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下午,在臨沂市十一中學召開的全市七年級語文教學研討會上,聽了郯城縣三中劉金蘭老師執(zhí)教的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和平邑縣興蒙學校閆麗老師執(zhí)教的散文《春》兩節(jié)課,印象頗深。兩節(jié)課雖然課型有異、環(huán)節(jié)不同,但是同樣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下面結(jié)合這兩節(jié)課的幾個課堂鏡頭,談談對于七年級朗讀教學的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配樂助讀
鏡頭一:閆麗老師在學生初讀《春》以后,詢問學生喜歡讀哪些段落。有四個學生站起來,回答了他們喜歡的段落,分別是第3、4、5、7段。閆老師說:“讀優(yōu)美的文章要有優(yōu)美的旋律來伴奏,下面在音樂聲里,你們按照段落在文章中的的先后順序,接力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倍嗝襟w播放班得瑞《四月之春》,學生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朗讀課文。
現(xiàn)場點評:配樂朗讀貫徹了新課標提出的“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的特點。配樂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起到推波助瀾、烘托氣氛的作用,讓語文課生動活潑,變成一種藝術(shù)的享受。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選用樂曲的風格和課文的題材、體裁保持一致,朗讀寫景的文章選用節(jié)奏歡快、旋律明朗的音樂,班得瑞《四月之春》就非常適合給《春》伴奏;二是音量要適中,配樂聲過大會喧賓奪主,音量過小效果也不好,所以配樂時要注意音量的控制。音樂剛響起的時候聲音過大,淹沒了學生的聲音,閆老師及時降低了音量,效果就很好。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配樂朗讀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做法。
二.動作助讀
鏡頭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中的動詞“鉆”非常重要,怎樣讀好它?閆老師引導學生一起做了一個動作:把一張紙覆蓋在手中的筆尖上,一用力,筆尖鉆透了紙。她接著說:“讀這個詞就要重音重讀,讀出力量,讀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鏡頭三:“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痹鯓幼x出春日里百花爭先恐后競相開放的情態(tài)?閆老師點撥學生在同位之間互相推搡頂靠,學生們邊做動作邊讀這句話,境界全出。
鏡頭四:閆老師領著學生高舉手臂,揮舞拳頭,大聲齊讀“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的時候,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現(xiàn)場點評:以身體語言輔助語文教學作用很大,新課標就強調(diào)“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鴻溝,需要用實踐去填平。也就是讓兒童通過親身的體驗,鼓勵、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而在奧爾夫的教育理論里面,教學中的學生不是被動地在學習,而是主動地進行動作表演,在主動參與中體驗文字的美妙。所以,用動作輔助朗讀,重視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動作實踐,對于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等方面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途徑。
三.方法助讀
鏡頭五:劉金蘭老師執(zhí)教《陳太丘與友期》,分兩步指導朗讀文言文:第一步是在“疏通文意、理解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大屏幕出示朗讀方法“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停頓”;第二步是在“品讀人物,感悟主旨”環(huán)節(jié),大屏幕出示朗讀方法“讀出感情(語氣、語速、語調(diào))”。
現(xiàn)場點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目標,是三個有遞進性的不同層面的要求。七年級學生朗讀文言文要達到這三個目標有難度。劉老師把朗讀訓練設計為兩步,這樣就降低了難度,第一步“讀準字音”就是“正確”朗讀,“讀順句子、讀出停頓”就是“流利”朗讀,這是讀通讀順;第二步“讀出感情(語氣、語速、語調(diào))”就是“有感情朗讀”,這是讀懂讀透。這樣的訓練循序漸進,效果扎實有效。七年級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既掌握了朗讀文言文的方法,又培養(yǎng)了良好的閱讀文言文的學習習慣。
四.合作助讀
鏡頭六:閆老師指導學生朗讀第4段第一句的時候,安排老師讀“桃樹、杏樹、梨樹”,女生讀“你不讓我”,男生讀“我不讓你”,大家齊讀“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的時候,男生讀第八段,女生讀第九段,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鏡頭七:在《陳太丘與友期》中,客人和元方各說了兩句話,非常適合分角色朗讀。劉老師指導學生同位分工讀、男女生分工讀、老師和學生分工讀,因為角色不同,讀出的語氣和感情不同,體驗也就會更深刻。
現(xiàn)場點評:分工合作提高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兩位老師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分角色朗讀,必然使學生對課文“臨其境,聞其聲,睹其貌,見其行”,醉心癡情,進入角色,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七年級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形式朗讀,如比賽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師生共讀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
五.評價助讀
鏡頭八:一個學生朗讀《陳太丘與友期》后,劉老師是這樣評價的:你朗讀的停頓、節(jié)奏較好,注重了語速的變化,如果再讀出語氣的輕重、語調(diào)的高低表達效果會更好。如在讀“非人哉”“便是無信”“便是無禮”這樣的評論性語句時,語氣重些,語調(diào)高一點;“非人、無信、無禮”這些關(guān)鍵詞語要重音重讀,從而突出表現(xiàn)友人的粗魯、元方的義正詞嚴。
現(xiàn)場點評:劉老師的評價針對性強,既指出了優(yōu)點鼓勵表揚,也指出了不足幫助學生加以改進。另外,劉老師非常注重鼓勵性評價,在短短的45分鐘里,教師對學生個體或者全體的鼓勵性評價達9次之多,如“你的聲音很洪亮”、“勇氣可嘉,你讀得很投入”等等。這些鼓勵性評價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七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初中語文,更需要老師的關(guān)心鼓勵。在朗讀訓練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要像劉老師那樣充分發(fā)揮評價語言的魅力,欣賞學生投入的朗讀,傳達教師的關(guān)愛,使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梢?,朗讀是閱讀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訓練。七年級作為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朗讀教學尤其重要。學習兩位老師關(guān)于朗讀教學的方法,讓瑯瑯的讀書聲響徹七年級的語文課堂,使學生在朗讀中真正感受到漢語言的無窮魅力。
徐常來,語文教研員,現(xiàn)居山東平邑。責任編校:洪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