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管理體系”的施行,校本課程開發(fā)成為當前課程改革關注的一個熱點。筆者自2009年起,嘗試組建電聲樂隊。這個想法得到了學校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并積極為校電聲樂隊的組建提供物質條件,同時對電聲樂隊組建這項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的實踐策略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一、電聲樂隊的組建
我校的電聲樂隊“星憶樂隊”成立于2009年10月,前身是我校為豐富學生課外活動所進行的社團活動之一,是由原來的校吉他彈唱興趣小組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每屆隊員都有10人左右,都是精心挑選出的器樂方面的精英,由專職音樂教師任輔導員。電聲樂隊社團的學員分為正選隊員和候選隊員兩個等級,并針對不同等級進行不同的訓練,做到因材施教,全面發(fā)展。
“星憶樂隊”電聲社團的成立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展現(xiàn)自我才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樂隊平時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給他們在舞臺展示的機會,也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樂隊的相關活動升華對藝術的理解及領悟,并借助電聲樂隊合奏的橋梁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成立至今以來在老師具體的指導下、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校園文化建設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二、從社團到校本課程的蛻變
音樂課程進行校本化的探索與實踐,是開展學校音樂教育的必由之路,各校只是在形式上不同,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即以現(xiàn)代信息與通信技術作為課程的資源,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力為主,課程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在一種靈活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一種輕松、民主化的情境中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創(chuàng)作,使每一個學生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長期以來,中小學音樂課程存在追求專業(yè)化教學的傾向,其教學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了。音樂課程的改革的目的之一正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兑魳氛n程標準》除了在基本理念、課程目標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外,還提出了音樂課程的校本化問題。音樂課程的校本化不僅是對中小學音樂課程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對中小學音樂課程的發(fā)展。
我校的電聲樂隊創(chuàng)建以后,在學校組織的各項重大活動中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校園內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根據(jù)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和要求,學校將原來的電聲樂隊社團正式納入學校校本課程范圍之內。
三、形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
在排練和演出的過程中,我們主要讓學生們體驗生活,增進友誼,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和集體主義精神。通過一段時間的電聲樂隊訓練與磨合,電聲樂隊的成員們可以參與校內外的藝術實踐活動、參加各種節(jié)日歡慶活動。在時機成熟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參加社會上的演出,逐步形成演出影響力,為學校爭得榮譽。每次演出結束后我們樂隊成員都會坐下來進行評價總結,這個活動主要由學生們自我完成,因為每次的舞臺體驗是不一樣的,每位同學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活動結束后,學生們都能主動地聚在一起,將演出的心得講出來和成員們共享。其實,在喜悅和失落共享的過程中,我們樂隊成員內部之間那種親密和諧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為了使該校本課程能夠有長久的生命力,我們在校園歌曲的創(chuàng)作上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積極和其他文筆優(yōu)美的教師接觸,提供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和想法,將學生的校園生活寫成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再由音樂老師譜曲,供樂隊演出使用。由于歌曲是描寫自己校園的學習和生活,同學們排練起來更加積極了,那種樂趣就不自覺的融入了其中。目前,我們的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已達到十六首之多。不僅如此,我在平時就鼓勵樂隊成員也要向創(chuàng)作歌曲的方向努力,不少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變得想寫、善寫了,而且有的文章還登上了報紙。
電聲樂隊校本課程的實踐給了我很多啟示。電聲樂隊的創(chuàng)建不僅使我加深了對音樂校本課程的理解,也為我提供了一次拓展音樂校本課程的機會。電聲樂隊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讓學生和老師都成為了課程的發(fā)展者與設計者,在該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學校領導對課程的重視與否,對于課程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而音樂教師個人的才華和熱情也會在校本課程的實施中得以進發(fā)。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市北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