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研
摘要:灌砂法測路基壓實度的方法表面上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常常不好掌握,并會引起較大誤差。本文結合公路檢測實際情況,對灌砂法密度實驗中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關鍵詞:灌砂法;壓實度;偏差
1、灌砂法
1.1測試原理:灌砂法是利用均勻顆粒的砂去置換試筒的體積
灌砂法是利用均勻顆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定的容積的桶(洞)內,按其單位重不變的原理來測量試桶(洞)的體積。
1.2儀具與材料:灌砂筒、金屬標定罐、基板、含水量測定器具、玻璃板、量砂(標準砂)。
1.3試驗方法與步驟
1.3.1室內標定
(1)標定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內裝砂至距筒頂15mm左右為止。稱取裝入筒內砂的質量,記為m1;
②將開關打開,讓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體積與工地所挖試坑內的體積相當(可等于標定灌的容積),然后關上開關,稱灌砂筒內剩余砂質量,記為m2;
③不晃動儲砂筒的砂,輕輕地將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直到筒內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上,并細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稱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稱量筒內的砂,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滿錐體的砂。
⑤重復上述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標定量砂的單位質量
①用水確定標定罐的容積V,準確至lmL。
②在儲砂筒中裝入質量為的砂,并將灌砂筒放在標定罐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在整個流砂過程中,不要碰動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閉。取下灌砂筒,稱取筒內剩余砂的質量,準確至1g。
(3)計算填滿標定罐所需砂的質量
(4)計算量砂的單位質量γs
1.3.2現(xiàn)場測試
①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并將其清掃干凈,其面積不得小于基板面積。
②將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當表面的粗糙度較大時,則進行現(xiàn)場錐體填砂重的標定。
③將基板放回清掃干凈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鑿洞(洞的直徑與灌砂筒一致)。在鑿洞過程中,應注意勿使鑿出的材料丟失,并隨時將鑿出的材料取出裝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發(fā),也可放在大試樣盒內。試洞的深度應等于測定層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入,最后將洞內的全部鑿松材料取出。對土基或基層,為防止試樣盤內材料的水分蒸發(fā),可分幾次稱取材料的質量。全部取出材料的總質量為,準確至1g。
④測含水量
⑤灌砂
⑥計算
1.4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現(xiàn)場測定基層(或底基層)、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種材料壓實層的密度和壓實度,也適用于瀝青表面處治、瀝青貫入式面層的密度和壓實度檢測,但不適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
2、影響壓實度的因素及分析
2.1現(xiàn)場試驗條件引起的偏差
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如果地面粗糙不平,則基板與地面之間存在空隙,同時,基板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造成試坑內砂重偏大,試坑體積偏大,導致濕密度偏低,壓實度偏小。
解決辦法是在挖試洞之前,先進行灌砂,測出砂椎體內及基板與粗糙表面間砂的總重,用該值代替椎體砂重,再進行挖洞、灌砂、實測,這樣就避免了基板與粗糙表面間的空隙引起的偏差。
2.2標準砂密度標定引起的偏差
在相同條件下,標準砂的密度偏高,則計算出的試坑體積偏小,濕密度偏高,壓實度偏大;反之亦然,標準砂的密度偏低,則計算出的試坑體積偏大,濕密度偏低,壓實度偏小。
2.3椎體砂重的標定引起的偏差
在相同條件下,椎體重偏大,則試坑內砂重偏小,試坑體積偏小,濕密度偏大,壓實度偏大;反之亦然,在相同條件下,椎體重偏小,則試坑內砂重偏大,試坑體積偏大,濕密度偏小,壓實度偏小。在實際標定過程中如能嚴格按照規(guī)程操作,則椎體砂重引起的偏差基本可以消除或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
2.4含水量測定引起的偏差
在相同條件下,含水量偏大,則干密度偏低,導致壓實度偏?。环粗嗳?,含水量偏小,干密度偏高,壓實度偏大。
在測試含水量過程中,由于土樣未徹底烘干至衡重,導致含水量偏??;有機質土在105~110℃溫度下經長時間烘干后,有機質部分分解揮發(fā),導致質量損失,測得的含水量偏大;另外讀數誤差或操作失誤也會引起含水量偏差。只要操作過程中細心仔細,這些影響誤差可以避免。
2.5最大干密度引起的偏差
在相同條件下,最大干密度偏高,則壓實度偏?。蛔畲蟾擅芏绕?,則壓實度偏大。
在實際情況下,試樣粒徑組成及性質與實際土質存在差別的情況,導致實驗室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與工地實際情況存在差別,從而影響壓實度的準確性。
解決辦法是對粒徑大小及含量不同的土質全部分類進行試驗,在實際檢測中,根據不同的分類使用不同標準檢測。
2.6稱量操作引起的偏差
①在相同條件下,試坑內試樣質量偏大,濕密度偏高,壓實度偏大;反之,試坑內試樣質量偏小,濕密度偏低,壓實度偏小。②在相同條件下,試桶內加砂質量偏大,試坑內砂質量偏大,試坑體積偏大,濕密度偏低,壓實度偏??;反之,桶內加砂質量偏小,則試坑內砂質量偏小,試坑體積偏小,濕密度偏高,壓實度偏大。③在相同條件下,桶加剩余砂重質量偏大,試坑內砂偏小,試坑體積偏小,濕密度偏高,壓實度偏大;反之,桶加砂重質量偏小,則試坑內砂偏大,試坑體積偏大,濕密度偏低,壓實度偏小。
以上因素均是由于操作不當或讀數誤差所引起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只要認真仔細操作,這些因素均能避免。
3、結語
灌砂法是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之一。此方法表面上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常常不好掌握,并會引起較大誤差;又因為它是測定壓實度的依據,故經常是質量檢測監(jiān)督部門與施工單位之間發(fā)生矛盾或糾紛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應嚴格遵循試驗的每個細節(jié),以提高試驗精度。
參考文獻:[1] JTJ051-93,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S]