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當下的中考作文復習教學,許多師生大都在“升格作文”“滿分作文”上下功夫,形式主義訓練充斥作文課堂,致使學生作文多了匠氣,少了靈氣;多了雷同,少了差異;多了范式,少了創(chuàng)新。作文的本質已異化為對分數(shù)的逐求,少了生活的氣息、生命的靈性。高效的作文復習課應該不僅關注分數(shù)的增值,更應關注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讓學生樂于分享,銳意創(chuàng)新,熱愛寫作,把寫作當做生命的言說。
一.動心動情,讓中考作文指導課情趣盎然
初中語文復習課如何避免枯燥乏味的局面,一直是初三語文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而作文指導課的難度就更大了。近日觀摩《中考作文專題復習——拿什么打動你的心》課例,執(zhí)教者采用多種途徑,讓學生在復習課上動心動情并務求實效,使得整個課堂情趣盎然,效果顯著。
1.制作精美課件,營造情趣。
上課伊始,教者采用春晚節(jié)目《說句心里話》導入,視頻上孩子們質樸的話語、真摯的情感,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然后老師讓學生交流,這個節(jié)目為什么能夠打動億萬國人的心,巧妙地導入了課題,奠定了整堂課的感情基調,于是學生暢談心聲,感情真摯。
2.引用探究材料,妙趣橫生。
為了幫助學生探究抒發(fā)真情的誤區(qū),教者引用了學生作文中的材料,既有情趣,又有針對性。如《母愛》一文片斷:
母親雖沒有在我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字,卻告訴我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她雖沒讓我經(jīng)受茅屋草堂的貧困,卻告訴我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她雖沒有“光陰白待成過客”的經(jīng)歷,卻經(jīng)常告訴我“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并用自己一言一行給我示范。此時此刻,她正佇立于考場大門外,心跳與我同一節(jié)奏。想到這里,我的心跳不禁加快,腦中涌現(xiàn)出另一個偉大的母親——祖國。祖國母親用她那博大的胸懷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子孫。于是,所有的思緒化成一種動力——為母親、為祖國而奮斗的動力。
學生讀到此處,在笑聲中明白了這種敘述方式的弊病,作文抒情不可夸張矯情,要用簡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聲。
3.倡導合作探究,共享情趣。
有一份調查表明,影響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第一因素是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盡管寫作是個人化行為,帶有隱秘色彩。但學生寫作過程中進行合作交流,有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借鑒結構的技巧,增添思想的深度,也有助于感情的互通、語言的潤色以及合作探究的深入化。在這節(jié)復習課中,教者重視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品評中考佳作《自行車上的空間》時,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作文材料自我評點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這樣學生的討論就趨于深入,從而得出了從不同維度展開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1.對比展示細節(jié);2.煉詞體現(xiàn)細節(jié);3.多維度透視細節(jié)(動作、語言、神態(tài)、肖像、心理)。這樣,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習得了寫作方法,也享受了學習的快樂。
二.求實致用,增強中考作文指導課的有效性
提高中考作文指導課的效益,首先要針對學情,了解學生作文的主要問題,然后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其次還要形成序列,進行系統(tǒng)訓練;同時,關注作文教學評價,發(fā)揮激勵指導功能。
1.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同樣《拿什么打動你的心》一課,針對初三學生抒情空泛的現(xiàn)狀,將目標定位于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達真情,然后分解為:1.辨別考場作文的幾個誤區(qū);2.從經(jīng)典作品中學習幾種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3.用細節(jié)的手法構思一個片斷。在辨別誤區(qū)時,教者列舉了相應的誤區(qū):
片斷一:《愛,觸動了我的心靈》
爸爸在一次車禍中雙腿受了傷,爸爸的皇冠轎車也變成了一攤廢鐵。我們全家很是悲痛。醫(yī)院里的醫(yī)藥費已經(jīng)超過了3萬塊,這對一個工薪家庭來說,是多么的艱難呀。就在這時,爸爸工廠的全體人員都到醫(yī)院來看望爸爸,并給我爸爸送來了捐款達5萬塊,鄰居叔叔阿姨們也送來了鮮花以及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品,以前和爸爸吵過架的那個人也來了,醫(yī)院的病房里像走馬燈一樣,人來人往。我們全家人都很感動,感受到了一種愛。
片斷二: 《師愛,觸動了我的心靈》
偉大的老師啊,我愛你,愛你的純潔無私,愛你的光明磊落,愛你的博學多才。老師啊,你太偉大了,你真的太偉大了,你是偉大的天使,是我生命的救世主,是你把我培養(yǎng)成人,是你教給了我知識,我要感謝你,我要報答你,我要感恩于你啊,我永遠忘不了你,你的恩情永遠在我的心中。
片斷三:《母愛,觸動了我的心靈》
在我上初二的時候,有一次感冒很重,沒有去上課。天又下著雨,我渾身沒有力氣,媽媽于是就背著我走了三里路,送我到醫(yī)院看病,忙里忙外的,我很感動,于是對媽媽的以前的不快就煙消云散了,媽媽的行為觸動了我的心靈。
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學生習作常見的幾種誤區(qū):盲目虛構,任意捏造;一味抒情,感情泛濫;事例陳舊,落入俗套。這樣,學生就能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2.訓練有序,層層深入
教者訓練有序,逐層深入,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考場作文探誤區(qū),經(jīng)典回放悟寫法,中考佳作尋細節(jié),精彩創(chuàng)作寫我心,妙筆生花靠反思。每個環(huán)節(jié)精心鋪墊,讓學生在自主感悟中領略寫法,如在“經(jīng)典回放悟寫法”環(huán)節(jié),先投影朱自清《背影》片斷: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
然后從多維度透視細節(jié)(動作、語言、神態(tài)、肖像、心理)描寫的作用,為了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的質樸含蓄,通過以下語句的對比揣摩,充分體會其妙處: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個時候,我覺得我的父親是最偉大的人。??!偉大的父親,您辛苦了,兒子永遠記住您的恩情,永世不忘。
3.當堂訓練,評價激勵
作文課上教師滔滔不絕講授滿分作文技法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而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卻又寫不出精彩的文字。因此,作文課必須少教多學,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練筆、交流、評價。此課教者在課堂上留了20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片斷寫作訓練,題目能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讓學生有話可寫,有請可抒:
芊芊蘆葦,觸動了文人的心靈;巍巍“神舟”,觸動了國人的心靈;眷眷親情,觸動了游子的心靈;殷殷師恩,觸動了學子的心靈……同學們,相信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會有許多觸動你心靈的人或事。請以“,觸動了我的心靈”為題,構思一個細節(jié)(200字左右)。
課堂上在3名學生朗讀習作以后,教師沒有急于自己評價,而是讓學生互相評價,這樣既凸現(xiàn)了教學目標,又讓作者易于接受。課臨近結束,教者讓學生用一句話小結收獲,這樣的反思更貼近學生,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反饋。
三.銳意創(chuàng)新,增加中考作文指導課的深度
套話作文、應試作文,讓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成了模式,也制約了語言、思維等能力的生成和發(fā)展。寫作是一項言語綜合活動,作文復習課同樣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思維去表達,激發(fā)學生的最大潛能。作文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允許、鼓勵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生活。因此,作文復習課要關注學生獨立思想之形成,加強思維訓練。
下面以《感悟點題——讓作文有點深度》一課為例。教者先指導學生認識“畫龍點睛,卒章顯旨”的寫法,接著品讀美文《籬笆上的鐵釘》,然后用點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悟。在學生發(fā)言后,教者總結歸納:
從父親的角度:是??!當孩子犯了錯誤后,為人父母者正確地引導才是孩子成長道路最為重要的指明燈。
從兒子的角度:是??!當身處孩提的我們,多么渴望在成長的道路上多一些幫助,多一些引導啊!
從釘洞的角度:心靈中的傷害比任何的傷害來得都更為嚴重
從為人的角度: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行,做一個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這樣,教者巧妙地從文本中涉及的人和事選取四個角度,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接著以寓言故事類文章為例進行能力遷移訓練,提示學生思考角度:①從文本內容的角度;②從文本中心的角度;③從情感體驗的角度;④從人生態(tài)度的角度;⑤從教育引導的角度。最后總結:剛才我們通過兩篇文章,初步理解了感悟的有關內容,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在作文時,我們如何來感悟?又怎樣表達感悟?接著指導方法,如何感悟:作品的價值取向,發(fā)散性思維,多角度思考。表達感悟:抒情式,議論式,平淡式,寓意點破式,升華哲理式……最后讓學生以“ 走進我的青春”為題,進行作文構思訓練。這樣把作文與思想、思維密切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人格的建構和完善。
葉圣陶先生說:“無論寫什么東西,立場、觀點總得正確,思想方法總得對頭?!庇柧毸枷氲暮x在于,“是要使人有真切的經(jīng)驗來作假設的來源;使人有批評、判斷種種假設的能力;使人能找出方法來證明假設的是非真假。”作文教學強調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作文需要學生的個性化思想,思想的歷練可以拓寬學生的視界,深化思想的深度,領悟生命的真義。
中考作文指導課更要關注源頭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人是生活的主體,也是生活的意義之所在。要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人本身也是復雜的生命體,人生會遭遇諸多情感和價值沖突,初三學生在迎接中考階段,內心會更加豐富。作文復習教學關注學生的生活,不僅豐富了寫作素材,也能錘煉學生思想,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沈壽鴻,語文特級教師,現(xiàn)居江蘇寶應。責任編校: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