不到合理滿足時,就會影響今后的發(fā)展。這就是需要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需要是發(fā)展的推動力,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往往離不開需要的合理滿足。因此,教師要不斷挖掘學困生階段學習的需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2.正確評價是關鍵。評價的主要方式是鼓勵和表揚,心理學家們曾專門把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影響做了對比試驗,發(fā)現(xiàn)鼓勵組的學生進步最大;表揚組其次;批評組開始進步,然后直線下降;不批評、不表揚組學生的成績最差??紤]學困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規(guī)律,教師應更多地采用鼓勵、表揚的方式,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收到積極的效果。對結果加以肯定外,還要正確地說明原因,使學生認識到鼓勵和表揚并不是教師有意送來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是恰如其分的獎勵。對特殊的學習困難學生,我們還可以單獨為其制定評價標準。
3.相互尊重是保證。學困生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師的幫助。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fā)展的重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人格健康發(fā)展的保證。學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特別是在其需要時多加鼓勵既是對其人格的尊重,同時又是激發(fā)學生成功愿望的一種手段。鼓勵能幫助學困生正確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并在成功愿望的激勵下繼續(xù)努力。
二、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注重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如游戲、歌曲、猜謎、繪畫、編繞口令等學生喜聞見樂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運用“交流、互動”模式,將英語課堂變成說話的課堂,引導學生從機械的背誦變成靈活的會話運用,使他們有一種身在課堂之外的輕松感覺,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教學上必須適當調整教學要求和進度以適應學困生的認知特點,變灌輸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總之,只有幫助學困生不斷成功,學習動機才會從外部轉到內部,學習興趣才會產(chǎn)生。
三、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體驗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照顧學困生,不要讓他們處于被遺忘的角落,盡可能給學困生提供表現(xiàn)才能的機會,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給他們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回答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同時不要忘記對他們的鼓勵:Youre very clever!Very good!Great!Excellent!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課外輔導
對于學困生,單純地依靠課堂肯定不行,還需要英語教師多用一些課外時間來輔導他們,細心講解,耐心輔導,循循善誘,這樣他們的英語成績就會慢慢提高,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五、尊重、寬容、激勵學困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親愛的朋友,請記住,學生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苯處煵荒芰桉{于學生的人格之上,而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能使學生產(chǎn)生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尤其是對學困生,他們需要的是別人的關心和愛護,更重要的是尊重,在相互尊重的教學氛圍中,他們才敢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要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使他們產(chǎn)生強大的內在動力和自信心,從而升起學習的風帆。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